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持续发展的中国为全球注入信心

发布时间:2024-08-13 16:10:46 来源: sp20240813

  央广财评|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持续发展的中国为全球注入信心

  3月24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超百位境外参会代表参会。会上,中国释放明确信号——中国将以务实有效的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愿同世界分享中国持续发展的大机遇。

  本次年会主题为“持续发展的中国”。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持续发展的底气来自中国扎实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努力。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将近5.6万亿元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出实招、重实干,稳中求进、蹄疾步稳,稳健前行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持续前进的稳定预期。

  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易事。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现实困难,中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GDP同比增长5.2%,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这些数据是对中国持续发展的客观体现,彰显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韧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中国经济2023年在疫情后强劲反弹,增长超过5%。中期来看,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贡献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如是说。

  理性看待成绩、客观面对挑战,中国正持续发力。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4.0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10.2万亿元,同口径增长4.1%……一系列数字阐明了今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推动5G规模化应用,打造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一系列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已经铺开。

  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标本兼治稳妥做好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一系列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正在落实。

  支持外资科技企业与国内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加快出台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正在推进。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从扩大市场准入、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采取务实措施,以更大力度吸引外资。这又一次表明了中国对吸引外资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推动全球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谋发展的开放态度。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中国拥有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拥有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战略指引,拥有“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拥有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连接世界、实现合作共赢的实际行动。立足自身高质量发展,着眼各国机遇共享,未来,随着中国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更多务实有效行动的落地见效,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更大力量。(央广网评论员 黄昂瑾)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融合东西文化元素 中国留学生探索戏剧创作新方式 - 2024快手电商引力大会:坚持用户为先战略 持续提升商家经营效率

融合东西文化元素 中国留学生探索戏剧创作新方式

发布时间:2024-08-13 16:10:47 来源: sp20240813

   中新社 北京11月12日电 (刘洋)“我希望将京剧的训练元素与西方戏剧创作方法进行结合,向海外的观众讲述中国的传统故事。”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戏剧与文学表演专业硕士生熊晨雨日前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

  融合东西方文化元素,用现代视角改编或演绎中国传统故事和历史成为一些海外戏剧人的创作手法。

  在今年的毕业演出上,熊晨雨以《牡丹亭》中的“寻梦”为灵感进行现代化改编。剧目融合了京剧的程式化表演和西方的形体戏剧,并以传统戏曲中写意化的舞台布置来呈现不同的时空。

  “让西方观众理解中国传统故事还是比较难的,语言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此我选择用肢体表演的方式来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熊晨雨说,京剧和西方的形体戏剧都注重肢体动作的表达,并善用象征手法。熟悉西方形体戏剧的观众能通过相似的表演方式理解戏剧内容。

  手势是东西方戏剧表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包含梅派“53式兰花指”在内的手势既能状物又能表意。西方的形体戏剧也强调运用手势来塑造人物和故事情景。在此次的创作中,熊晨雨强调了手部动作,并运用了水袖、长绸等戏曲元素。这些饱含东方韵味的身段和肢体表现力让观众折服。

  “目前,不少西方的表演艺术家正在探索融合不同戏剧文化,以创新表演体系。演出后,我的导师希望我可以在英国开设工作坊,为当地的戏剧工作者提供京剧程式化的训练。”熊晨雨说,京剧注重对演员身体控制力的训练,从步伐、姿势到眼神都有严格的训练方法。西方的形体戏剧工作者希望融合这些训练技巧,丰富动作含义,增强演员的舞台表现力。这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路径。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音乐治疗专业硕士生、音乐剧《唐人街木匠》制作人兼扬琴演奏者刘冰瑶认为,面向海外观众讲述中华文化时,创作者们可以尝试从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关的角度选择题材,并在叙述方式上加入现代化元素。

  据刘冰瑶讲述,《唐人街木匠》的灵感来源于一部关于澳大利亚华人木匠的纪录片。故事围绕20世纪初受迫于“白澳政策”的华人木匠如何反抗排华展开。

  “我的朋友李俊彬是马来西亚华人。他在看到纪录片后深有共鸣,于是便希望制作一部音乐剧讲述这段历史,展现来自广东的华人移民群体的家庭观和坚韧精神,以及新老移民面对不公和歧视时的态度。”刘冰瑶说,与当地历史直接相关的故事更容易让观众进入剧情,也能激发他们以不同视角解读历史的兴趣,并从中体会其他民族的文化观念和习俗。

  在音乐的制作上,刘冰瑶和朋友们将扬琴、笛子与吉他相结合,并加入说唱元素。在她看来,糅合不同乐器的声音特质、融合中西曲风可以为海外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不少音乐家正在寻求类似的跨界合作,比如,华人二胡演奏家与澳大利亚弦乐四重奏乐队合作、古筝演奏者与管乐队的合作等。

  “与西方元素的融合并非改变了中华文化的特质,而是以一种贴合受众文化习惯的方式讲述我们的故事。这同时也是对创作者能力的考验。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刘冰瑶说。(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