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李云泽: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

发布时间:2024-08-25 19:55:12 来源: sp20240825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今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表示,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李云泽介绍,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进一步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即使三年疫情期间,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资产和利润增速也远高于其母行或母公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水平在其评估的50个国家中提升最快。事实证明,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近年来,我们对接国际标准,健全一系列监管规则,最近又全面修订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资本管理办法。”李云泽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谈及中国金融业发展,李云泽表示,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中国经济基本面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部署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中国金融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银行业发展方面,李云泽表示,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增速,与此同时,新动能加快集聚,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增长,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蓬勃发展。中国银行业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也实现了自身稳健增长。过去三年,银行业信贷规模年均增速11.2%,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综合实力排名中,中资银行有140家上榜,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均处于全球较好水平。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

谈及保险业发展,李云泽表示,过去三年,中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4个百分点,但人均保费只有全球平均的七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疫情过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速推进,大病保险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保障人数超过2亿人,健康险、家庭财产险、巨灾保险等潜力巨大。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形势变化,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有序引导人身险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将进一步释放行业发展‘红利’。”李云泽说。

对于资管行业发展,李云泽认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银行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亿人,较2019年末增长3倍。过去三年,行业管理资产年均增长6.2%,远高于全球约2.5%的平均增速。

“未来随着广大居民收入持续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加之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中国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李云泽表示。

(责编:王连香、高雷)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加速环保技术创新步伐 外企积极推进可持续创新 - 改造“城中村”,机器人产业集群获空间增量

加速环保技术创新步伐 外企积极推进可持续创新

发布时间:2024-08-25 19:55:12 来源: sp20240825

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 (焦磊)当前,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共识,也是全球企业大力布局的赛道。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与发展机遇。

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一直是外资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扎根中国市场,做双循环机遇的“耕耘者”,需要外资企业秉持长期主义,在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在需求,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挖掘可持续发展机遇。

为持续推进“双碳”工作,近年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多项政策从多维度、多层次出发,保障“双碳”发展,这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经营主体指引了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外资企业正通过绿色技术和产品推动中国市场的绿色转型,挖掘新的市场潜力。

业内分析认为,通过科技赋能,外资企业已经融入数字中国,并将运用数字化减碳路径与手段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技术和手段包括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咨询、系统性解决方案或装备、参与绿色环保进程、向传统服务业赋能等。

通过减少资源消耗、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是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原创Heat-Free冷印技术,在打印中喷墨过程无热量产生,极大降低能耗;开放打印头技术与国内印刷厂商共创升级,推动数字化打印低碳转型的同时,助力中国印刷企业“走出去”;推动原厂“翻新机”,努力实现地下资源零消耗的目标……近年来,通过资源循环、脱碳计划、环保技术开发等全方位协同创新,爱普生不断推进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据了解,爱普生将环保可持续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制定并更新《2050环境愿景》,明确提出了实现碳负排放和地下资源零消耗的长期目标。

注重使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了用户频繁更换产品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将废旧产品中的有价值材料回收再利用……除可持续技术研发外,爱普生“省小精”的发展理念也体现在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

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据悉,在中国市场上,爱普生积极与各类环保组织、教育机构等开展合作,如连续举办“生生不息·保护生物多样性青年行动”,共同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爱普生方面表示,未来,爱普生将继续秉持环保理念,通过环保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同时,爱普生还将积极参与全球环保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水平和竞争力,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责编:罗知之、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