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国家极地科考很多个“第一次”——访“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

发布时间:2024-08-27 20:00:37 来源: sp20240827

   中新社 香港4月14日电 题:见证国家极地科考很多个“第一次”——访“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

   中新社 记者 戴小橦

  在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驶离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前, 中新社 记者来到船上和船长肖志民做专访。

“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讲述国家极地科考的发展情况。 中新社 记者 侯宇摄

  甫一进船舱,记者差点撞上迎面走来的一大群人,大概是参观完“雪龙2”号准备离开的市民。见到身穿白色船长服的肖志民,这群人一拥而上,轮番拉着他合影留念,他顺手把一本沉甸甸的手册递过来,记者连忙接住。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签名册,里面满满的都是留言。

  原来,这本签名册是肖志民特别摆在出口工作台上让市民留言用的,“每天上船参观的访客太多了,我希望尽可能多的和他们交流,了解市民对中国科考发展的看法。”在结束每天的公众接待工作后,他都会照例去看看市民的留言,“有很多都写得挺有意思的。”肖志民哈哈一笑。

  确实很有意思。记者随手翻开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好酷,我长大也想做‘雪龙2’号的船长。”

  问他怎么看?肖志民脱口而出,“肯定是非常欢迎。”看到不少香港青年都想加入到中国极地科考团队让他感到很开心。“希望有更多的香港科研人员可以加入科考队,参与到国家的科考工作中。”

  他顿了一下,补充道,“能够去南极和北极,是一辈子非常难忘的回忆。”肖志民聊到这里时,采访已经从办公室,转移到了驾驶舱。摸着熟悉的驾驶设备,肖志民像是换了一个人,习惯性地研究起控制台上的航线图。

  采访已经进行了半个小时,但对记者提出的每个问题,肖志民给出的几乎都是简单的短句回答。直到问他,过往15年极地探索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他像是终于听到了想要回答的问题,“应该是和队友们见证了国家极地考察很多个‘第一次’。”

  肖志民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细数他这些年的极地探索经历,“像这几天‘雪龙2’号首次访港;在刚完成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穿越了8次‘咆哮西风带’,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穿越西风带最多的一次,并且是首次由‘雪龙2’号为商船‘天惠’轮破冰引航;再比如中国科考船第一次到达北极点区域……”

  肖志民和气、直率、好相处,采访中笑声不断,常常会让人忘记,他是一个工作极其严谨的“老船长”。

  其实,在“雪龙2”结伴商船“天惠”轮即将抵达罗斯海新站附近时,肖志民走过一段难熬的路,“‘雪龙2’号第一次给没有破冰能力的船舶引航,当时罗斯海附近的浮冰情况非常严重。”如果“雪龙2”号在密集冰区航行速度太快,拓宽的航道就会出现合拢情况,“天惠”轮就会被卡住。如果航行速度太慢,又极有可能出现冲撞危险。

  肖志民决定,将“天惠”轮留在冰区外,由“雪龙2”号独自破冰探路,根据探路的情况,派出直升机拍摄视频。整整7天,他留在驾驶台复盘视频,和队员们一起找出每一块冰,直至“雪龙2”号寻到最优路径,带领“天惠”轮走出冰区。

  采访最后,记者好奇他有没有算过自己的航行距离?“我算算看。”说着,他点开手机里的计算器,加加减减,然后把屏幕转过来说:“差不多有40万海里。”(完)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客商、侨商在商言商:浙江龙港“镇改市”魅力何在? - (文化新纪行)“万里长城第一台”:诉说文物保护“蝶变”

客商、侨商在商言商:浙江龙港“镇改市”魅力何在?

发布时间:2024-08-27 20:00:38 来源: sp20240827

   中新网 温州3月19日电(张益聪 陈圆圆)当前,中国全域经济藏富于民,而民营企业当中的行业“隐形单打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多数来自于小县城、小城镇,企业、地方皆名不见经传。

  近日,30位在温州的异地商会会长、温州籍侨领、企业家等走进“中国首座农民城”“中国首个镇改市”——浙江温州龙港市。作为受邀而来的城市体验官,在他们的观察中,龙港这座县级市有何商业魅力?

客商、侨商走访龙港企业。王晓莉 供图

  小马拉大车:上马快、马蹄疾

  “企业发展看环境,经济发展看预期。龙港的营商环境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温州市江苏商会会长徐立新坦言,龙港“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改革成果喜人,企业审批一章通办成就“龙港速度”。

  此次,在龙港走访国电投新能源科技公司期间,徐立新有上述所言,在他看来,好的营商环境对城市来说是活力、魅力的释放点,对企业来说更是落地发展的商机。

  时间回到2023年11月,一个总投资约60亿元、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大项目在龙港落地——国电投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量产基地项目首批产品交付。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国家电投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晶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量产技术,是全球首条铜栅线异质结电池量产项目。

  得益于龙港“大部制,扁平化”行政体制优势,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助推项目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这个大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211天。

  事实上,大项目“上马快”的同时,更多新兴产业正在龙港“蹄疾行稳”:2024年开始,围绕新能源、智慧光伏、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制药及器械等增长引擎,龙港将进一步补链强链建圈。

  回看2023年数据,龙港市全域生产总值达409.49亿元,增长8.7%,增速居温州市第一、浙江省第三。

客商、侨商在龙港开展座谈会。王晓莉 供图

  小城展大业:小渔村、产业城

  “我就是龙港人,龙港从以前的小渔村,变为乡镇,再到2019年‘撤镇改市’,真的是日新月异。”南部非洲温州总商会永久名誉会长朱书宏说,作为龙港籍海外侨商,“少小离家老大回”,小城大业的变迁让他触景生情。

  从20世纪八十年代的饭票、菜票,到如今的各式手提袋、台挂历,“中国印刷城”龙港实现了跨世纪的长足发展,标签、包装等印刷制品出口海外多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印”。

  “龙港印刷产业的新商机,在拥抱数智化,而新人才是关键。”在走访龙港印刷产业后,温州市留学生创业协会会长陆毅表示,希望龙港不断夯实印刷包装产业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并不断做大海外华侨投资平台,为华侨回报乡梓提供更优服务。

  龙港不仅将印制标签贴在海外实验室的试剂瓶上,还逐渐给自己贴上了产业新标签。在龙港画漾江南未来乡村,温州市安徽商会会长程健看见了徽派建筑的影子,“文化、创新和传统商业是经久不衰的三大IP,文创产业在龙港大有可为。”他说。

  前屋后院造就美丽经济;闲地规划耕作“一米菜园”;民宿铺子纵横江南灵韵……龙港人的小憩之地,旅游客的宝藏之选,正在悄然建成。(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