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助力大运河焕新彩(文化只眼)

发布时间:2024-09-29 19:30:18 来源: sp20240929

近段时间,以沉浸式数字游览著称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文旅市场持续“出圈”,成为人们假期出游的优先打卡地,清明假期参访人数逾6万人次,创下了自2021年开馆以来的新高,明星展览“运河迷踪”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扬州大运河文博游火爆的背后,既是大运河文化遗产展示场景的创新,也再次彰显了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保护、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方面的独特作用。

新媒体助推大运河实现了从文化遗存到现代数字文化的转变,构建了“运河+”文化新业态。近年来,运河沿线各地依托各自特色资源,推出大量数字创意产品。如北京段推出“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大运河燃灯墨韵”AR游园项目,通过“AI+AR/VR+影像+实物”的方式,复原了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风貌,丰富了大运河的文化场景。而江苏段推出的“打造5G大运河暨大运河全媒体IP”项目则将沉浸式体验、线上平台建设、融媒体开发、博物馆建设统合为一体,构建大运河文化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此外,在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营销大运河相关的工艺、美食、建筑、服饰与文创产品已成为一种新商机。在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专业主播“带游带逛带览”吸引数百家展商现场分享商品,线上超4500万人次观看直播,助力了运河文创市场的开拓。业态的变革推动了消费的创新,以“云看展”“云旅游”“虚拟体验”为代表的数字运河文化消费已成为常态。以运河文化为中心,线上线下联动,多文化业态、多文化部门、多文化主体联动,一条新的运河文化增值链正形成,大运河呈现出从文化遗产到文化IP的新发展趋势。

新媒体丰富了大运河的文化形象。传统媒介时代,人们对大运河的认知主要通过史料书籍、艺术作品、报纸、电视等,大运河多作为漕运水道、水利工程等形象出现,在新媒体助力下,大运河实现了从历史形象到现代创意性审美形象的转变。在2023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基于裸眼3D技术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数字运河之上,惊艳世界。而一部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不仅展现了新时代的运河风貌,更塑造出守护运河的时代楷模。从影视剧、动漫、游戏,到短视频、沉浸式影像,大运河文化IP已衍生出众多类型的文化形象,它们不断融入民俗、艺术、非遗、美食等运河文化场景构建中,涌现出更为多元的创意性文化意象,助力大运河从实用之“水道”到审美之“美道”的转变。

新媒体拓展了大运河文化传播主体。传统的运河文化普及传播由政府、企业推动,主体构成较为单一,难以凝聚更大力量。新媒体的互动性、自由性、个体性、即时性等新特点,降低了运河文化传播的门槛,为多元文化主体的参与提供了便利。在各大社交平台,大量的自媒体账号、网络达人以直播、短视频、文字等形式进行大运河旅游宣传、文化讲解、产品推介等活动,大运河文化传播更为灵活、丰富,呈现出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新特点。

新媒体创新了大运河的文化管理体系。大运河流经地域众多,涉及部门众多,遗迹分散、多样,且保存状态不一,这为集中有效的管理带来了困难。新媒体在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监控预测、数字存储等方面的优势为困难的解决提供了新手段。如浙江段推出的“千年运河·水蕴中华”数字藏品,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永生”。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大运河(浙江段)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等平台的推出则为大运河遗产监测、整理、推广提供了支撑。

随着文化科技融合的深入发展,大运河文化的生产、传播、接受已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从文化基因、文化主体、文化符号、文化记忆、文化管理、文化消费等层面,重构了大运河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保护、传承与发展大运河文化,让历史说话、让遗产说话、让文化说话,新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以新媒体赋能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有利于持续改进大运河文化的供给水平,也有助于夯实大运河文化的需求一侧。以新媒体手段发展大运河文化,要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媒介化存储、转化、表达,扩展新媒体对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层次,用新媒体思维创新大运河文化运营模式与应用场景,不断培育大运河文化新业态,做强文化消费市场,以消费创新赋能文化创新。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为中国英雄守墓 巴基斯坦老人的和平情缘 - 春运预计近五千万人次进出京 热门景区商圈周边增地铁公交运力

为中国英雄守墓 巴基斯坦老人的和平情缘

发布时间:2024-09-29 19:30:19 来源: sp20240929

   中新社 北京6月29日电 题:为中国英雄守墓 巴基斯坦老人的和平情缘

   中新社 记者 邢翀

  在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连接中巴两国的陆上交通要道喀喇昆仑公路沿线,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长眠着88位为修筑这条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巴基斯坦人阿里·艾哈迈德过去40多年一直守护这座陵园,风雨无阻,“整个人生似乎都是在这里度过”。

  28日,从吉尔吉特来到北京参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穿着当地服饰,特意佩戴了一枚奖章——这是他在2015年获得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彰他为两国友谊作出的贡献。

  与 中新社 记者交谈中,阿里多次说自己“很平凡”,能够受到表彰、这次又受邀来到纪念活动现场,他“很感动”。其实,阿里言语中这份平凡的工作正是出于一份与和平有关的情缘,他的人生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悄然交织,在平凡中感动着后人。

6月28日,巴基斯坦守护中国烈士陵园友好人士阿里·艾哈迈德(左)和曼祖尔·侯赛因,在北京参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时接受采访。  中新社 记者 邢翀 摄

  1966年至1978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喀喇昆仑公路,这条巴北部地区对外经济生命线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要穿越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兴都库什三大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修筑难度极大。

  10余年间,数百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为此献出了生命,其中88人永远留在异国土地上。1978年,中国烈士陵园沿公路而建,坐落于吉尔吉特东郊的丹沃尔村,当时20多岁的村民阿里主动向政府申请,开始守护陵园。

  “在公路的修筑过程中,我亲眼看到中国人为巴基斯坦的发展进步昼夜劳作,为我们牺牲,他们让我非常感动、很受鼓舞。”阿里说,当年他和这些中国朋友年龄相仿,一起修路、一起工作,建立了深厚友谊,他仍然收藏着当时的照片,每每拿出都会热泪盈眶。

  阿里说,陵园建成后,他决定要做些什么,于是选择用守护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陪伴长眠于此的中国英雄。这一做,他做了40多年。

  其间,阿里几乎每天到陵园工作,700多棵花草树木很多由他亲手种植,每天打扫三到四次,让英雄安息的地方一尘不染。尽管经历很多困难,但他从未想过放弃。“我的青春都给了这份工作,如果再有一个青春、再有四十年,我还会在陵园服务。”

  曾经陪伴阿里一起守陵的,还有一位叫做玛达德的老人。2010年玛达德去世,他的儿子曼祖尔·侯赛因接过父辈使命,继续守护陵园。这次,曼祖尔也来到北京,把父亲的照片带到纪念活动现场。

  “父亲说,中国建设者可以为连接两国奉献生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守护中国烈士?”曼祖尔说,他愿像父亲一样将一生献给陵园,世世代代守护陵园。

  如今,阿里已经退休,他的儿子阿里夫·侯赛因来到陵园工作。阿里还会常常到陵园,尤其放心不下每年的清明祭扫活动。今年清明节,他早早做好准备,为墓体披上中国国旗,墓碑前放上白花,寄托哀思。

  时光流转,守护代代接续,正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生生不息。对于阿里、玛达德和他们的后辈来说,不仅在守护一座陵园,也在守护两个国家之间的深厚友谊。

  “和平在任何年代都很宝贵,中国烈士献出自己生命建设的道路,如今正造福着千千万万巴基斯坦人,我们不能忘记,这份职责一定要传承下去。”阿里说。

  阿里的帽子上系有一根孔雀羽毛,这在当地有吉祥美好的寓意。他对记者说,来到中国就像回家一样,在与中国人民的和平相处中他收获了太多感动,他会将这份感动传递下去。(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