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森林火灾幸存者回忆事发惊险时刻:就像经历了一场轰炸

发布时间:2024-09-06 11:42:40 来源: sp20240906

  连日来,发生在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区的森林火灾不断蔓延,迄今已导致123人死亡。部分受灾地区的居民5日返回受灾家园,他们回忆起了火灾发生时的惊险时刻。

  63岁的阿特纳斯回到自己已经被烧毁的家中。她回忆说,火灾发生时,她只携带了一个背包就撤离了,所有的家当都被大火吞噬了。

  当地居民 阿特纳斯:大火燃烧起来就像有人向房子洒汽油,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阿特纳斯说,火灾发生时风很大,大火一转眼就蔓延到了跟前。

  当地居民 阿特纳斯:当时风特别大,大风卷着火球从这儿飞过。

  当地居民比阿特丽斯说,他们的家像是遭遇了一场大轰炸。

  当地居民 比阿特丽斯:我们眨眼之间就失去了一切,我们这里好像经历了一场轰炸。

  当地居民 杰西卡:我们需要很多帮助,这里的人们一无所有了,(生活)陷入停滞。火灾发生得太快,快到我们没有察觉,人们没注意到,火就烧过来了。

  触目惊心 外媒公布火灾前后卫星对比图

  瓦尔帕莱索大区的比尼亚德尔马是本次智利森林火灾的重灾区。

  外媒日前公布了一组火灾前后的卫星图片,火灾前的图片均拍摄于今年1月。第一组对比照片来看,2月3日的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到有多个地点的上空漂浮着浓烟。

  第二组卫星图片里,火灾之后,几乎看不到绿色的区域,部分房屋的轮廓模糊不清,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房屋在大火中受到严重损毁。(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海葵一号”助力油气开发挺进深水 - 雪中临汾汾河景区看自然与人文的交响

“海葵一号”助力油气开发挺进深水

发布时间:2024-09-06 11:42:41 来源: sp20240906

  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日前启运——

  “海葵一号”助力油气开发挺进深水

  5月12日凌晨5点多,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一个红蓝配色的“大碗”迎着晨光,离港启运。此刻,几公里外,我国最大的半潜工程船“新光华号”正“翘首以盼”,等待“大碗”的到来。

  “大碗”名叫“海葵一号”,是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该装置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被网友们昵称为“超级能源碗”,也是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上油气加工厂。

  离港前,记者走进“大碗”,国之重器切实可感。

  “碗”有多大?“‘碗口’直径超90米,300人围起来才能环抱一圈,最高处61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总重约3.7万吨,最大排水量10万吨。”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海葵一号”加工设计经理陈品介绍。

  “碗”里有啥?“碗”内有41个独立舱室,大小不一,功能各异,分别承担压载、储油等不同任务。“碗”上共装载电气、动力等八大功能模块,集成713台关键设备,电缆总长可绕北京五环路5圈还多。

  “碗”有多强?它的最大储油量达6万立方米,每天能处理近6000立方米原油,可供90万辆小汽车使用。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运行15年不回坞。

  以往,海上油气加工厂多设计为船型结构。“海葵一号”为何设计为碗状?“相较传统的船型,圆筒结构钢材用量少、整体稳定性好,能更好抵御深水油气开采所面临的复杂海况。”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流花油田总包项目经理舒伟介绍。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因集成程度高、建造难度大,被誉为海洋工程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而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则被业界看作是“明珠中的明珠”。

  “圆筒型船体均为异形分段,各分段之间重量重心、安装精度相互制约,建造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精度控制。”舒伟说,“90多米直径的船体,合拢后主尺度公差必须控制在25毫米以内,仅有一枚1元硬币的大小。”

  创新采用高精度坐标控制网、三维模拟搭载等数字化先进技术,项目团队搭建了精度“全覆盖天网”系统,全天候、无死角对各分段进行实时位置监控,实现船体合拢一次就位成功率100%,精度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大碗”正运往位于南海的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油田,将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共同服役。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张宁介绍,“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深水导管架平台”的联合开发模式,可大幅提高采收率,将油田生产寿命延长近30年,开发成本则降低近10亿元,为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提供新选择。(人民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