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致信为两国地方交往注入了强大动力”——来自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4-07-08 13:54:06 来源: sp20240708

新华社苏州11月3日电 题:“习近平主席致信为两国地方交往注入了强大动力”——来自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孙奕、陆华东、黄培锋

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致信,希望与会各方继续做中美地方交流的桥梁,助力两国省州、城市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共同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发挥更大作用。

与会人士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致信体现了中方对中美地方交流的高度重视,他们愿继续做好中美地方交流的桥梁,为推动两国友好往来贡献更大力量。

“习主席在信中提到了‘桥梁’一词,令人印象深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曼哈顿滩市市长蒙特格蒙利11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些年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他看来,友好省州和友城交往、跨国投资、互派留学生都是拓展共赢合作的重要桥梁。“希望两国更多城市能发展成为友城关系,进一步密切地方合作。”

自1979年缔结第一对友城关系至今,中美已经建立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致信精神,办好中美友城大会等两国地方和民间交流活动,持续推进中美人民友好和地方合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说。

本届中美友城大会3日在江苏苏州昆山市举办,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主题为“共建绿色城市 共享民生福祉”,来自中国10余个省市的代表和美国22个州近20位郡市长等共约200人出席大会及配套活动。

记者在大会现场看到,来华参会的美方代表热情洋溢,积极同中方人士交流互动。

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美友城大会机制作用,让连续五届参会的美华友好协会会长冯振发深有感触。“不少美国地方官员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中国的大街小巷和民众生活状态后,他们非常惊讶,感慨这与他们在美国一些媒体上看到的情况很不一样。”冯振发说。

“习近平主席致信为两国地方交往注入了强大动力。”冯振发说,美中两国民间友好渊源深、情谊暖,除了大城市间相互交流外,也要加强二三线城市交流,丰富互动交往方式,让更多美国民众认识不一样的中国。

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市长诺顿说,这是她首次来华,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令她印象深刻。诺顿表示,美中两国人民对和平与繁荣有共同的向往,在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两国必须建立更多信任,此次友城大会的举办正是双方加强沟通交流的有力举措。

在上海生活了38年的仙楠度公司高级顾问郎黛安说,习主席致信具有重要意义,将鼓舞两国民众增进交流,同时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投资合作。

郎黛安说:“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幻,商机和市场永远存在,民众对于发展的期望不会改变。美中民众深化友谊一定会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

“我来过中国很多次,非常了解中国,看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这非常了不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前多数党领袖赫茨伯格说,加州在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优势,希望继续和中国地方建立良好积极的关系。

“令人非常激动。”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荣誉主席洛佩兹这样表达自己对听到习主席致信时的心情。洛佩兹表示,友城关系能更好促进两国城市、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尊重。美中都是世界重要经济体,两国合作非常重要,在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美方可以向中方学习借鉴。

“只要人们面对面交流,就能意识到我们的共识远远大于分歧。”洛佩兹说,青年是美中未来友好的生力军,下一步要推动两国青年更多参与到地方交往中来,为双方在教育、文化等领域互学互鉴贡献力量。

(责编:苏缨翔、徐祥丽)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 高质量开发利用地热能(微观)

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4-07-08 13:54:08 来源: sp20240708

  莫砺锋在备课。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莫砺锋: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1984年10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从著名学者程千帆,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1984年起,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6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发言。在他看来,这次座谈会对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长达3000多年的中国文学史,发展得最成熟的文学样式首推诗歌……”在今年1月6日由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合办的学术研讨会上,莫砺锋以“何为学术,学术何为?”为主题发表演讲,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思考……

  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挑选出最具价值的部分介绍给读者,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进入千家万户,莫砺锋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

  莫砺锋在苏州高级中学(今苏州中学)就读时,是理科生,一心想当工程师;之后来到苏州太仓县劳动,随后又自愿来到更艰苦的安徽泗县农村……

  读书成了劳动之余的乐趣。书都是辗转借来的,“借到什么,就读什么。”莫砺锋说。

  借来的书,既有《左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著作,也有外国文学名著。莫砺锋还读专业教材,他通过阅读《气象学教程》,学会了看云识天气。最后,能借到的中文书都读过了,他便读起了英文书……

  条件艰苦,没有手表,莫砺锋就用背诵作品计时。从村里走到镇上,正好背一遍《孙子兵法》,或者背三遍《离骚》;点灯的煤油紧缺,他就白天读、晚上背。有一次,他忍不住彻夜读完一本小说,把母亲储存的煤油烧得一滴不剩;在一个狂风大作的下午,他割完稻子回家,看到“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场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杜甫的诗。

  艰苦的环境,更加激励他努力读书。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莫砺锋已28岁。高中时想考清华大学的往事,已变成一个遥远的梦。1977年12月,他裹紧棉衣,走进泗县第一中学考场,考上了安徽大学外语系。

  读到第三学期时,系里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想提前考研,劝他也去试试。莫砺锋外婆家在南京,他想报考南京大学,便跑到安徽省教育厅查阅招生目录。当看到中文系的古代文学招生方向正好是唐宋诗歌研究时,他心头一动:“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也许可以考一考,试试。”莫砺锋当场报名。

  最终,莫砺锋考入南大,成为程千帆先生的学生。“临时起意考古代文学,没想过一辈子都做这个研究。”莫砺锋坦言,是程先生的教导让他看到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

  进入南大,莫砺锋发现,导师的经历与自己颇为相似:都是由理转文——上世纪30年代,程千帆考上金陵大学化学系,后因中文系学费便宜,家境贫寒的他就选择转系;都有多年农村劳动经验——程千帆曾在乡间18年,放牛养鸡经验丰富。一次,莫砺锋跟着导师在玄武湖散步,途经一块草地,程千帆说:“这块地够5头牛吃一天。”莫砺锋赞同说:“我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程先生是从骨子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莫砺锋坦言,他在考研之前并没有决定读什么专业,“立雪程门”后,便决心献身古代文学,终老于斯。

  程千帆先生65岁时重返南大课堂,对学生们倾注了全部心血,莫砺锋因此得以接受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1982年初,南京大学开始招收首届博士,从28位博士生导师中选出程千帆等10人,每人限招一名博士。莫砺锋由此成为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个博士,也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

  “就像手艺人带徒弟,程先生完全是手把手地教。我们不在课堂上课,而是在导师家探讨。”莫砺锋介绍,程先生为博士生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大家的别集,他开列10多部必读书,要求学生研读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他还邀请周勋初、郭维森、吴新雷三位先生担任学术助手,指导学生研读典籍。

  1984年,莫砺锋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一教就是40年。在校园里,他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满;课堂外,他站上《百家讲坛》,开讲“诗歌唐朝”。既在学术上“进”得去,又在普及上“出”得来——他是怎样做到的?

  “前提是将学问做精做深。”莫砺锋说,2004年,他出任南大中文系主任。“忙得一篇论文也写不成,就用零碎的时间写随笔,于是写出了一本《莫砺锋诗话》,谈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出版后,收到众多读者来信。

  学校请来《百家讲坛》的编导录节目,莫砺锋被选上,讲“杜甫的文化意义”。几年后,《百家讲坛》再次邀他讲唐诗。节目走红后,他把讲课内容结集为《莫砺锋说唐诗》,印了10万册。

  “千辛万苦写的学术著作,印个2000册就不得了,但这本书很受欢迎。”莫砺锋深受鼓舞:“古典诗词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价值也是日新月异的,应在现代社会承担熏陶高尚人格、培养高雅志趣的任务。”

  2023年5月,莫砺锋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讲苏东坡,在成都杜甫草堂讲“杜甫和传统文化”,两场讲座线上线下听众达200万;6月,出版普及诗词的新作《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

  莫砺锋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对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唐诗山口的导游,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

  “导师当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

  2023年5月23日上午,莫砺锋在南京大学上完最后一堂课,面对坐满了教室的同学们,“离开学校的小课堂,我还要走上社会的大课堂。”莫砺锋感慨地说。

  最后一堂课结束前10分钟,莫砺锋首先感谢了学生,接着回忆起高考前夕和同学相约“不学文科,不考师范”的往事,没想到做了一辈子文科老师;停顿一下,他又讲起程千帆先生:“遇到程先生后,我才决心做老师。既然做了,就得做好!”说完,教室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莫砺锋常用“教学相长”来形容师生关系。“我为学生们上讨论课,两周一次,每次半天,雷打不动,我也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

  “莫老师对教学、对学生都非常看重。”莫砺锋的博士生蒲柏林说。有时莫老师请学生到家中“面授一课”,请学生帮他解决手机、电脑问题。临走时,学生都会得到一本赠书……

  莫砺锋谈及一件往事:导师让他以证人的身份在其遗嘱上签名。程千帆在遗嘱里说:“晚年虽略有著述,但微不足道,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他得知导师把培养学生看得比著述还重要,内心大为震撼。

  莫砺锋前年招收了最后一届博士生,目前尚未毕业的还有十来人,他坦言:“导师当年怎么教我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

 

  ■记者手记

  “不管干什么,都应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都广受敬重,在校园里和网络上都很受欢迎——这样一位文化大家,如何看待青春时那个怀揣着工程师梦想的少年?

  关于这个问题,莫老师诚恳地回答:“从事什么职业虽然不完全由自己做主,但不管干什么,都应努力做到最好。”

  如今,莫老师的女儿学了工科,成为计算机技术工程师,算是部分地圆了他自己的旧梦。在博士生蒲柏林看来,莫老师逻辑性强,有思辨意识,“可以说将理工思维引入了文科”。诚然,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拼出来、干出来的。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如果有“择一业,终一生”的志向,以“千万锤成一器”的精神追求卓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是莫砺锋先生治学育人的人生经历给予我们的启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