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让哈萨克斯坦离海不再远

发布时间:2024-08-19 14:22:02 来源: sp20240819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作为中国首个落地的“一带一路”建设实体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于2014年5月在两国元首见证下正式启用。这让世界最大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拥有了商品的“出海口”。

通过中欧班列,机电设备、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中国制造”经哈萨克斯坦,转往中亚、欧洲市场,铁合金、化肥等哈萨克斯坦的产品被运抵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由此扬帆起航,进入广阔的太平洋。

经过10年发展,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成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有力促进中国同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

6月26日,“韩国-连云港-中亚”国际多式联运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出发,驶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班列运载的55个大柜此前于6月13日从韩国境内发出,经釜山港海运抵达连云港后转由铁路运输。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6日,“韩国-连云港-中亚”国际多式联运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出发,驶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班列运载的55个大柜此前于6月13日从韩国境内发出,经釜山港海运抵达连云港后转由铁路运输。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6日,“韩国-连云港-中亚”国际多式联运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出发,驶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无人机照片)。班列运载的55个大柜此前于6月13日从韩国境内发出,经釜山港海运抵达连云港后转由铁路运输。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6日,“韩国-连云港-中亚”国际多式联运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出发,驶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无人机照片)。班列运载的55个大柜此前于6月13日从韩国境内发出,经釜山港海运抵达连云港后转由铁路运输。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6日,货轮停靠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6日,货轮停靠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6日,货轮停靠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6日,货轮停靠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中哈两国工作人员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交流(2023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中哈两国工作人员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交流(2023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5月29日,首列连云港-阿拉木图“滚装+班列”跨境多式联运专列从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驶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 摄)

5月29日,首列连云港-阿拉木图“滚装+班列”跨境多式联运专列从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驶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 摄)

5月29日,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首列连云港-阿拉木图“滚装+班列”跨境多式联运专列整装待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 摄)

5月29日,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首列连云港-阿拉木图“滚装+班列”跨境多式联运专列整装待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 摄)

6月30日,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大型机械在吊装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 摄)

6月30日,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大型机械在吊装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健民 摄)

(责编:艾雯、刘洁妍)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以铜代纸,以刀为笔:河北冀州刻铜艺人再现书画神韵 - 宁台书画家以笔会友共叙情谊

以铜代纸,以刀为笔:河北冀州刻铜艺人再现书画神韵

发布时间:2024-08-19 14:22:05 来源: sp20240819

  11月21日,走进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刻铜艺人陈洪超的工作室,他正在铜器上“作画写字”,随着刻刀声响,铜屑散落,或山水花鸟,或名言诗句,在铜器表面跃然呈现。

  刻铜技艺是在铜面上,刻出阴阳、虚实、飞白等效果,融质地、做工、造型、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陈洪超从事手工刻铜已30余年,制作了铜墨盒、铜镇尺、铜砚屏等一批铜制文房用具精品,并被刻铜收藏大家和展览馆所收藏。2019年,“冀州刻铜”入选衡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文/崔志平 樊加伟 图/刘延岭)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正在挑选手工刻铜所用的刀具。刘延岭 摄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正在进行刻铜工艺的“錾刻”工序。刘延岭 摄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正在进行刻铜工艺的“细刻”工序。刘延岭 摄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正在进行刻铜工艺的“打磨”工序。刘延岭 摄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正在刷掉刻铜工艺品表面的碎屑。刘延岭 摄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正在进行刻铜工艺的“上色”工序。刘延岭 摄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正在检查初步成型的刻铜工艺品。刘延岭 摄 11月21日,刻铜艺人陈洪超展示刻铜工艺品“寿桃墨盒”。刘延岭 摄 【编辑:李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