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坐直升机上班,在海中央过年

发布时间:2024-08-06 13:56:37 来源: sp20240806

   中新网 海南东方2月8日电 题:坐直升机上班,在海中央过年

  记者 王晓斌

  海南省东方市大田机场,这天早上的直升机航班因为大雾一再推迟。直到登上直升机的那一刻,“00后”宋岩皓确定今年不会在家过年了。这是他第一次在外地过年,这个外地,处于茫茫海中央。

  “福利制度好,工资待遇高。”来自河南的宋岩皓2023年大学毕业,就应聘成了中国海油东方气田群油气平台工人。1月27日,他从大田机场乘坐直升机,前往东方1-1气田的“蓝天龙”平台。

直升机降落在东方1-1气田中心平台上,工作人员帮助乘员搬运随身行李。 中新网 记者 王晓斌 摄

  在中国海油的油气平台工作,一个班次是28天。宋岩皓他们这批员工4周之后启程回陆地那天,正是元宵节。

  常驻在大田机场的直升机团队,主要为海上的各个油气平台运送人员。宋岩皓和同事们乘坐的是EC155直升机,这架中型直升机前排是两名驾驶员,机舱内安设了三排座椅,可乘坐12人。

  “如果你坐直升机旅游观光,会觉得新奇炫酷,坐直升机上班则是另外一种体会。”在东方1-1气田工作了20年的员工陈友国乘机经验丰富,他提醒大家塞紧耳塞,戴好隔音耳机。

乘坐直升机时,需要戴上耳机等护具,防止巨大噪音损害听力。 中新网 记者 王晓斌 摄

  直升机起飞,一时间巨大噪音淹没机舱。这时有同行人的智能手表弹出警报,提示有巨大噪音,“暴露在当前环境中会对听力产生永久性损伤”。

  飞机在千米高的空中向西偏南方向飞行,几分钟之后就看不到陆地了,视线内都是墨绿色大海,间或有白色浪花泛出。

中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3-1平台。 陈南列 供图

  这片被海洋油气勘探专家称作莺琼盆地的海底,是一个以巨厚海相泥岩为主的沉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3000米以下地层是全球三大海上高温高压区域之一。东方气田群就处在这片水域中。

  “2003年东方1-1气田中的井口E平台投产,标志着东方气田群的诞生,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营开发的海上气田。2015年井口F平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开发高温高压海洋油气的时代。”中国海油东方作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刘策介绍,而今,东方气田群有58口气井,占了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气井的近“半壁江山”。

“蓝天龙”平台与临近的PRP平台(右),二者通过栈桥连接。陈南列 供图

  直升机的目的地“蓝天龙”是东方1-1气田的中心平台,距离海南岛岸线一百多公里。飞机飞行半个小时后,前方海面上一个黑点,转眼已是一座巨大的钢铁之城。

  这座钢铁之城实际上由两个“巨无霸”组成,一个是中心平台“蓝天龙”,正式名称为东方1-1气田CEP平台生活楼,另一个是无人值守生产辅助平台(简称“PRP平台”),二者通过架空栈桥连接在一起。

油气平台上设备林立。图为“蓝天龙”平台一角。 中新网 记者 王晓斌 摄

  直升机稳稳降落在“蓝天龙”停机坪,这是“蓝天龙”的第六层。宋岩皓、陈友国等人下机后回到各自的四人间宿舍,稍事休息就换上了连体工作服,进入到工作状态。

  作为生活楼,“蓝天龙”下面五层设有宿舍、餐厅、会议室等,还有一间三面可观海景的健身房。位于一层的餐厅兼具娱乐功能,是“蓝天龙”里最热闹的地方。餐厅里一块电子计时牌显示,东方1-1气田群已安全生产无事故2152天(截至2024年1月27日)。

“蓝天龙”平台的吊塔正在作业中。 中新网 记者 王晓斌 摄

  “东方1-1气田实际上已连续21年安全稳定高质量生产,累计供应天然气超400亿立方米,累计安全‘人工时’超350万小时。”东方1-1气田总监葛爱将说,2018年,气田划归新成立的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运营,安全生产无事故的记录自那时起重新计算。

  葛爱将介绍,东方1-1气田现在每天对外输送天然气超600万立方米,“如果一个5口之家每天消耗天然气1.6立方米,东方1-1气田可以满足370万户家庭的用气需求”。

PRP平台上一面特制的“文化墙”。 中新网 记者 王晓斌 摄

  “平台就是我们海油人海上的家,我们在这里安全生产,也要‘接地气’地生活。”刘策说,为了使钢铁之城更具有家的味道,公司聘请多位厨师入驻平台,面食、西点皆有,粤菜、川菜俱佳。在PRP平台,大家还焊上了一块两层楼高的文化墙,喷绘上了五星红旗和巨大的“家”字。

陈友国在平台上查验各类电器设备。 陈南列 供图

  直升机即将飞离平台,陈友国和准备回家的同事们打招呼。“去年他们在平台过年,今年轮到我们。”陈友国的职责是维护平台上所有电器设备,潮湿、风浪、腐蚀和高温的条件下,平台上大量的油气处理管线和电气设备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现场巡检,会构成安全生产隐患,“想在家里过年,但是工作要求没办法”。

“蓝天龙”平台里的餐厅供应各色美食。过年期间,留守平台的员工将在餐厅里举办一些娱乐活动。 中新网 记者 王晓斌 摄

  葛爱将说,平台过年除了不放烟花鞭炮,节日仪式感上不比在陆地差,贴春联、包饺子、办春晚、游园猜字谜等活动持续好几天。

宋岩皓(右)在平台上作业,在平台上因为各类机械噪音,作业时耳塞是必备品。 陈南列 供图

  宋岩皓除了忙活工作上的事情,还在为“平台春晚”准备节目。他筹划表演最近流行的舞蹈“科目三”,带着老员工们一起跳。他说这个春节虽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却在海中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既有“我为祖国献石油”中的“大我”,也有努力挣钱以备成家立业的“小我”。(完)

【编辑:张子怡】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年味”十足 “村碗”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文化动能 - 生产线上的新力量∣数字“新蓝领”

“年味”十足 “村碗”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文化动能

发布时间:2024-08-06 13:56:38 来源: sp20240806

人民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许维娜)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新时代的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迫切要求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渠道,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体活动需求。

有专家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如今,各地优化乡村文体资源布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让农民群众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享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和高品质的健康生活。

随着春节的临近,我国广大的城乡居民除了期待春晚的上演,还在举办属于自己的晚会。自去年十月起,从歌声激昂的苗乡侗寨,到充满音乐活力的东北铁岭,再到齐鲁之地,“乡村超级碗”(以下简称“村碗”)已顺利举办了五场,让乡亲们在舞台上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表示,快手举办的大型村歌竞演活动——“乡村超级碗”,不仅为当地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出,通过实时直播,也让全国观众能够在线欣赏到黔东南侗族大歌、铁岭二人转等地道质朴的民间音乐和丰富多彩、热情洋溢的民间艺术。聆听这场直播,犹如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新旋律。

在1月底的“村碗”山东乐陵场中,线上线下的观众沉浸式体验了传承百年的地方传统民族艺术。来自乐陵杨安镇的《战鼓秧歌》表演,一开场就点燃了村民的热情;凭借“刘氏唢呐吹咔”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黄夹镇,也派出传承人们带来精彩表演,唢呐、咔戏、口琴子三件乐器快速变换,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惟妙惟肖,吹出了一首《盛世欢歌》。

据统计,年前这场在快手平台进行的乐陵“村碗”实时直播,总计吸引了接近1亿人次关注,全面、多角度地展现了乐陵村民的精神风貌。当地达人也成为家乡文化的记录器、连接器和放大器,让更多人了解“村碗”、了解乐陵。正所谓“一枝独秀并非春,百花齐放方能春色满园”。

直播中,一场场传统艺术和流行元素的邂逅,让来自民间的传统艺术百花齐放,举办地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也在被看见、被传承、被弘扬。部分网友表示,在音乐环绕、民俗风貌独具、美景如画的场所,“村碗”致力于聚焦那些渴望崭露头角的平凡人。

截至2月4日,关于“村碗”的话题总量近150亿。这些文化珍宝、乡村人民的奋发精神,以及具备独特才能的佼佼者,正通过短视频直播形式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赞誉。

更为关键的是,“村碗”挖掘并激活了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其一方面紧密联系着民生政策,另一方面则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地区,曾隐藏于深山之中的芦笙舞、非遗服饰等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得以直观地展示在人们眼前。据悉,举办“村碗”的地区致力于将“非遗文化常态化”,并已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定期举办非遗展演、综合文艺汇演等。以山东乐陵为例,过去一年中,该地区组织开展了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等传承活动逾1300场。

乡村振兴,外在塑形,内在铸魂。当前,民众依据精神需求下单,政府提供文化服务回应,平台则以丰富的互动和节目承接,各类民俗文化得以焕发生机,一场又一场的“村碗”活动陆续举办。

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方面进行“软投入”,也是提升乡村振兴效能的必要途径。另有专家表示,地方政府及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等参与者,应该充分发挥文化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才会被更好地激活,群众红红火火的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