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一杯咖啡里的经济温度

发布时间:2024-07-16 17:47:07 来源: sp20240716

   中新社 上海1月11日电 题:一杯咖啡里的经济温度

   中新社 记者 郑莹莹

  上海的咖啡店数量已超8500家,尽管咖啡人均消费量与国际成熟咖啡市场相比还有差距,但已是全球咖啡店数量最多的城市。

  咖啡不仅给上海带来消费驱动力,还给上海带来“经济温度”。上海的一些咖啡店增添公益“基因”、聘用残障人士,给这座国际大都市平添暖意。

  熊爪咖啡就是其中一家,熊爪咖啡创始人王湉这几天正在云南忙着,他在电话那头告诉 中新社 记者,最近熊爪咖啡在上海黄浦区新开了一家门店,正在试营业中,店里的咖啡豆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熊爪咖啡海子助残庄园,也就是他说话时所在处。“这个庄园也聘用残障员工,也是助残的。”他在电话那端说。

  一个黑色的、不大的“洞口”,刚好够伸出一只棕色的、毛茸茸的“熊爪”,给顾客递出一杯咖啡。这是人们对熊爪咖啡门店的第一印象。

  从2020年底的第一家门店,三年多来,熊爪咖啡在上海已有12家门店。熊爪咖啡用“熊爪”来“代言”,让听障、视障人士有机会成为咖啡师,王湉说起他们时语带骄傲:“他们很多都是专业咖啡大赛的冠军”。

  其实,上海的“咖啡经济”里还有很多类似的温暖元素。

  又如LILI Time公益咖啡店,聘用听障人士,致力于搭建“无声世界”和“有声世界”的桥梁。一位消费者说,希望他们(这些听障员工)也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一杯咖啡,造就了上海经济里的温度,同时也让其经济触角伸得更远。

  上海的黄浦区是中国咖啡门店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之一。黄浦区面积并不大,全区约20.52平方公里,却有509家(截至2023年11月的数据)咖啡店,也就是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24.81家咖啡店。或者换种说法,在黄浦区的任何位置,大约直线距离200米范围内就有一家咖啡店。

  黄浦区的咖啡店不仅数量多,还颇具特色。比如,静谧的南昌路上,行人几乎隔几步路就会看到一家咖啡店。这些店不仅有好喝的咖啡,还提供舒适、轻松的社交空间,以别具一格的氛围感为“咖啡一族”提供情绪价值,让他们在品咖啡的同时“品”心情。

  2021年时,黄浦区与杭州市上城区、南京市鼓楼区等长三角8个中心城区组成“长三角C9中心城区”,即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咖啡便是这九城区交流切磋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2023首届长三角C9联盟咖啡大赛颁奖典礼上,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徐知说,长三角区域咖啡产业集聚,“一颗颗小小的咖啡豆,是跨域合作的萌芽种子。”

  黄浦区被形容为上海的“心脏”,“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在这,豫园等老城厢文化在这,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也在这。而今,这里多了与咖啡有关的特色标签,文化增色,经济添金。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相关课题组此前发布的《长三角C9中心城区咖啡消费市场发展报告》,2022年的数据显示,上海市黄浦区的现制咖啡市场消费量规模为6.23亿元人民币。(完)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回国赶秋招,收好求职指南 - 香港将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培育爱国爱港新一代青年

回国赶秋招,收好求职指南

发布时间:2024-07-16 17:47:08 来源: sp20240716

  近日,校园招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不少留学生进入了求职冲刺阶段。今年秋招,哪些行业偏好有海外背景的学生?学子如何备战方能在竞争中崭露头角?本报记者对话了几名中国学生和职场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学子们送上求职参考。

  明确适合行业

  “校招我主要投递互联网行业的市场营销类岗位。”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专业的陈颜对求职方向有明确规划,她说:“选择这些岗位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对口,我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再者我看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市场类岗位晋升路径清晰,以长远计是不错的选择。”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余洋分享了自己的观察:“浏览招聘信息时,我看到不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的前沿科技岗位偏好有海外背景的学生。据我了解,这些岗位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开放思维较为看重,留学生在海外学习能在迥异的环境里学到更多思考方式,激发出创新思维,因此被雇主青睐。”

  “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对具有跨文化背景和外语能力的留学生有较高需求。”基于领英帮助中国企业招聘国际化人才的丰富经验,领英中国区总经理王茜谈道:“近期相关报告显示,从2022年11月以来,新型AI技术(如GPT或ChatGPT)在企业招聘信息中被提及频率增加了数倍。这些领域通常涉及跨国合作,需要员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有效沟通,还需要员工较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业务需求。”

  “智联招聘平台近期数据显示,在专业服务/咨询行业中,标明留学/海归优先的岗位在所有应届生的招聘职位数占比为12.7%,排名各行业首位;其次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占比10.4%。”智联招聘董事长郭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开拓,跨境交流和业务合作步伐加快,财会、法律等专业咨询类人才需求加大;同时众多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出海,这些行业对具有跨文化背景的留学生需求比较高。”

  发挥留学优势

  “在招聘中,我觉得留学生最大的优势是英语能力。”陈颜分享了自己的面试经验,她说:“我面试一家省级媒体的国际传播中心时,他们表示青睐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同学,考查学生是否有适配该中心业务的英语优势,以便更好地对外采访。因此,我认为除了深耕专业知识外,留学生还可以精进自己的语言能力,包括口语和写作两方面,这样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留学优势。”

  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国家管理系的王玥认为,除英语外,中国留学生会其他语种在求职时也能提高竞争力。

  王玥说:“在求职时,我发现部分岗位专门面向留俄学子,他们偏好既主修特定专业、又会俄语的复合背景人才。我得知近年不少企业招聘开拓中亚市场的人才,青睐有相关国家留学经历的候选人,提供给他们成长锻炼的机会。”

  “留学生通常具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和环境,具有更广泛的国际视野和经验。” 王茜说,“国际贸易、金融和法律等专业性强的领域,需要员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市场需求和法律,留学生通常更具优势。此外,留学生若能流利地使用多语言交流也是重要加分项。”

  “留学时要把握好能接触到的许多优质、国际化资源,比如我们学校不少建筑专业的教授是知名设计师。作为本校学子,我可以近距离得到他们的指导。”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陈子鹭说,“这些经历可以带来独特体验,也让我的求职简历更加丰富、有亮点。”

  拓宽求职渠道

  “留学生回国求职时,存在对国内的招聘信息、职场环境、行业惯例等信息了解不足的情况。”郭盛建议说:“回国前,学生可运用视频、直播等‘可视化’求职工具,与企业更便捷地沟通交流,多角度了解企业的办公环境、员工工作状态及岗位情况等。”

  “求职社交方面,同学们不要害羞。”王茜说:“建议留学生‘走出去’,通过积极与他人互动来拓宽职业路径。‘Z世代’是有机会通过社交媒体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创造力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Z世代’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职业发展。此外,学生可以关注专业机构的招聘活动,例如领英举办的‘秋季校招节’集结众多优质企业走进校园,提供机会。”

  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的彭静怡认为校友网络对找工作的帮助不可忽视。

  彭静怡说:“我的学姐在一家券商工作,她告诉我公司正需要实习生,实习后有转正可能,对我而言这是难得的求职机会。已入职的学长学姐在不少校友微信群中发布公司岗位的需求信息,我觉得作为校友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留学生可以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明确个人优势,做好求职准备。”郭盛说,“由于竞争较为激烈,不少留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心里有较大落差。大家积极投递,正视自身实力与国内企业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求职预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26日第08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