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7 11:06:56 来源: sp20240907

   中新网 南宁10月18日电 (黄艳梅 韦佳秀)走进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只见道路宽敞,绿树成荫,一座座现代高楼拔地而起……这是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三个国际园区。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主动服务中马合作大局,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实现马来西亚毛燕输华常态化,建成集毛燕进口、检测、标准化加工、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并构建包括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图为位于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的中马国际科技园。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与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彭亨州首府关丹的马中关丹产业园联动发展,创造了“两国双园”模式下的两国经济合作创新典范。

  这是广西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与东盟国家经贸产业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写照。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和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广西发挥“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区位优势,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广西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构筑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位于广西北部湾中心的钦州港,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这里每天船来船往,海铁联运一派繁忙。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枢纽的独特优势,钦州市搭建了以中国石油、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集群,并与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多个东盟国家在化工、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初步建立了跨境产业链合作。

图为位于南宁市的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企业独立研发与制造的产品销往30个国家。 中新网 记者 黄艳梅 摄

  广西首府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亦是中国—东盟合作枢纽城市。南宁市提出,用好区位优势、开放优势,高质量谋划推进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建设。该市将聚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向西向南通过南宁至越南经济走廊、平陆运河经济带与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向东加强与上海、深圳等长三角、珠三角东部地区的合作,形成“国内研发+南宁制造+东盟组装”模式。

  广西官方表示,实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加快建设运河经济带,加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建设广西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示范项目集聚区。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予平介绍,广西在全国首创出台RCEP“三张清单”,为企业抢抓RCEP巨大红利“精准导航”,连续举办三届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建立广西国际商会RCEP境外企业服务中心,助推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目前,东盟已经连续23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广西自东盟进口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与东盟造纸、汽车产业合作日益深化。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牵引工程。今年以来,新通道建设捷报频传。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已全线开工建设,广西多座在建大桥“刷新”进度条。今年9月,广西在建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主航道桥中跨首榀双节段钢箱梁成功吊装,广西滨海公路大风江大桥实现全线贯通……

  广西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召开相关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铆足干劲、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新时代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以“五个更大”,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完)

【编辑:黄钰涵】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大量系外行星可能会下“钻石雨” - 水利部:大力推进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大量系外行星可能会下“钻石雨”

发布时间:2024-09-07 11:06:57 来源: sp20240907

“钻石雨”可能落在大量系外行星上。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

“钻石雨”可能落在大量系外行星上。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

  美国科学家在8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刊发论文指出,在巨行星内部压缩碳化合物形成钻石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容易,这意味着大量系外行星可能会下“钻石雨”。

  过去,科学家在实验室开展了两类实验来研究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冰巨星形成钻石需要哪些条件。一类是动态压缩实验,其中碳化合物会受到突然冲击;第二类是静态压缩实验,碳化合物被置于室内并被逐渐压缩。动态压缩实验显示,钻石的形成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

  在最新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团队使用静态压缩结合动态加热方法开展了一组新实验。他们将聚苯乙烯挤压在两颗钻石之间,然后用X射线脉冲照射,来压缩聚苯乙烯。他们观察到,在约2200℃的温度和19千兆帕斯卡的压力下,聚苯乙烯开始形成钻石。这一温度和压力与天王星和海王星内部浅层的情况相似。

  研究人员指出,上述压力远低于动态压缩实验揭示的形成金刚石所需的压力。这可能意味着“钻石雨”可能出现在比之前想象的更小的行星上。他们的计算显示,在5600颗左右已确认的系外行星中,有1900多颗可能会下“钻石雨”。

  最新研究结果意味着,在太阳系内,钻石可能在比想象的更浅深度形成。这可能会改变人们对巨行星内部动力学的理解。因为这种冰质巨行星内部下的“钻石雨”会落向其中心,穿过一层冰,并影响那里的磁场。而这些磁场极其复杂,人们对此知之甚少。

(责编:张泰运、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