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项创新改革获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4-08-27 20:37:28 来源: sp20240827

  一节满载货物的集装箱,从境外到达成都青白江,如今可为企业节省多少税费?四川推出的“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给出答案。

  所谓“分段结算”,就是通过对境外和境内段运费进行拆分,将境内段运费从完税价格中扣除,从而减轻企业的税负。2019年,四川创新性推出“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今年初这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入选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微改革何以产生大成效?为企业“精打细算”的背后有何奥义?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成都市青白江区成都国际铁路港一探究竟。

  全国首创 分段结算境内段运费不计税

  青白江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海关工作人员在为大量外贸进出口企业办理业务时发现,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物流通道,中欧班列通常按照“一单到底、一次结算、分段运输、全程负责”方式组织物流,虽然形式上简化了定价规则,但未对境外和境内段运费进行拆分,造成企业理论上承担了不必要的税负。

  境内运费到底能不能扣?这是“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首个问题。

  青白江海关工作人员表示,从此前的运费计算标准来看,中欧班列从欧洲国家入境成都,企业实际支付的整段运费并未区分境外段和境内段,企业将全程运费一并向海关申报。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境外和境内铁路轨距不一致,中欧班列抵达边境口岸时需进行换轨操作,根据相关规定,进口货物在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不计入完税价格,由此可以明确以换轨作业为分界线,中欧班列的境内段运费可以从进口完税价格中扣除。

  如果境内段运费能扣除,怎么扣才合理?工作人员表示,“改革初期,在中欧班列的联运模式和订舱规则下,不同货主、货代(货运代理公司)之间的运费价格千差万别,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即使货代公司能够在运费发票上单独列明境内段运费,海关也很难通过运费发票判别其分摊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因此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提供客观、可量化并单独列明的境内段运费进行准确扣减?

  据了解,青白江海关会同区管委会、班列运营平台多次调研,对中欧班列各条线路进行有效评估,运营平台对外公布中欧班列各线路运距比例,企业根据实际支付的运费,按比例将境内段运费从进口货物完税价格中合理扣减。无论进口货物从哪条中欧班列线路运输进境,整条线路的路线及距离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全程10万元的运费,如果境外段距离与境内段距离比是3:2,分摊可得境外运费就是6万元,在报税时就可以把境内的4万元运费扣除,这样进口征税的基数就低了,从而税费也减少了。

  企业受益 每月省税数万元班列订单持续增长

  重庆博立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陈璞是这项改革的第一个亲历者。“这项政策推行后,中欧班列舱位订单数量持续增长。”他表示,目前公司每月的货单量较大,达到300到400个集装箱。

  具体能为企业省多少税费?陈璞算了一笔账,以进口量较多的板材为例,每月集装箱货量在70至100箱,按照分段结算,每票货物能扣除3000元左右的运费。因运费扣减降低了进口征税基数,每票货物能省270元到300元的税费,每个月就能省下数万元的税费。

  “虽然看上去都是小钱,但公司每年进口的木碎料板高达上千个集装箱,一年下来总体降低的综合成本较为可观。从长远看,能给货主资金周转和日常经营带来很大便利。”陈璞说。

  全国推广 全品类覆盖惠及更多企业

  经过10余年发展,成都中欧班列已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开行数量持续增长,贸易网络不断延展,运输效能不断提升,这背后不仅有外贸需求带动,更有改革创新的内在驱动。

  从数据上看,2023年,成都海关监管中欧班列的货运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1.9%,监管货值较2019年同期增长17.8%。如今,中欧班列(成渝)年度开行量超50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1/3,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通过这里进出口货物。

  随着改革的深入,受益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青白江海关已受理166家企业申报的回程运费分段申报报关单866票,累计为企业在完税价格中扣减国内段运费456万元,减征税款合计76万元。该项改革自实施以来,青白江海关共为企业减征税款约300万元。

  微改革也有大成效。今年初,这一创新举措已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并进行了全品类覆盖,势必惠及更多企业。青白江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将聚焦企业需求,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不断增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赵奕) 【编辑:房家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锐财经) - 江南华南等地有分散性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锐财经)

发布时间:2024-08-27 20:37:29 来源: sp20240827

  近日,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一系列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至13908亿斤,再创新高;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超8800万亩,供应有保障;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整体,全年脱贫人口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今年,又一个丰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丰收来之不易。年初以来,粮食生产先后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说。

  ——稳面积。今年,国家继续提高早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出台了支持大豆生产等政策组合拳,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稳定粮食面积。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

  ——提单产。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统筹整合200多亿元,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找短板、补弱项,针对性地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数据显示,今年粮食平均亩产389.7公斤、提高2.9公斤,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达到58.7%。

  “总的看,今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说,此外,秋冬播顺利推进,基本实现适期播种,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长势总体较好。

  加强“菜篮子”产品供给

  守好“米袋子”,也拎稳“菜篮子”。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数据,全国蔬菜面积连续4年超过3亿亩,2022年产量达8.0亿吨,总量上产需平衡有余,今年蔬菜面积产量继续增长。截至11月底,全国蔬菜在田面积8849万亩,同比增加115万亩。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强化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工作。

  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当地为应对寒潮降雪天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蔬菜生产稳定。数据显示,目前,寿光各类蔬菜交易物流顺畅,每天向全国稳定供应地产蔬菜8000余吨,能够实现日产日销。

  日前,农业农村部部署当前蔬菜产销工作,明确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紧盯可能出现的灾害,进一步细化完善蔬菜生产和应对灾害技术方案,加固蔬菜大棚等生产设施;南方地区要充分发挥冬季光温优势,扩大紧缺品种蔬菜生产,北方地区要稳定设施蔬菜规模,增加冬春地产鲜菜供应量。

  “我们将继续抓紧抓实蔬菜稳产保供工作,落实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防范措施,加强产销对接和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严冬时节蔬菜稳定供应。”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说,预计12月蔬菜供应总量充足,能够有效保障“元旦”等节日供应。

  巩固农民收入增长好形势

  稳生产,促增收。今年以来,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同比名义增长7.6%,实际增长7.3%,快于城镇居民和全国整体增速。

  “今年我们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目前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日前说,推动中央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超过60%,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297万人,预计今年脱贫人口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更多措施加快落地见效。农业农村部12月16日发布数据,今年以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搭建平台载体,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支持各地新建40个、续建5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集群139个、超500亿元的14个、超1000亿元的3个,实现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000多元。支持新建200个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奖补184个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强镇超350个,镇域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达2.6万元。

  “我们将持续加力,促进产销衔接,发展乡村产业,抓好项目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民收入增长好形势。”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说。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