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激发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8-22 17:09:36 来源: sp20240822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呈现了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的美好愿景,也是人类文明在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时的重要出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下,将不断为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塑注入新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共同繁荣,取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成功,成为最具活力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它不仅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还促进了国际贸易、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这不仅令共建国家受益,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尤其是激发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这一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关注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不断强调绿色、包容、平等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许多项目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与生活条件。例如,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项目中通过建设内罗毕国家公园大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通过当地火成岩机制砂的利用降低了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兼顾了生态环保与基础设施建设;又例如丝绸基金第一个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充分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缺电问题,促进能源经济绿色发展,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感,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行动诠释。

实现全球共同繁荣是“一带一路”下一阶段继续推进的重要目标和方向,让更多的国家主体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实现互利共赢。“一带一路”进入下一个十年后,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全球共同繁荣,也将更加注重数字经济、可持续能源、教育和健康领域的合作,为更多国家创造新的发展与合作机会。

例如,数字经济合作将加速世界各地的创新和发展,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技术也将使各国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挑战包括气候变化、贫困和卫生危机。同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的进程中,“一带一路”倡议将鼓励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有助于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出发点,辐射到更多共建国家,不断牵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尤其在绿色发展领域,中国借助中老铁路等“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实现跨国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一是将中国优势制造业与共建国家当地资源实现有机整合,带动“一带一路”跨国供应链与价值链升级;二是创建更多的“一带一路”标杆性绿色基建项目模式,减少生态与环境影响的试错成本,这提升了共建国家的绿色转型效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下,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将不断与共建国家共同探索如何在降低环境影响、气候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基础路径,通过共建、共享等原则减少绿色资金和清洁技术的国际流动门槛,提升气候治理的公平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重要价值,也是全球治理的未来走向。“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充分反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性与正确性。面对新的世界动荡变革期,各国需要更加密切合作,以应对共同挑战,这意味着国际社会需要在全球治理中更加平等地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各国积极参与、推动合作的长期目标。它强调了共同责任、共同利益和共同繁荣,反映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平、绿色的世界愿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里程碑,也是展望未来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与各国可以共同塑造一个更加联通、包容、惠民、可持续发展的繁荣世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项目主管、副研究员)

(责编:于洋、杨牧)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9月底已制定发布消费品国家标准5400余项 - 人民艺起评:《玫瑰的故事》,贴近真实的“她故事”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9月底已制定发布消费品国家标准5400余项

发布时间:2024-08-22 17:09:39 来源: sp20240822

   中新网 义乌10月21日电 题:市场监管总局:截至9月底已制定发布消费品国家标准5400余项

  中新财经记者刘亮

  记者21日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已制定发布了覆盖消费品分类国家标准的11大类、98中类的消费品国家标准共计5400余项,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强推配套的消费品国家标准体系。

  第29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21日开幕,当天市场监管总局在义乌召开国家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二级巡视员孙华在会上表示,消费品涉及人民群众吃穿住用行的方方面面,是民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持续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高度重视消费品国家标准建设。

  一是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消费品国家标准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23年9月底,已制定发布了覆盖消费品分类国家标准的11大类、98中类的消费品国家标准共计5400余项,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强推配套的消费品国家标准体系。

  二是协同推进消费品国家标准水平提升。2023年5月,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围绕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明确了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标准供给、推动传统消费品标准升级迭代、开展消费品质量分级和消费体验评价等重点任务,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消费品标准水平。

  三是不断提高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持续开展国际国内标准比对分析,及时将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立项转化为国家标准,近年来9大重点领域53个具体行业领域的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保持在95%以上,可以说我国主要消费品标准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