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国际社会读懂中国之窗

发布时间:2024-08-11 18:32:04 来源: sp20240811

  全国两会,国际社会读懂中国之窗(和音)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国之“治”、洞察中国经济发展之“质”、感知中国与各国携手合作之“志”  

  “即将举行的中国全国两会将为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蓝图和全球愿景提供重要线索”“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其中一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通过观察中国全国两会,国际社会能增进对中国民主实践的理解,深入感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更好把握中国与各国携手合作的机遇。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读懂中国之“治”。全国两会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有国外学者认为,“读懂全国两会,就读懂了中国式民主是如何有效运行的”。代表委员们积极履职尽责,民声民意凝聚成国家治理的共识。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务院各部门共承办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人大代表建议7955件、政协提案4525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5.7%、96.5%,已全部按时办结;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近4700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人民的意愿得到有效实现。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国际社会透过全国两会更能深刻理解中国之“治”的智慧和优势。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洞察中国经济发展之“质”。“中国政府最近多次提到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强调实现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的发展。”彭博新闻社近日的报道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中国5.2%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充分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将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全国两会进一步释放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外媒认为,“中国现在的目标是通过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中国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将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

  观察中国全国两会,有助于感知中国与各国携手合作之“志”。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携手各方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政策举措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展现中国以自身新发展带给世界新机遇的决心与信心。今年全国两会,中国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国际社会特别关注全国两会确定的中国发展方向”“期待中国继续为促进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国际人士表示,期待通过中国全国两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方案与行动,期待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全国两会将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和音 【编辑:房家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文脉华章|大漆之美 流光溢彩 - 锦绣中国年|广西金秀:千人游行庆丰收 欢欢喜喜过大年

文脉华章|大漆之美 流光溢彩

发布时间:2024-08-11 18:32:05 来源: sp20240811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

  联播+“古漆者,光泽华,似乌金而非寒,似明艳而持重,漆兮,器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神奇漆器和大漆文明的国度。考古证实,中华先民用大漆髹饰器物的技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著名漆器之一。“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这句俗语在山西晋中平遥古城家喻户晓。漆器位居古城三件宝首位。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遥古城向现场群众挥手致意。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平遥古城向现场群众挥手致意。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平遥古城,沿街巷察看古城风貌。他走进一家专门销售当地推光漆器的工艺品店,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情况。

  在这家店内,琳琅满目的推光漆器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小到首饰盒、首饰柜等日常用品,大到五斗柜、屏风等中式家具,一件一件,总书记看得仔细。他详细了解了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艺,叮嘱要“保护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宝,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

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

  大漆之美,源于自然,汇聚了中国古代化学工艺与传统美学的精髓。古代匠人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意为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可见其弥足珍贵。

  传统的平遥推光漆器,使用的正是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大漆。滴漆入土,千年不腐,这也是这项技艺的精髓所在。

  平遥推光漆器,凝聚了平遥工匠代代相传的精湛工艺与独有匠心。其制作分为木胎、灰胎、漆工、画工、镶嵌五道工序,每道工序还有细分步骤,整个流程共有几十个细分步骤。

  平遥漆器以“推光”而闻名,源自其加工工序中最重要的一步——用手掌推磨抛光。用掌心细嫩的皮肤反复推擦,将散落在漆面的气泡点全部推除,直至漆面生辉、光洁照人。

2023年7月9日,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山西特色专业镇平遥非遗双宝中华行”展览展出的推光漆器作品。

  2023年7月9日,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山西特色专业镇·平遥非遗双宝中华行”展览展出的推光漆器作品。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对技术的苛刻要求,造就了漆器的精致典雅。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平遥古城荣获“中国推光漆艺之都”称号;2022年9月,山西省公布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推光漆器为平遥争得一席。

  “推光”一技传千年,时至今日,愈发流光溢彩。

  近年来,平遥推动制定出台了《平遥推光漆器地理证明商标》《平遥推光漆器行业标准》《平遥推光漆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力推动平遥推光漆器产业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截至2023年8月中旬,平遥已有漆器企业、大师工作室以及个人小作坊等漆器生产经营单位160户,相关从业人员5600余人。当地全力打造推光漆器这一“国礼”招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2024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山西省有3家企业上榜,平遥一家推光漆器企业依托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位列其中。

2023年5月28日,北京,推光漆器匠人为驻华使节展示技艺。

2023年5月28日,北京,推光漆器匠人为驻华使节展示技艺。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漆器等中华文明科技文化艺术成果与深刻的思想体系、独特的制度创造“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我国在悠久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在英国,知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经典作品《消失的地平线》中,对中国漆器的精湛工艺和漆画笔调的细腻之处给予赞誉。在比利时,司帕漆器制作人的髹漆技法借鉴了中国的黄铜、螺钿等镶嵌技术,充满了东方韵味……

  在“漆”彩流光的文明记忆中,大自然的馈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审美哲学、中国人的生活习俗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更以其独特魅力繁荣了世界文明百花园。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刘禛

  AI瞬息视觉丨颜妮 张紫曦

  校 对丨孙洁 李珊珊 梁雅琴 娄郝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