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东南亚经济增添确定性

发布时间:2024-07-17 21:22:19 来源: sp20240717

免签便利正大大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人员往来。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更多中国企业赴东南亚投资,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器。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受政策、供给、宣传等利好因素影响,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意愿强烈,出游人次和花费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东南亚国家凭借地理等方面优势受到国人青睐。

  泰国旅游局东亚司司长李文华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春节期间中国游客数量达到21万人次,不仅数量超过此前预期,消费支出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泰国带来62.13亿泰铢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66%。泰国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赴泰中国游客数量已超过111万人次,超过全部赴泰外国游客数量的六分之一,是泰国第一大外国游客来源国。在中国迈入“免签时代”的背景下,今年全年泰国有望吸引超过720万中国游客,这一数字将比2023年增长104%。

  今年1月28日,中泰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泰国成为继新加坡、安提瓜和巴布达之后,今年第三个与我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国家。在此之前,泰国已于2023年9月面向中国游客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2023年12月1日起,中马双方实施互免签证措施,马来西亚旅游局正通过增加双边航班频率等策略,希望借中马建交50周年的东风,实现接待500万至700万中国游客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有23个国家与我国实现此类安排。免签便利正大大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间人员往来。

  根据携程网数据,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位列春节期间最受中国游客欢迎十大出境游目的地,春节期间“新马泰”旅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加30%,比2023年“五一”小长假增长80%。支付宝出境游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新马泰”的消费金额比2023年同期增长580%。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正从各个方面稳定东南亚经济的反弹预期。东盟与中日韩(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1月报告认为,2024年东南亚地区有望实现整体4.9%的经济增长,其中菲律宾、柬埔寨、越南三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甚至超过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末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上调至3.1%,中国发展增速上调至4.6%。IMF认为,这一调整反映了2023年中国强于预期的经济增速产生的延续效应,也提振了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信心,亚洲新兴经济体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有望达到5.2%。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AMRO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额外动力。其报告指出,尽管美欧经济增速放缓可能限制东南亚地区出口改善的程度,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逐步恢复,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复苏,将有力支撑地区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生产呈现自2022年2月以来最快增速,服务业持续增长,个人消费依旧强劲,零售支出不断增强,额外政策支持刺激了包括灾后重建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强化近期经济增长势头。

  近日,海关总署更新了柬埔寨输华水果注册果园和包装厂名单,椰子成为柬埔寨2024年首个获准输华的优质农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中方不断加快工作进程,从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到完成全部流程仅历时半年多时间。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为柬埔寨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第三年,中国与东盟已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6.41万亿元。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东盟及RCEP有关国家商务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RCEP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强劲动力,惠及区域各国经济,越来越多企业分享到区域超大规模市场的红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紧密。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在进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方愿与东盟各方一道努力尽早完成谈判,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拓展中间品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务实合作,为区域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除了越来越密切的贸易往来外,正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赴东南亚投资,中国已是多个东南亚国家的最大外资来源国。考虑到政策支持、产业要素积淀和产业布局,名爵、长城、比亚迪、哪吒等新能源车企正加速“开进”泰国,不仅满足这个东南亚最大汽车市场之一的本地需求,更以此为基地服务全球市场。新年伊始,A股上市企业河南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就发布公告,宣布在泰国投资设厂。而2023年12月以来,已有10多家A股公司披露在泰国设立子公司或增资的相关事宜。

  在地缘角力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为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持续贡献宝贵的确定性。

  张 保

  (经济日报)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闻随笔】传承文化基因 营造良好家风 - 武汉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

【新闻随笔】传承文化基因 营造良好家风

发布时间:2024-07-17 21:22:21 来源: sp20240717

  【新闻随笔】

  作者:龙大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史良,系西南政法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科普基地研究员)

  开展家风故事接力宣讲,以“最美家风”浸润千家万户;开设儿童心理健康家长直播课,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举办运动健身等交友联谊活动,让文明健康婚育新风更加深入人心……在今年的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全国妇联协同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聚焦传承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建设好家庭,积极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1月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国际家庭日所在周确定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成为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内蕴深厚的家风文化。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家教故事,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经典,深刻融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家教智慧,推动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我们厚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土壤,进而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无论如何,家庭作为生活依托以及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社会教育的关键环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家庭内部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也会对周围人的思想观念、处事方式和品格修养产生影响,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安定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文化重德义、尚孝慈、倡仁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我们应吸收融合传统家风教化的思想精华、有益元素,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对其内涵进行新的阐释和表达,充分发挥其涵育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教化功能。比如,古往今来,良好的家风建设必是“爱子,教之以义方”;如若以不义不道的方式影响子女,则“适所以害之也”。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言传身教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把道德品质的培养、价值观念的树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再如,《孔子家语》云:“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构建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实为古圣先贤身体力行的治家之道。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一倡导性规定将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文化和家教美德转化为法律规范,传递出依靠现代法治维护和谐婚姻家庭关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层面对于优良家风建设的高度重视。

  “家国同构”“忠孝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文化的核心。蔡襄家训有云:“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事君上之道曰忠,人之义也。犹耳目心腹,有身则有之,非外物也。”可见,古人将“在家尽孝,为国尽忠”视作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我们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将对家庭的责任转化延展为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家教家风不是个人小事,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带头人。领导干部的家风,直接影响着工作作风的好坏,如果缺乏良好的家风建设,则容易导致一部分领导干部在面对诸多诱惑时丧失原则、突破底线。“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重视家风家教,以廉洁家风涵养清正风气。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家教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蕴、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的文化基因,让优良家风汇聚成托举奋斗梦想、推动时代发展的磅礴力量。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3日 02版)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