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

发布时间:2024-07-24 22:32:51 来源: sp20240724

  新华社南宁12月17日电 题:记者手记:“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

  新华社记者林晖、黄玥

  广西,祖国的“南大门”。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进企业、入社区、下农田、看工厂,步履不歇、调研不停。

  如果把镜头拉长至这一周,更能感受到总书记工作之繁忙——

  周一,在北京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谋划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周二、周三,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周四、周五,在广西考察调研,为壮乡大地指明发展方向……

  密集的行程、紧凑的安排,只因心中最深情的挂念。

  两年多前,广西桂林全州县大山深处,总书记与村民王德利有一段质朴而感人的对话——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大国领袖,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勤勉工作中,把“国之大者”的重任扛在肩头,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对广西这片壮美的土地,总书记始终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于2017年、2021年两次来广西考察。

  2022年10月,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的讲话充满力量:“我和大家一样,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就是实实在在把事情做好,就是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好好结合各地实际去贯彻落实。”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10余次深入地方考察,时时关心着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到东边上海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西边新疆叮嘱“加大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到北边黑龙江强调“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在南边广西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差距”……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总书记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这次来广西,南宁、来宾两座城市、4个考察点,着眼点都是“国之大者”,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心中有牵挂,宏大战略饱含民生温度。

  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总书记关心的重大项目。

  三年前,2020年11月27日,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展厅里,两类展品相映成趣:既有芯片、内存、硬盘、应用终端等信息技术展品,也有水果、咖啡、大米、茶叶等与人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贸易商品。

  命运与共,合作互赢。今年上半年,广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3.2%,与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92.6%,东盟已连续23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次访问越南,两国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和协议。”总书记叮嘱大家,“要乘势而上,推动中国与越南、与东盟友好合作再上新台阶。”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乘着全方位开放发展的东风,广西各族人民在高水平开放中日益享受高品质生活。

  心中有牵挂,民族团结写下鲜活注脚。

  “壮家生来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声声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乐,嗨嘹嘹啰,嗨嘹嘹啰,嗨幸福嘹嘹啰……”

  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文体活动室,悠扬的歌声悦耳动听,唱出对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幸福生活的深情赞美。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他曾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如今在广西,各民族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唱山歌、抛绣球、竹竿舞等传统习俗转化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娱乐项目。

  总书记的一席话激励人心:“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像你们写的作品一样,‘爱我中华’!”

  心中有牵挂,乡村振兴绘就甜蜜篇章。

  人们常用“青纱帐”形容北方的高粱地、玉米田,广西一望无际的甘蔗林也是南方壮美的“青纱帐”。两三米高的甘蔗笔直伸向天空,青绿交织、连绵无边。

  在来宾市,总书记实地察看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进入生产车间察看制糖工艺和作业流程。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在广西,制糖业已经成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特色优势产业,糖料蔗种植面积、食糖产量连续32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农民种蔗收入稳定在260亿元左右。

  “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总书记真挚的祝福,化作壮乡儿女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总书记行程万里,心系的始终是群众安危冷暖,牵挂的永远是百姓衣食住行。

  这些年来,总书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日理万机、夙夜在公,总书记始终甘之如饴:“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

  广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牵挂着华北、黄淮等地的降雪,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千言万语,浓缩成这句最深情的告白——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我终生的信念。”

(责编:岳弘彬、牛镛)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非凡十年,“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 欧洲央行降息预期升温

非凡十年,“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发布时间:2024-07-24 22:32:54 来源: sp20240724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展示了自动驾驶样车和设备模型。   本报记者 汪文正摄

  广东自贸区持续推动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图为广东自贸区的珠海横琴大桥。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本届进博会国家综合展的中国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为重点,全面展示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实践和建设成就。图为中国馆展出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模型。   本报记者 汪文正摄

  自贸试验区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图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数十艘货轮靠泊码头装卸货物。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今年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为此,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展中国馆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并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举行“投资中国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投资促进活动。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试验田”收获哪些成果?各国企业对继续深耕这片沃土有何期待?记者进行了采访。

  

  已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以下简称“成就展”)入口,一条光影缤纷的“时光隧道”向参观者徐徐展开: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2015年设立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出口处则是今年10月刚设立的新疆自贸试验区。

  进博会所在的上海市,正是“试验田”开镰之地。十年间,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新设外资项目超1.4万个,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意味着平均每分钟有超1万美元实到外资“入账”。

  十年间,中国先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2023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贸易。

  众多市场主体是自贸试验区丰硕成果的见证者,也是“试验田”辛勤耕耘的亲历者。

  贸易便利化不断加速——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创新推出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一站式”、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先查验、后装运”等监管模式。“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1天”“出口前置仓周转效率提高50%以上”“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整体出口时效缩短2至3天”……货代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制度创新激发企业活力——2015年,福建率先在自贸试验区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这一制度创新成果已走向全国,多地实现了“一窗通办”“一网通办”。

  金融加力服务实体经济——不久前,包括“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在内的6项金融开放领域制度创新入选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线上操作,几分钟完成缴税、开具电子税票。”办理了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港澳地区纳税人赞不绝口。

  “中国自贸试验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采用分阶段的渐进方式,提升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扩大服务业和数字产业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效。”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投资中国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投资促进活动(以下简称“投资促进活动”)中发布的报告《中国自贸试验区在促进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南南合作中的作用》这样写道。

  “自贸试验区为科思创发展提供了动力,其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政策红利对科思创在华创新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已成为企业在全球更广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德国化工企业科思创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乐文说。

  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兴起

  成就展一角,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浙江宁波舟山港的图片格外醒目。图片正中,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正进行保税LNG加注作业。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油气贸易港、全球第五个具备国际船舶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油品储备能力约占全国的1/5。

  为支持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商务部、浙江省2020年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作为全国唯一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不产一滴油的浙江自贸试验区,如今集聚油气企业上万家,保税燃料油加注规模居全球第五。

  “试验田”沃土之上,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拔节生长。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商务部支持各自贸试验区深化差别化探索,围绕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开展差别化探索——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了围绕“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天津自贸试验区聚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各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方案,明确了自贸试验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探索,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要素流动便利化——广西自贸试验区探索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海铁联运系统集成改革等;东北地区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产业管理模式创新、加强与其他地区产业合作……贸易、投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探索,推动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便捷流动,将自贸试验区打造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湖北自贸试验区聚集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万家,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江苏自贸试验区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推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拓展了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自贸政策应用的场景,扩大了自贸红利效应。”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司长杨正伟表示,各自贸试验区将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加强联动,促进特色产业开放发展和协同布局,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更多探索在“试验田”展开

  “试验田”贵在敢为人先,贵在一个“试”字。

  成就展列出一长串“全国首家”清单: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首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首家外商独资非学制类的职业培训机构、首家外商独资船舶管理公司……聚焦制造业、金融业等数十个领域,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探路先锋”。

  “全国首家”清单不断延长的同时,“负面清单”不断缩短:

  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021年7月,中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海南推出,促进服务贸易管理模式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好对接。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上海率先施行的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条目由190项缩减到现在的27项,制造业条目已经归零,外商投资准入的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大批改革试点经验引种到更多沃土。7批改革试点经验、4批最佳实践案例、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国探索建设自贸试验区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在成就展的数字墙前,观展客商这样评价。

  立足新起点,“试验田”将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北京自贸试验区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广东自贸试验区在探索粤港澳经济合作新模式上率先挖掘改革潜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自贸试验区已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为一体。

  由东及西,更多“试验田”正在热火朝天开垦中。

  本届进博会开幕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新疆自贸试验区于11月1日挂牌成立,成为中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此次投资促进活动中,坐拥“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区位优势的新疆自贸试验区隆重亮相,向各国企业推介新疆的资源禀赋、投资环境和政策机遇,反响热烈。

  走过非凡十年,再次起航的自贸试验区迎来更多新任务。

  商务部和各自贸试验区有关负责人在投资促进活动上展望“试验田”未来——

  上海自贸试验区将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将以制度创新做强工程机械产业;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将在人工智能、大宗商品贸易等领域出台专门政策……“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在新起点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诚挚欢迎各国投资者来自贸试验区投资兴业,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和红利。”她说。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