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厚植底色、提质转型 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新”

发布时间:2024-08-13 19:49:31 来源: sp202408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密集出台措施,促进传统制造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季度经济数据透视出我国传统制造业呈现出两大新变化:

对经济支撑作用更强。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7.3%。尤其是化工、汽车等行业带动作用明显。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超3.2万亿;钢铁、有色等传统行业能耗水平继续下降,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均取得新突破。

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又多次强调发展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传统制造业的增加值比重已经占了全部制造业的近80%。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本身就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改造提升形成的新动能又将大大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所以总书记几次特别强调传统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当前稳增长、稳预期、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筑牢根基,行稳致远。为夯实国民经济基本盘,一系列政策措施接连出台。去年年底,国家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两个月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发布,随后,各部委实施细则接续出台,万亿级规模大市场随之启动。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各地正因地制宜加快措施落地。

向高端,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焕新。

向智能,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年,国家将全面推动智能制造,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到2025年我国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向绿色,厚植传统制造业生态底色。今年,国家将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大力推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深圳的这个市民打卡地,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花园一样的生态园其实是一座垃圾发电厂。通过自主研发的七段烟气处理工艺,城市垃圾在这里经过处理变成电能输送给居民。

深圳能源集团龙岗能源生态园副总经理 易丹:现在我们的项目已经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每天发电量1600万度,相当于600万城市居民一天的用电量,排放还不到欧盟标准的四分之一。

今年,国家还将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新场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应用深化,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从财税支持、金融服务等各方面加大力度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编:袁勃、赵欣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两会访谈)回村创业正成为中国年轻人就业“新时尚” - 湖南重点实施四大行动推动“以旧换新”

(两会访谈)回村创业正成为中国年轻人就业“新时尚”

发布时间:2024-08-13 19:49:33 来源: sp20240813

   中新社 北京3月10日电 题:回村创业正成为中国年轻人就业“新时尚”

  作者 周燕玲 徐雪莹

  “跳回农门”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就业“新时尚”。有博士高材生回到农村,乐此不疲干起种植;有硕士研究生从“猪倌”成长为村干部;还有年轻人通过短视频、直播,让山货销往千里之外……

  “自己在外工作,只能解决一个人就业,回到家乡创业可以带动一群人就业,也可以改变一代人的观念。”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世瑶告诉 中新社 记者。

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世瑶(左二)在草莓种植基地。 (受访者供图)

  7年前,李世瑶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就回到家乡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带领乡亲们种植草莓,目前早熟草莓种植基地已配备50余个大棚。

  从草莓、西瓜到鲜食玉米等特色产业,这位扎根基层的农学博士因地制宜,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种植模式,如高海拔地区“鲜食玉米+马铃薯”粮食作物套种、草莓和西瓜轮种等,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季变两季。

  有关数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中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220万人。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郑培坤,是华中农业大学兽医硕士,30岁那年,他放弃城市的白领生活,回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带动9个村集体、农户1300余户通过养猪脱贫致富。他希望,“力争塔山村到2024年农业产业突破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

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周燕玲 摄

  对于年轻人返乡创业,郑培坤认为,当地相关部门除了加大资金帮扶外,还需要给予“陪伴式”成长,让年轻人在农村创业过程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当前农村最缺的就是农技人才和农业管理人才,建议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让农业相关的毕业生来乡村发展,既解决就业又能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郑培坤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今年从家乡带来了三样物件:化州泥土、化橘红果、化橘红文创书签。

  廖志略是广东化州化橘红中药文化非遗传承人,他自小跟着外公种植、炮制化橘红,2015年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毕业后,返回家乡从事化橘红的种植研究、文化推广与销售工作,成为一名“新农人”。

廖志略直播介绍化橘红及相关产品。(受访者供图)

  廖志略为家乡产业带来新气象。从引入幼苗培育、嫁接管理等种植技术,到转向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生产,再到试水直播带货、推广化橘红中医药文化,数年内,他参与并见证了濒临没落的化橘红产业重焕活力。

  在其不断尝试和技术改良下,种植一亩地化橘红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近三年来,通过拓展线上销售,廖志略累计销售超100万份化橘红,带动社员销售超7000万元。

  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实施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带动高校超过20万名大学生入县下乡。“很多年轻人愿意回来,并且有些已经回来了。”廖志略说。(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