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察毫末 提升性能(工匠绝活)

发布时间:2024-07-31 19:09:39 来源: sp20240731

  【绝活看点】

  安徽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纤维检验员马晓飞,从事棉纺织技术研发20多年,先后在纺织加工技术、化学纤维创新应用、新型结构和功能纺织材料等领域取得授权专利上百项,参与研发了棉纺织行业多个关键领域的重要产品。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等荣誉。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种机器高速运转,工人在生产线上来回穿梭……不同的材料被放入机器,自动打包、混合、称重、配比后,进行高温处理,再经过冷却,就形成了一层层的絮片。

  此时,纤维检验员马晓飞(见图,刘职伟摄)扯下一块絮片,放在手里拉伸、揉搓,把一根根纤维放在眼前仔细查看:“这批样品的检验结果出来后,先和上一批样品的检验结果作比对,晚一点我再来做深度分析。”盯了好一会儿,马晓飞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扭过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虽然已走上管理岗位,但马晓飞的主要精力始终瞄准在技术研发上,常常奔波于生产线和实验室之间。“厂房的温度、湿度,纤维的材质、配比,加工时的温度、时长……任何一个因素差之毫厘,都可能使产品最终的性能天差地别。”马晓飞说,“我们只能根据理论原理和过往经验,不断尝试调整。”

  2001年,马晓飞刚入职时,公司还是一家成立仅两年多的传统棉纺织企业。作为厂里第一个大学生,他主动承担起与高校研发项目的对接工作,“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听专家讲课经常听不懂……”马晓飞回忆,为了能够迎头赶上,他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在马晓飞办公室的柜子里,堆放着大大小小几十本笔记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各个产品的工艺、路径、难点、材料、国内外进展……遇到困难,就主动向专家和师傅们请教,20多年来,马晓飞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办。开幕式的后勤保障人员所穿防寒服的填充物,就是马晓飞主持研发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

  “鹅绒虽然保暖效果好,但显臃肿、有异味、易跑绒。”马晓飞说,“我们的产品采用特殊的差别化纤维形成复合网络结构,简单来说,就是使用两种不同熔点的纤维,当温度升高,熔点低的纤维熔化,自动变成黏合剂,与熔点高的纤维互相粘连,能提升衣物的保暖效果。”

  2019年,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研发生产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马晓飞就着手开始了新产品研发。“这是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纺织材料,大家前前后后做了两年,试验失败了几百次。”马晓飞说。

  生产已经研发成功的材料,为什么还困难重重?“科研人员在极端条件下完成一个小的样品制作,就能证明技术路径可行,这是‘从0到1’。”马晓飞说,“从生产端来说,我们要做的,是将技术简单化、工艺流程化,同时确保大批量生产产品的质量稳定,还要考虑节约成本。所以,需要对技术工艺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方便、快捷、稳定地实现工艺复刻,这是‘从1到100’。”

  之后,马晓飞又抓起一把仿鹅绒絮片,进一步解释说,“现在,我们在工艺和技术上又有了新的提升,各项性能指标比之前的产品更好,更轻更薄更保暖、更亲肤更舒适。”

  由于技术精湛、业绩成果突出,马晓飞曾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江淮杰出工匠、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是马晓飞自己常说,“真正了不起的是科学家,我的工作其实很平凡,累点苦点,但值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5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上门喂养宠物 9天收入过万元 年轻人流行“搞副业”过春节 - 续写书院文化新篇章

上门喂养宠物 9天收入过万元 年轻人流行“搞副业”过春节

发布时间:2024-07-31 19:09:40 来源: sp20240731

  这个春节,一些年轻人没有选择回家团聚、吃喝旅游,而是抓住时机摆摊、搞副业。2月19日,记者在不少社交平台发现,部分年轻人分享了自己春节搞副业的“战果”,有的通过上门喂猫收入过万,有的卖花灯日入上千……多样的春节创收,点燃了不一样的烟火气。

  上门喂养成新副业

  今年春节,90后设计师小赵并没有闲着。大年初一上午10点多,小赵就抵达了第一户人家,熟练地穿戴手套、鞋套,为预约了上门喂养的客人打扫猫砂盆、给猫喂粮喂水、消毒,完成一系列工作后,小赵拍摄了相关照片发给客人。初一这天,小赵跑了34户,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家中。

  “因为现在养宠家庭很多,有些年轻人过年回家不方便携带,1月开始,就陆续在接春节期间的订单了。”小赵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上门喂养订单数猛增是在腊月廿八到初六之间这9天,平均每天要去30家喂养,单价集中在30元至50元,算下来收入上万元。

  在行业里,人们把小赵这样的人叫宠托师,大部分的宠托师都是年轻人在从事副业。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今年春节上门喂养的宠托师收入过万的不在少数。在上海的宠托师可乐说,春节期间上门喂养服务涨价了,单价在70至120元,有时候忙到都顾不上吃饭,整个春节收入达到1.7万元。

  有成都的宠托师却表示,做这行太卷了,价格起不来,接的订单也比较少,春节没有挣到太多钱。

  整个春节假期,小赵就休息了一天,但她认为,做宠托师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很多启发。“上门喂养算相对新的副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行规慢慢形成,对于很多跃跃欲试想做这类兼职的人,要知道这行并没有想象中轻松,更多要靠个人责任心来完成。”

  “花灯”成元宵节热门

  除了上门喂养,春节期间年轻人热衷的“搞钱”方式中,摆摊最受青睐,特别是元宵节来临,彩灯成为他们的首选。

  “最开始在所住小区卖花灯,一个也没卖出去,然后去了商场门口找了一个好的位置,一下就卖出去了。”去年,冉冉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在摆摊,她也产生了兴趣,为了避免和其他老手竞争,她自己在网上找原材料,设计花灯,提高摆摊的门槛。

  春节前夕,在郑州的冉冉就谋划着去商都遗址公园摆摊卖花灯。她说,花灯是可以从元旦一直卖到元宵节的文创产品,晚上比较漂亮,很吸引人,也能卖个好价钱。春节冉冉只摆了4天摊,一共卖了200个花灯,除去成本,每天的收入在千元左右。

  冉冉每天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摆摊经历,也有年轻人受到影响开始搞副业摆摊。元宵节快到了,他们找到冉冉备货花灯,准备尝试摆摊。

  事实上,地摊花灯热卖背后,最大的赢家莫过于浙江义乌批发市场,目前那边还在放假,但线上的销售已经开始。记者查询发现,多个商家的龙年花灯已经销售超10万个。

  春节期间,在西安钟楼、成都文殊院等地,还有许多年轻人拿出拍立得摆摊,一张10元的照片为游客定格美好;也有年轻人在文创街上摆摊卖手写书法书签,吸引许多游客驻足。如今,年轻人在大大小小的摊位上实现着自己的小理想,这不仅是他们的低成本创业,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