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新时代中非合作)

发布时间:2024-08-27 21:58:07 来源: sp20240827

  中国和厄立特里亚传统友谊深厚。近年来,两国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合作。今年5月,第十七批中国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抵达当地,开始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自1997年中国向厄立特里亚派遣医疗队以来,先后17批共计300余人次队员赴厄立特里亚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在两国人民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推动医疗技术分享和人才培养”

  在位于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的奥罗特医院,针灸门诊外的走廊上站满了慕名前来的患者。14岁的丹尼尔正在妈妈的陪伴下接受针灸治疗。

  丹尼尔出生时患有先天性脑部疾病,曾多方求医但不见效果。后来,在当地医生建议下,丹尼尔开始在奥罗特医院接受中医治疗。如今,他的病情有了很大改善。丹尼尔的妈妈激动地说:“谢谢中国医生多年来对丹尼尔的诊治!他的情况越来越好,我们全家都感到很幸运。”

  奥罗特医院是中国向厄立特里亚援建的第一个成套项目,2003年投入使用后成为该国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在奥罗特医院,每天约有80位患者前来接受中医治疗。”中国医疗队中医医生陈宗金说,良好的治疗效果让中医在当地颇有良好口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地医生学习中医。

  奥罗特医院针灸科主任格布雷希沃特·布拉就是其中之一。布拉曾赴河南省学习中医,回厄立特里亚后便一直在奥罗特医院从事针灸诊疗工作。他表示,中医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非常有效,每天都有许多患者前来问诊。“能与中国医生并肩工作、成为好伙伴,我感到非常自豪。”

  进针、行针、留针、出针……奥罗特医院针灸门诊的一间诊室内,针灸医师梅耶·伯哈内正在为患者塞梅尔·奥克巴特进行第二疗程的诊治。奥克巴特是阿斯马拉的一名农民,常年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的腰背部时常酸痛难耐。听说奥罗特医院的中医针灸有助于缓解疼痛,他便前来求医。经过20多天的治疗,他的病情已明显好转。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厄立特里亚卫生部正积极推动筹建奥罗特医院中医中心,计划于今年年底挂牌成立。伯哈内说:“我非常看好中医在厄立特里亚的发展前景。两国进一步推动医疗技术分享和人才培养,将助力厄立特里亚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为厄立特里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7月23日,奥罗特医院支气管镜中心,中国医疗队队员韩校鹏、杨影与两名当地医生共同完成了厄立特里亚首例支气管镜下活检术。术中,韩校鹏一边操作、一边为当地医生讲解各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术后,奥罗特医院内科主任高伊特姆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成功。”

  今年4月,厄立特里亚首个支气管镜中心在奥罗特医院成立。中心采用中国援助的气管镜诊治病患,大幅提升了检查检验的效率和质量。中国医生带领和指导当地医生完成基本的支气管镜操作。“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已实施数十台手术。”高伊特姆说。

  目前,中国医疗队正在奥罗特医院筹建心内科手术室,该院心内科医生赫诺克·吉尔迈对此非常期待。“中国同事非常专业,相信手术室建好后将进一步改善医院心内科医疗条件。”

  中国医疗队心内科主任医师程保玲表示,中国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对当地提升医疗条件非常重要,正在筹建的心内科手术室将为当地提供更多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帮助更多人缓解病痛。

  从援建医院到派遣医疗队,从捐赠药品和医疗器械到开展人员培训,中方始终积极支持厄立特里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国医疗队队长韩东明表示,医疗队队员不仅认真开展日常的看病问诊,还将“传帮带”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开展临床带教、远程指导等,填补了当地上百项医疗技术空白。“医疗队结合专业技术优势,制作适合当地医生的教学课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厄立特里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韩东明说。

  住院医师埃萨亚斯·梅哈里表示:“我见证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疗队队员克服种种困难,用精湛的医术诊治无数当地患者,与当地医生和患者结下深厚友谊。未来,我也希望有机会到中国去,学习中国医学的成功经验。”

  “一声声感谢蕴含着浓浓的情谊”

  65岁的基罗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位于阿斯马拉郊区的家中见到中国医疗队医生。

  今年8月初,基罗斯因腰部软组织损伤并发感染,急需抗生素治疗,然而奥罗特医院资源有限。了解到情况后,韩东明立即组织团队梳理医疗队自用药库存,分配出患者急需的药物。在得知基罗斯至少要等待一周才能预约到下次门诊时,韩东明和队员又利用空余时间上门问诊,并为家境贫困的基罗斯带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品。

  在分别时,基罗斯紧紧握住韩东明的手,执意要将家中仅有的6枚鸡蛋回赠给中国医疗队:“没想到你们如此记挂我的病情。这份情谊,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克服高原缺氧、语言不通等困难,一批批中国医疗队与当地卫生人员紧密合作,不仅为当地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在两国人民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走在阿斯马拉的路上,经常会有当地人热情地用中文对我们说‘你好,中国医生’。”医疗队队员任文林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援厄立特里亚医疗工作,他真切感受到当地民众对中国医生的信任与尊敬。“一声声感谢蕴含着浓浓的情谊。中国医疗队队员用行动书写中厄、中非友谊的篇章。”

  厄立特里亚卫生部部长阿明娜高度赞赏双方在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厄中长达20多年的医疗卫生合作卓有成效,为促进当地医疗卫生系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增进了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阿明娜说,当前双方合作更加密切和广泛,我们珍惜与中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愿与中方继续深化合作,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

  (本报阿斯马拉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9日 0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在乡村一线履职尽责(人大代表在基层) - 湖南省郴州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雷纯勇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乡村一线履职尽责(人大代表在基层)

发布时间:2024-08-27 21:58:08 来源: sp20240827

  图为杨宝玲(左一)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   刘 琴摄

  “这两天一面盯着棚子里的葡萄长势,一面听听大家对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旅游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这既能为具体的工作做参考,也能为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积攒一些调研素材。”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说。

  “安居乐业,头等大事。对于我们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说,就是要倾听乡亲们的声音,带着乡亲们奔跑在致富路上。”杨宝玲说,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她带去的建议就是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胡张庄村曾是贫困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胡张庄村不仅脱了贫,还实现了考入大学有奖励、高龄老人有补贴、困难群体有关怀等目标。”她自豪地说,现在胡张庄村家家户户种起了葡萄,把“小葡萄”种出“大产业”,把“穷村庄”变成了天津市2A级乡村旅游点,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当选人大代表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也更关注群众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有哪些新诉求。”作为一名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杨宝玲每周二、周日,都会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接待群众,6年来帮助群众协调解决难题400余件,涉及低保救助、住房保障、学生上学、企业合同纠纷等。每次杨宝玲参加全国两会都要提前做好调研,有的放矢提出建议。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杨宝玲累计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建议30余件,部分建议已经从“纸面”落实到了“地面”。

  杨宝玲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夫妻离异后或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或因种种原因无法探视子女。“离婚后抚养权、探望权的执行,不仅关系着法院的判决能不能落到实处,还紧密关系着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杨宝玲说。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杨宝玲提交了一份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监护人依法取得抚养权行使探视权的建议,建议人民法院在抚养权、探视权案件审判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推动建立由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居委会等多方参与的执行机制,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杨宝玲后来欣喜地看到,202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制定了《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其中对相关未成年子女探望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的,我将继续用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坚持不懈地调研学习,积极履职尽责,更好为群众代言!”杨宝玲说。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1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