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网首日战报:兹沃纳列娃晋级次轮 朱琳爆冷出局

发布时间:2024-08-30 16:17:06 来源: sp20240830

   中新网 南昌10月17日电 (记者 吴鹏泉)2023江西网球公开赛(简称“江网”)16日下午在南昌开赛。首个比赛日共进行第一轮单双打九场比赛,其中前世界排名第二的薇拉·伊格蕾夫娜·兹沃纳列娃晋级次轮,杭州亚运会女单亚军朱琳爆冷出局。

  兹沃纳列娃成功晋级次轮

  江网正赛首日,39岁老将兹沃纳列娃对阵现世界排名153的荷兰选手阿里安·哈托诺。首盘首局,哈托诺先发制人拿下第一局比赛,随后比分被兹沃纳列娃反超,第三局比赛哈托诺打出一记漂亮的边线直线球,可惜无法撼动兹沃纳列娃的领先优势,最终兹沃纳列娃以6:1拿下首盘。

10月16日,江网正赛首个比赛日,兹沃纳列娃对阵阿里安·哈托诺。江西网球公开赛执委会 供图

  第二盘开始,兹沃纳列娃一骑绝尘,连攻下5局,正当众人以为即将要结束比赛时,哈托诺连追两局比赛。在关键的第8局比赛中,兹沃纳列娃展现了作为一名老将的沉稳和实力成功拿下决胜局,最终大比分2:0成功晋级下一轮比赛。

  中国金花马烨欣遗憾离场

  江网正赛第三场在外场2号地进行,来自哥伦比亚的奥索里奥·塞拉诺与中国选手马烨欣展开激烈角逐。

10月16日,江网正赛第三场在外场2号地进行,来自哥伦比亚的奥索里奥 · 塞拉诺与中国选手马烨欣展开激烈角逐。江西网球公开赛执委会 供图

  在首盘首局中,马烨欣状态不错,利用扎实、有力的技术强势拿下首局的胜利。塞拉诺不甘落后,提出了暂停比赛后马上调整自己的状态,发挥出色连续拿下六局比赛,以6:1拿下首盘。

  第二盘塞拉诺势如破竹,继续保持优势,连连打出好球,最终以6:0收下次盘,以2:0的大比分强势拿下比赛,顺利进入下一轮。

  “跨国组合”徐一璠/米哈利科娃首战告捷

  在经过两场激烈的单打比赛后,江网中心球场迎来了当日首场双打比赛。江西金花郑妩双搭档丰硕对战天津姑娘徐一璠和来自斯洛伐克的特蕾莎·米哈利科娃。两方组合都曾一起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中国组合和跨国组合的精彩对决和激烈碰撞。

10月16日,江网中心球场,江西金花郑妩双搭档丰硕对战天津姑娘徐一璠和来自斯洛伐克的特蕾莎·米哈利科娃。江西网球公开赛执委会 供图

  在第一盘比赛中,中国组合与跨国组合有来有往,打法多变、站位灵活,双方都将比分咬得十分之紧。最终,跨国组合以经典双打站位——一人守底线一人站网前,成功极大压缩了中国组合的反应时间和回球时间,以7:5拿下第一局。

  进入第二盘比赛后,中国组合和跨国组合又陷入了比分交替上升的鏖战中,双方将比分拉到4:4后,米哈利科娃突然发力,一鼓作气与搭档徐一璠一连拿下两分,最终大比分2:0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赛后中国组合郑妩双/丰硕表示,队友都已经十分给力,思路都十分清晰,同时都希望对方能够减少伤病。

  中国名将朱琳爆冷出局

  备受瞩目的江网中心球场第四场比赛在16日19时正式打响,中国名将朱琳迎战戴安娜·施内德。

10月16日19时,备受瞩目的江网中心球场第四场比赛正式打响,中国名将朱琳迎战戴安娜·施内德。江西网球公开赛执委会 供图

  在首盘比赛中,朱琳前几局似乎状态不佳,接连落后3局。在第4局中,朱琳积极调整战术,主动进攻,在第六局中成功打出ace球。虽然朱琳尽力追赶,但最终仍以4:6输掉首盘。进入第二盘施内德越战越勇,连保带破率先拿下6局比赛。最终比分2:0战胜中国选手朱琳,拿下本场比赛。

  朱琳在赛后表示,很高兴再次回江网、回到南昌,赛季末的这次巡回赛其身体状态有些疲劳,很遗憾没能给现场支持自己的球迷带来一场胜利,希望赛季最后时间可以休息一下。(完)

【编辑:钱姣姣】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水稻种上雪域高原 - 阿塞拜疆宣布驱逐两名法国外交官

水稻种上雪域高原

发布时间:2024-08-30 16:17:07 来源: sp20240830

  西藏加查县冷达乡巴达村的稻田里,绿浪滚滚,秧苗长势喜人,酝酿着新一季的丰收。

  “雨水和积温都好于去年,看样子今年收成又错不了。”乡长次旦扎西说,“去年我们在村里试种了20亩水稻,平均亩产1100多斤。”

  巴达村,典型的高原村庄,海拔3175米,村里的大田作物种植一直以青稞、冬小麦为主。对村民来讲,水稻是个稀罕物。村民卓嘎说,“除了吃的大米,过去谁也没见过水稻长啥样啊!”想见见水稻长啥样,让卓嘎成了村里第一批试种高原水稻的农户。

  种青稞、小麦,村里的农户都是好把式,可对于水稻种植技术,大家就是“门外汉”了。“在高原上把水稻种好,多亏了从拉萨来的专家。”卓嘎说。

  这位专家就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范春捆。“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和旅游消费等需求增加,大米在高原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受高原低温低氧限制,过去水稻只能在墨脱县、察隅县等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种植。”范春捆说。

  农以种为先。“科研人员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育种专家,范春捆努力选育出适合高原的水稻品系。

  “从2019年开始试种旱稻,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了750多份种质资源。可一到西藏,这些种子有的长成了二三十厘米高的‘蒿草’,有些则连秧苗都发不出来。”范春捆说。

  2020年,经与国内其他专家讨论,将旱稻改为试验种植水稻。这次,范春捆一次性引种了1000余份种质资源,“来自察隅、墨脱的本地材料倒是能正常长植株,可就不结实。”

  当年9月,正当范春捆打算让团队成员将最后一茬秸秆割掉时,他在田间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稻穗。“株高比其他的都高,还隐隐有弯头的迹象。”激动的他不顾穿着衬衣皮鞋,卷起裤脚就跳到稻田里。一捏穗,灌浆了!

  这株杂合体水稻完全成熟后,一共结出173粒稻米。手捧着这些珍贵的材料,范春捆将自己“埋”进了实验室。经过昼夜不停的试验,2023年4月,他成功地从杂合体水稻中选育出了具有品系稳定、耐低温、高光效特点的两个品系。

  为了深入研究水稻高原适应性机理,范春捆还在西藏多个海拔区间组织生态适应性鉴定,“孕穗期7至10摄氏度都可以正常结实!”

  在范春捆看来,品种选育是重头,配套的栽培技术也必不可少。为了让村民们尽快掌握高原水稻种植,范春捆团队研究出一套简单易懂、成熟可靠的栽培技术。

  “土壤肥力低,补足氮、磷、钾”“苗黄补氮、失绿补铁,看苗施肥促早熟”“打浆防渗、晒水增温,晚上储水白天晒,下午浇水田里来”……卓嘎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下这些“妙招”,“增穗、防倒、病虫害防治,管用呢。”

  “能吃上自己种植的大米,以前想都不敢想。”卓嘎说,现在村里人走亲访友,最拿得出手的礼物就是自家产的稻米。她给记者算了笔账:青稞亩产五六百斤,而水稻亩产能上千斤;两种作物秋收时间和收割方式完全不同,秸秆品质和产量也差距较大。“水稻结了实就能收青秸秆,一亩能收3000多斤,水分足、糖分高,喂牛羊最好。”卓嘎说。

  今年春耕期间,范春捆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试种农户和各地农技推广员来电,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授耕作经验、讲解技术要领。“今后既要继续加强研究,在耐低温、高光效上寻求进一步突破,同时也在提高产量上下功夫,让高原上的乡亲们能用上好品种,持续增收致富。”范春捆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1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