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江西执导舞台剧《天工开物》:做舞台剧是一直以来的梦想

发布时间:2024-09-08 19:50:50 来源: sp20240908

   中新网 南昌12月15日电 (记者 刘占昆)“做舞台剧其实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做舞台剧也是一次充电、回炉的过程。”导演陆川15日在江西南昌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12月15日,导演陆川介绍大型舞台剧《天工开物》服装设计方案。刘占昆 摄

  当天,江西文演集团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举行“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天工开物》开排仪式。作为该剧的总导演,陆川现场介绍了舞台剧《天工开物》主创团队、主视觉海报,并就编排创作初衷、剧目形式、艺术特色进行了具体阐述和分享。

  该舞台剧以中国明代江西籍科学家宋应星著书为题材,通过融合舞台、影像、科技等元素,力争多维立体呈现《天工开物》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装置之美、技术之美、工艺之美,通过艺术手法展示“天工开物”的魅力以及宋应星波澜壮阔的精神世界。

12月15日,导演陆川介绍大型舞台剧《天工开物》编排创作初衷。刘占昆 摄

  此前执导了《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诸多电影的陆川,也曾出任2022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总导演、2023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谈及这次“跨界”,他透露,自己在上学的时候,也做过五六部舞台剧,包括话剧、音乐剧等,但都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去交流,观众也都是自己的同学。

  陆川说,国外很多电影导演经常会去做一些舞台剧,“我觉得,做舞台剧像是一种充电、回炉的过程,也是一种更极致的表演训练。舞台上的这种表达,跟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

  谈及此次执导舞台剧《天工开物》的初衷,陆川认为自己是因为《天工开物》这本书和宋应星这个人。“江西人杰地灵,当我们在江西寻访名人题材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文化大家特别多。但当自己看到这本书,了解到宋应星之后,想做一部关于这方面故事的想法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诞生于中国明代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和经验,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军事技术等多个领域。有人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陆川说,《天工开物》反映的不只是一本书、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时代。希望通过舞台剧这种形式,让世界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关注到这个题材、这个故事,让他们获得更强有力的目标和力量。(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帐篷小学”:鱼水相依40年 - 一箭三星!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及星池一号02组A/B星

“帐篷小学”:鱼水相依40年

发布时间:2024-09-08 19:50:51 来源: sp20240908

“老山脚下,盘龙江边,我们的帐篷小学,披上战争硝烟。亲人解放军教我们学文化,亲人解放军保卫我们的家园……”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云南省麻栗坡县迎来一群“特殊客人”——由火箭军某旅和云南省麻栗坡县人武部官兵组成的一支回访小分队,踏访40年前该旅前身参与创建的“帐篷小学”旧址。

在“帐篷小学”旧址的迷彩围墙外,官兵与已并入麻栗坡县老寨小学和天保口岸学校的同学们再次唱起“帐篷小学”校歌,一同回忆这所学校的往事。

战场办学

帐篷里的学校

坐落在麻栗坡县天保镇八里河东山后的苗族村寨芭蕉坪,距国境线只有800多米。如今安宁祥和的芭蕉坪,在40多年前曾饱受战火蹂躏。

那年,火箭军某旅前身某工程团奉命开赴前线。受战争影响,麻栗坡边境一线的几所小学均遭受不同程度毁坏,许多学生无法正常上课。“打仗也不能耽误孩子上学读书!”某工程团和兄弟单位因陋就简,决定在驻地附近的八里河、芭蕉坪等地支起军用帐篷作为学校。

八里河东山芭蕉坪“帐篷小学”诞生于1984年12月,一顶军用帐篷、一块小黑板、9个充作课桌的炮弹箱,就是这所学校的全部家当。学校由一名“兵校长”兼任文化课老师,就读的只有9名少数民族学生。

“当时,这样的‘帐篷学校’有好几处,还有面向中学生和社会青年的。我们团在磨山粮库办了一个‘帐篷班’,学生年纪在15到18岁之间,教高中以下文化课和无线电、电器维修等技能。那个教室是用竹竿当骨架,竹席作屋顶和墙面,教员由我和团里官兵轮流担任。”当年参与“帐篷办学”的时任某工程团宣传股干事孟献常回忆。

除了条件艰苦、资源紧张,“动员上学”也是“兵老师”们遇到的难题。芭蕉坪是壮、苗、回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陲村寨,大多数儿童从小就要下地干活,很多村民并不支持孩子上学。

“我带着教员何兴全到芭蕉坪找到村长,村长陪着我们挨家挨户走访,动员学龄儿童上学。”时任某连指导员刘建民告诉记者,为改善边境地区的教育状况,连队还以战斗班为单位与学生家庭“挂钩”帮扶,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帐篷小学”办学条件也不断改善:新的军用帐篷替换了原先的旧帐篷,用子弹箱、炮弹箱制作的简易课桌、小方凳重新上了漆,帐篷里挂上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标语。

就这样,硝烟弥漫的战地传出了琅琅书声,一顶顶军用帐篷成为学生的新课堂,成为他们开蒙启智的地方。

军地共管

不掉棒的“接力”

“这条坑道下方200米处,就是全国妇联原主席、朱德元帅夫人康克清同志题词的‘帐篷小学’原址。”在参战老兵崔乐全指引下,回访小分队来到了当年建造的八里河东山芭蕉坪指挥坑道。

“当时提出的办学宗旨,是要解决当地学龄儿童‘无学校、无教师’、上学难的问题。”“帐篷小学”原校长马发燕说,“为减轻群众的负担,‘帐篷小学’一直是免费办学,经费全部来自部队官兵捐款。”随后十几年,虽几经部队轮换、官兵退役,但这场“接力”从没掉棒,“帐篷小学”完整地移交下来,采取军地共管的模式坚持办学。

1993年,“帐篷小学”搬入部队撤离后的营房。2000年4月,某边防团对校园进行综合改造……这些年,“帐篷小学”先后搬迁6次,帐篷变竹舍、瓦屋变楼房,但不变的是驻军部队对“帐篷小学”学生们的关怀。

麻栗坡县教体局副局长王芳介绍,在军地各级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下,芭蕉坪“帐篷小学”一度成为边境地区建设一流的小学,还与邻近的几所学校合并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9月,“帐篷小学”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麻栗坡县天保镇八宋小学教师王和强,就是“帐篷小学”走出的学生。2010年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老家的学校任教。“曾经是‘兵哥哥’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路,我要接过他们的火炬,继续他们的事业。”王和强说。

如今,“帐篷小学”因生源减少,学生并入麻栗坡县老寨小学和天保口岸学校,但“帐篷小学”仍作为一条纽带,将驻军部队官兵和边境地区的学生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薪火相传

校园里的“常客”

“我曾两次赴黎巴嫩参加国际维和任务,还赴尼泊尔执行抗震救灾任务……”近日,麻栗坡县人武部参谋李华健来到天保口岸学校,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上了一堂以“带你走近军人”为主题的思政课。

“自‘帐篷小学’建校以来,‘兵老师’就没有缺席过。”人武部政委李峰介绍,在“帐篷小学”军地共管期间,学校不仅有“兵老师”,还有“兵校长”。

“帐篷小学”第8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兵校长”叫周真国。1992年,从贵州安顺师范学校毕业入伍的战士周真国被某边防团委派接任“帐篷小学”校长,一干就是15年。2007年学校移交地方后,部队不再选派战士担任常任教职工,官兵与“帐篷小学”的感情却从未冲淡。2012年,周真国退役后被聘为“帐篷小学”名誉校长,继续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奔走。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如今,边防部队和人武部官兵成了学校里的“常客”。

在天保口岸学校,随处可见“帐篷小学”的文化传承。教学楼前有从八里河东山引接河水建成的景观,提醒师生铭记历史、饮水思源。学校里设置一面“红歌墙”,还将防炮洞遗址修缮作为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建起一座充满“军味”的运动场,每当有官兵来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这里都是最热闹的地方。

将慰问品和书籍送给学生后,回访的火箭军官兵与学生们许下约定,还会再来这里看望同学们,维系好这份战火中传承下来的军民情谊。

(王洪续 本报记者 王凌硕 通讯员 杨白冰)

(责编:王子锋、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