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踏春 鲁迅笔下百草园“童趣满园关不住”

发布时间:2024-08-07 10:47:45 来源: sp20240807

   中新网 绍兴4月7日电(项菁)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迎着春光,在浙江绍兴鲁迅故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迎来“满园春色”,大人孩童寻着“大先生”的儿时足迹,感受百草园的别样春天。

近日,百草园吸引众人打卡。项菁 摄

  1926年,46岁的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了童年的妙趣生活。该散文早已写入语文教材,成为中国人的必读文章。如今,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依然风景优美、郁郁葱葱,不少人跟着“课本”踏春。

近日,鲁迅故里一景。项菁 摄

  近日走进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眼望去比人还高;旁边是比较低矮却十分茂盛的芥菜,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油菜花和芥菜指的就是春天里的‘碧绿的菜畦’。”鲁迅故里讲解员陈佳兰受访时说。

  重温课文,鲁迅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近日,百草园里的石井栏。项菁 摄

  如今,在1000多平方米的园子里,石井栏、皂荚树、泥墙根等能找到对应的实物。这片百草园给童年的鲁迅带来了无限乐趣,也给当代青年留下了深刻记忆。

  “我看到了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黄蜂!”正在读初一的姑娘严可柔受访时兴奋地说。

  近距离观看油菜花,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黑蝴蝶、白蝴蝶绕着花田翩翩起舞,俨然一幅动静结合的生动画卷。来自金华的严可柔虽然是第一次走进百草园,但她对于这里的场景“很熟悉”,“这是上个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全部都背下来了。课文里的每句话,好像都能找到影子,感觉特别奇妙”。

  百草园原为周氏家族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鲁迅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近日,百草园里的泥墙根。项菁 摄

  眼下,一睹百草园的春日盛况,感受鲁迅的童年时光,已成为热门“玩法”。陈佳兰表示,近期,鲁迅故里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春游,包括上海、杭州、嘉兴、金华等绍兴周边地区的学校师生。

  不虚此行,是带队到绍兴春游的一位上海初中老师的切身感受。他受访时谈及,“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也承载了我们每个人‘学生时代’的记忆。春天百花齐放,百草园看似是一片菜园,却藏着无限的童趣、童真,是美好的象征。”

近日,大批学生参观百草园。项菁 摄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百草园在不同时节会种植不同的时蔬,包括玉米、茄子、南瓜、毛豆等,并由专人负责打理,为人们了解鲁迅、读懂鲁迅提供一扇生动的窗口。(完)

【编辑:黄钰涵】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研究深下去 文物活起来(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无障碍信息传播与人权保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研究深下去 文物活起来(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发布时间:2024-08-07 10:47:46 来源: sp20240807

  壁画修复师在讨论修复方案。   人民网记者 王 帆摄

  壁画修复。   云冈研究院供图

  云冈石窟一隅。   本报记者 郑洋洋摄

  武周山下,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游客云集。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介绍,今年清明节假期,云冈景区共接待游客超10万人,同比2019年增长162%。

  近年来,山西不断加强云冈石窟文物修复保护力度,整合省内资源、国内研究力量,持续推进学术研究,建立云冈学学科体系;广泛运用数字技术,云冈石窟的文化名片也越来越亮丽。

  聚焦重点难点

  保护逐步精细化

  站在脚手架上,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张少优打开超声波测试仪,双手拿着探头,对准石窟岩体表面缓缓移动。一旁的同事则密切观察着测试仪屏幕上的线条波动。

  这是云冈石窟近年来运用的文物安全检测新手段。“石窟岩体有些病害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借助科技手段能让保护更加精准。比如这个岩体,就有‘空鼓’现象。”张少优介绍,使用仪器避免了检测时用手去摸或敲,对文物也是一种保护。

  历经1500余年时光,云冈石窟的不少石刻风化严重。20世纪70年代,云冈石窟开展“三年保护工程”,最大限度保持了石窟的原貌。2020年至2023年,云冈石窟陆续开展防水工程、危岩体抢险加固工程等,解决了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

  走进正在日常保养的第十窟,只见修复师们有的手拿毛刷,有的手拿注射器,对石窟细微的病害进行检测、记录、修复。每年绝大部分时间,只要条件合适,修复师都会针对起翘、裂隙等病害对石窟进行保养修复。“有时,1厘米的病害可能要花上10天左右修复。”杭侃说。

  如今,石雕表面劣化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云冈石窟的保护正从本体保护转向精细化的日常保养维护、预防性保护,逐渐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和保养标准。

  建立学科体系

  研究取得新突破

  从云冈石窟西侧的昙曜五窟开始向东参观,不少游客发现石窟风格有显著变化。“从早期的‘大像窟’风格,到后来的‘殿堂式’建筑风格,特色区分很鲜明。”云冈研究院文博馆员张焯介绍。

  云冈研究院2021年编写出版的《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报告》,是云冈石窟各项考古工作中首个完整的考古报告,揭示了中国寺院早期的布局形式。“我们传统认知中的石窟寺庙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院子,但通过考古,我们了解到,早期的石窟寺庙一般都是在窟顶而非窟前。”张焯说。

  近年来,山西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云冈学的学科概念逐渐清晰。2020年11月,山西省印发了《关于加强云冈文化遗产保护和创建云冈学的实施意见》;2021年2月,云冈研究院在山西大同挂牌成立;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建云冈研究院协议,在人才队伍、机构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推动云冈文化遗产保护和云冈学建设。

  “云冈学是以云冈石窟现有文物为依托,集宗教、考古、建筑、历史、艺术等诸多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山西在云冈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杭侃介绍。

  运用数字技术

  建设开放式平台

  在广东的深圳博物馆,正在进行的“文明丽迹——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广受欢迎。其中,被称为“音乐窟”的云冈石窟第十二窟气势恢宏、绚丽多彩,令不少观众流连忘返。

  “石窟高达9米,是通过3D打印技术1∶1还原的。”张焯介绍,展览还辅以云冈石窟全景浏览、数字互动游戏等多媒体装置,让文物活起来。

  数字化不仅是一种传播手段,更重要的是能让文物实现“永生”——永久保存相关资料信息,让更多人参与到云冈学的研究中来。

  合作与开放,是云冈学的鲜明特色。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先后面向业内专家举办了“北魏平城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开放式的云冈学平台,依托各方资源力量共同推动云冈学研究工作。”杭侃说。

  云冈学科研平台体系也越来越丰富。近几年,山西成立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山西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成立云冈学研究院,建成“石质文物保护与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院士科技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

  “以前,游客在云冈石窟只能停留几个小时,现在可以待上整整一天。”杭侃说。如今的云冈,不再只是一处游客看完即走的石窟,蓬勃发展的云冈学正在赋予云冈更加饱满的形象。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0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