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与极地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发布时间:2024-09-07 12:51:41 来源: sp20240907

原标题:波司登与极地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强强联合共筑极地科研新篇章

4月25日,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波司登与极地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签约授牌仪式,双方将通过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汇聚双方的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共同打破实验室研究与实地验证之间壁垒,共同推动极地科研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在签约仪式上,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表示,“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我们能够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深化战略合作,非常荣幸波司登能够有机会为中国极地考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波司登历经了48年的专业积淀,以匠心铸就专业专家品质,以创新成就品牌价值,成为众多中国家庭的温暖记忆,推动了羽绒服成为中国服装行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类。

此次战略合作是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深化而来。自1998年,波司登助力中国北极考察队出征格陵兰豪威德岛; 1999年随“雪龙号”南极考察队远征南极,这些年来,波司登持续为南北极考察提供专业防护装备,其产品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得到了考察队员的认可。波司登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的“极地功能性羽绒服项目组”,以及与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紧密合作,推动了考察防寒装备的多次升级。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波司登对品质的追求,也展示了企业对于国家科研项目的支持和贡献。

在签约仪式上,波司登集团副总裁兼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何茂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波司登集团科研中心的情况。集团科研技术中心功能完善,打造了极地环境模拟验证实验室、服用性能研究室、面料研究区、辅助研究区、羽绒研究区、色彩研究区六大区域,展示了波司登全球领先的科研技术创新体系,包括新材料、新品类、新科技与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其中,极地气候室拥有极端环境模拟验证能力,能够在极地气候室内模拟-70℃低温、9级大风、4级暴雨和3级大雪等极端气候条件,对极地极寒服装保暖性、特殊材料冷环境测试、人体运动状态服装保暖性透气性测试等进行全面验证。

在双方此次战略合作之后,一方面,双方将合作共建极地考察极端环境综合实验室,开展极地考察专业防寒服装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双方将在极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深化合作,为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此外,双方将联合研发的联名系列产品,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重要意义。

波司登,这个始于1976年的品牌,历经48年的专业积淀,已从一家专注于羽绒服的企业,成长为引领全球羽绒服行业的佼佼者。其羽绒服产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出色的保暖性能,赢得了全球超过2亿消费者的青睐,品牌价值高达885亿元。

此次波司登科研技术中心与极地研究中心的合作,显示出了中国民族企业的格局与担当,不仅将推动极地科研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波司登的产品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后,波司登将持续秉承“中国波司登,温暖全世界”的使命与初心,力求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高科技的时尚功能服饰,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温暖和保障。

(责编:曹淼、李源)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突出中考诊断和育人功能 推动办学格局改变 - 内蒙古开鲁:降雪量36.6毫米 爱心车队“浴”雪救援

突出中考诊断和育人功能 推动办学格局改变

发布时间:2024-09-07 12:51:41 来源: sp20240907

迈进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在建设教育强国宏伟目标指引下,如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一项核心议题。其中,中考作为基础教育育人链条上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深化中考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直接表达。

近1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考制度建设,以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标志,通过“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加强考试招生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切实举措,确立了中考“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的基本定位,推动施行“两考合一”。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义务教育本质要求,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同时,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备考负担。由此初步形成了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以及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

事实上,无论是从教育的基本规律考量,还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量,科学的中考制度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步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

深化中考改革,旨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整体性、深层次、系统性施策,纾解中考承载的过多功能,突出其诊断和育人价值,促进基础教育育人新格局逐步形成。为此,需要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在夯实区域改革实践上下功夫

近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引领下,探索并深化中考改革成为区域教育改革紧迫而生动的实践主题。各地围绕国家政策,结合区域特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创新方案。

一是以健全学业水平考试为核心抓手,不断加强市域及省域统筹能力,提升中考命题水平,保证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提高命题的核心素养指向性,突出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察。同时探索优化考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考察。

二是优化招生录取和高中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指标到校、自主招生等多样化招生方式,大力推进“阳光招生”,均衡高中办学质量,有效降低升学压力,缓解社会焦虑。

三是以深化初中教学方式变革为必要保障,以中考改革为引导,促进初中学校更新育人理念,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和课程标准,深化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

四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建立数据驱动的创新型评价与考试机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过程、伴随化、多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

在积极探索机制突破上下功夫

机制创新特别是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变革突破,是深化中考改革的根本之策。

一是优化义务教育发展路径,推动高中阶段育人质量提升。加强义务教育统筹谋划,建设“一底多通道”的高中多样化发展模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素养,提高基础教育人才整体水平,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储备。

二是延后选拔分流考试,丰富学生多元化升学路径。采用综合性评价与选拔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学生各阶段表现,进行科学和自然选拔。拓展学校多样化录取方式,探索优质高中申请制入学,扩大部分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权限,鼓励优质职业高中参与高中阶段自主招生选拔,促进各类高中均衡发展。

三是加强区域统筹,提升高中优质均衡水平。推动职普融通,建设一批优质特色专业的综合性高中。打通各发展路径的交流障碍,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完善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优势和不同行业特点,促进其职业意识觉醒。

在深化课程整体改革上下功夫

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载体和直接资源,充分发挥课程全链条育人功能,可为深化中考改革注入深层动力。

一是充分发挥“新课标”对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的统领作用,将“新课标”育人为本、素养导向的核心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确保各关键环节价值取向与功能指向的内在一致性。

二是进一步增强教材的“课程化”属性,通过构建“上通课标,下达教学”的高质量教材体系,充分发挥教材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关键作用。

三是导引教师自觉遵循课堂教学的原本意义和基本规律,深掘教学内容育人价值,释放教书育人智慧、情怀,激发学生学习主体动能,着力在优化教学结构、深化学习过程、活化教学策略上下功夫,深层次提高课堂教学育人质量。

四是加快推进评价改革,打造素养导向的评价杠杆,对评价标准、内容、方法与技术进行系统完善,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内驱力,促进全链条高质量育人。

在坚定发展素质教育上下功夫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二十多年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证明,素质教育是一条适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道路,也是将中考改革引向更为开阔和深远境界的必然选择。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为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和文化生态。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旗帜鲜明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落实机制,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确保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义务教育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和个性特点,为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提供差异化支持,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可选的系列化创新性项目和课程,激发、引导、保护、指导具有个性化培养潜质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习困难学生和学有余力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

三是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培养机制,不断深化小初高一体化的综合素养评价改革,支持基于学生兴趣和特长的连续培养,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作者:李铁安,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包昊罡,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编:李依环、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