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医药搭上数字快车(人民时评)

发布时间:2024-09-08 13:37:08 来源: sp20240908

  中药组方成分复杂,对其进行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步骤

  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中医药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升级

  

  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官网,有一个“道地本草数字展厅”。这个虚拟展厅将数十种道地药材的来源、质量评价、功效与应用案例等数字化呈现,让观众通过虚拟导览、互动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中医药文化宣传“触网上云”,从一个侧面展示着数字技术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经过岁月沉淀,中医药积累了海量的临床数据,散见于中医古籍、大师经验、民间验方,这些数据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有助于实现用药精细、生产精准,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科技部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人工智能驱动的中医药研究”,将基于大数据和机理研究,实现科技与传统中医药的深度融合,推动中药全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式创新发展。因此,数智化成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药组方成分复杂,对其进行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步骤,已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数智化手段,有助于揭开中医药的神秘面纱。以养血清脑颗粒为例,最初主治“血虚头疼”,如今专用治疗缺血性头疼、高血压头疼。从“大水漫灌”变成“精确滴灌”,这源于张伯礼院士主持的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通过大数据解决临床定位不准、作用机制不明、质量控制不强等问题,有助于实现中药的“两个相对清楚”——药效物质相对清楚、作用机理相对清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中医理论认为,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2021年清华大学课题组开发的一种智能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个性化电子病历智能推荐中医处方,推荐处方命中率比随机森林算法提高了46.9%,能够较好辅助中医临床诊疗。最近发布的“数智本草大模型”,拥有380亿参数量,深度挖掘和整合中医经典理论和中药药理、中药配伍以及临床应用的内涵和联系,运用知识图谱等技术,形成了中药数字化解析方法。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中医药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升级。

  同时,让传统医药搭上数字快车,还能够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在浙江,“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将中医药服务搬到线上,形成全省统一的中医门诊处方格式,建立了问基础信息、辨四诊情况、查患者体格、做病情诊断、定治疗意见的“五步法”诊疗流程;制定统一的数字编码规则,赋予中药饮片、颗粒剂、中药制剂“数字身份证”;上线运行“浙江中药服务在线”应用,运用数字化方式推动中医药资源下沉。这表明,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实现中医药服务的流程再造、优化升级,将不断提升中医药诊疗效率,让中医药服务触达更多患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从传统中药到现代中药,再到数智中药的创新升级,中医药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必将为提升人民健康福祉、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曲源)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文化新纪行)苏州古城里的“新中式”从业者:“国潮风”未来已来 - 孙明德: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半导体 其他产业难受惠

(文化新纪行)苏州古城里的“新中式”从业者:“国潮风”未来已来

发布时间:2024-09-08 13:37:09 来源: sp20240908

   中新社 苏州4月20日电 (邵燕飞 徐珊珊)休闲服饰上加入龙凤刺绣、中式夹袄搭牛仔裤、针织开衫配马面裙……2024年,“新中式”在火热出圈的道路上“一马当先”,频频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

  眼下,这股“国潮风”愈“刮”愈烈,不断为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机遇。

  4月20日,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奕唐丝绸店铺里,该丝绸品牌销售负责人杨文亚忙着为八方游客和采购商介绍丝绸产品与丝绸文化。

  “过去,有的年轻人会觉得丝绸有些‘老气’,但近段时间,随着‘国潮’元素受到大批消费者青睐,年轻人对丝绸文化、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兴趣,对于销售来说非常有利。”杨文亚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他们的丝绸销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显著。

  奕唐丝绸是苏州本土品牌,杨文亚也注意到,那些受到市场和消费者喜爱的丝绸产品,其中主要的元素基本来自苏州园林,比如园林中的花窗和厅、堂、楼、阁等建筑。

4月20日,江苏省苏州市,奕唐丝绸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苏绣双面绣。  中新社 记者 张蔚然 摄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现存的整体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仍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苏州古城蕴含的“文化味”,是街区中许多店铺的追求。

  “我们荷言旗袍是从平江路‘走出去’的苏州品牌,目前门店遍布南京、杭州、成都等地。姑苏城的文化意蕴给了我们设计师无数的灵感,也让文化‘活’起来成为一种具象的可能。”荷言旗袍品牌创始人周立言受访时说。

4月20日,江苏省苏州市,奕唐丝绸店内陈设的丝绸产品。  中新社 记者 张蔚然 摄

  作为服装史论专业的博士生,周立言从2007年开始研究旗袍文化。在她看来,“国潮”想要一直“热”下去,需要把优秀传统和当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将园林、昆曲等苏州的文化元素,以及缂丝、宋锦、刺绣等苏州的传统织造类技艺融入到当代设计中,用适合当代人的设计理念赋予传统丝织品‘新生’。”周立言表示,他们的产品走向了米兰世博会、爱丁堡艺术节等国际舞台,让苏州品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对于“新中式”的未来,周立言充满期待。她认为,“国潮风”未来已来——不论是服装的制式还是面料和工艺的加持,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袍、马面裙等“新中式”服饰具有独特的东方美感,是世界人民眼中的中国符号。(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