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环卫工人到配电室休息,不安全

发布时间:2024-08-29 21:02:08 来源: sp20240829

原标题:安排环卫工人到配电室休息,不安全

  本报讯(记者卢金增 通讯员谢甲睿)“以前那屋里都是电线电器,我们进出要很小心。现在有了专门的休息场所,干完活就可以安心休息了。”近日,山东省莘县检察院检察官陈浩来到该县某广场对一起公益诉讼案进行回访时,听到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李阿姨这样说。

  今年3月,莘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该县某广场北侧的一处“假山”造型外部挂有“环保驿站”的指示牌,但其内部却被改造成消防配电室。经现场查看,驿站内空间狭小、杂乱,有消防配电设备,平时环卫工人在这里休息和存放工具,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经过进一步调查,检察官发现该驿站南北长2米左右,北侧放置正在运行的低压配电设备,消防配电箱设备旁堆有取暖器、烧水壶等大功率电器以及废弃桌椅等杂物。“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该配电室的警示标志设置、配电箱之间的安全距离、密闭性等方面均不符合国家低压配电规范。”陈浩表示,此处“环保驿站”位于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圈内,人流量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侵害状态。

  对此,5月27日,该院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履行法定职责,消除该广场因配电室管理混乱、功能混用带来的安全隐患。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积极整改,并邀请检察官现场监督。4月10日,检察官在现场看到,“环保驿站”的牌子已经摘掉,配电站的室内环境得到了改善,堆放的杂物也得到了有效清理。

  7月27日,相关行政机关书面回复莘县检察院,称对涉案配电室已落实防雷、防雨、防火、防小动物等“四防”工作,对多余的无用配电箱予以拆除,并通过技术检查确保了安全性,并在广场附近为环卫工人另行安排了休息场所。9月19日,经跟进监督,检察官确认相关问题已整改到位,安全隐患已经消除。

(责编:温璐、薄晨棣)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更好发挥展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8-29 21:02:09 来源: sp20240829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我们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能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建设一批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创新主体引领作用,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好“卡脖子”技术问题,加快突破一批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更多原创性成果。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深度参与、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基础研究创新联合体;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增强各方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支撑。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生产要素供给的约束、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基础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着力破除不利于要素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要素流通渠道。我们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完善资金链、人才链,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高效的资金供给,着力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要推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加速整合,坚持开放合作,持续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深化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及供应链合作,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联合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创新校地企对接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科技、经济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我们要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灯塔工厂、领航企业的头雁作用,以骨干企业先行先试、示范带动。要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要推动产业融合化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文旅和农业、工业等深度融合发展。

  四川省绵阳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科技城,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区位优势明显。2023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全国前列。绵阳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目标,坚持创新引领,深入实施“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的发展思路,聚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9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