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中吉乌铁路为何被称为战略性项目?

发布时间:2024-08-08 20:27:30 来源: sp20240808

  △ 6月6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视频祝贺协定签署。

  联播+ 6月6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祝贺协定签署。他表示,中吉乌铁路是中国同中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性项目。

  为什么要建设中吉乌铁路?为何称其为战略性项目?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

  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内陆国家,与中国之间的通行方式有公路、飞机,就是没有铁路。吉乌两国货物想要运抵中国,必须经哈萨克斯坦的铁路中转,不仅绕路,还要交付过境费。

  对于内陆国家来说,铁路运量大、成本低,具有公路、航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今,中吉乌三国签署政府间协定,这条起自新疆喀什,经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铁路,未来可向西亚、南亚延伸,建成后将极大促进三国互联互通,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快发展。

  由此可见,中吉乌铁路并非只是一条简单的交通线,还具有极大的地缘经济价值。

  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将成为联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最短陆上通道。自东亚到中东和南欧,铁路运距将较目前缩短约900公里,用时节省7至8天。

  以铁路极不发达、货物运输基本靠公路实现的吉尔吉斯斯坦为例,中吉乌铁路建成后,不仅可以优化其境内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铁路运力,增加货物吞吐量,快速带动该国运输业发展,还可以提升该国产品进入周边国家的速度。据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专家测算,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吉尔吉斯斯坦年货运量预计可达1300万吨,仅靠过境运费收益一年就可获利2亿美元。

  △ 2016年2月27日,一列专列停在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至琶布铁路甘姆奇克隧道进口。甘姆奇克隧道是中吉乌铁路的重要一环,对促进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中亚中部的内陆国乌兹别克斯坦而言,中吉乌铁路建成后,乌兹别克斯坦的交通运输网将得到极大扩展,与中国之间的货物运输不必经过哈萨克斯坦。同时,乌兹别克斯坦可借力中吉乌铁路构建新型一体化经济走廊,降低进出口商品成本,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就中国而言,中吉乌铁路不仅将为新疆新添一条陆路国际通道,还将改变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格局。它将成为未来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新增长极,更将促进新疆乃至我国整个西部经济版图各种有效资源潜力对外释放。

  与此同时,周边国家也可通过中吉乌铁路加强国家间、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获取更多收益红利,增进百姓福祉。

  其次,从能源安全角度来讲——

  中国是世界最大油气进口国。据统计,中国每天要从阿拉伯国家进口超过500万桶原油,约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一半。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提出,中方愿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其中第三项就是构建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

  能源进口渠道不仅要确保多元化,还要保证运输线路的稳定与安全。

  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到欧洲和波斯湾国家的新运输线,有利于中亚、里海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开辟我国新的石油进口源、调整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中国从中东进口能源也多了一个效率更高、更加安全的运输路径。

  最后,从战略角度思量——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复杂演变以及中乌、中吉关系快速发展,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谈判接连取得积极进展。

  此次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的签署,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三国携手促合作、共同谋发展的决心。正如习主席表示,“中国愿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一道,再接再厉,为启动项目建设作好各项准备,早日建成这条惠及三国和三国人民、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通道”。

  从更高层面看,中国与欧洲互联互通的陆路通道主要有东部、中部、西部三条。东部、中部通道从满洲里、二连浩特、绥芬河口岸出境,最后经俄罗斯、波兰到达欧洲。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将更有利于完善亚欧大陆交通网络,挖掘周边国家经济潜力,创造新的合作机遇。中吉乌铁路有望成为辐射周边的新纽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邵婉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两会世界眼丨稳健务实的发展提振全球市场信心——海外人士热议中国经济增长目标 - 人民网评:审丑低俗收不住,带货必将成“带祸”

两会世界眼丨稳健务实的发展提振全球市场信心——海外人士热议中国经济增长目标

发布时间:2024-08-08 20:27:31 来源: sp20240808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稳健务实的发展提振全球市场信心——海外人士热议中国经济增长目标

新华社记者

“目标设定稳健务实”“中国经济韧性十足”“众多国际企业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受益”……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引发国际社会热议。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经济以自信务实的态度,夯实稳中求进的发展基础;以勇于进取的创新,积聚澎湃不息的发展力量;以合作开放的胸襟,谋划互利共赢的发展愿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中国。

2024年2月18日,游客在2024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上消费、游玩。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2024年2月18日,游客在2024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上消费、游玩。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务实自信构筑“稳”的基础

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稳”“进”“好”特征突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海外人士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国际金融论坛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是最大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2月把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主要原因就是看好中国及多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势头。

国际舆论认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设定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展现出中国经济治理的客观务实与理性自信。

“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展现了中国政府对扭转经济形势的信心。”《华尔街日报》报道分析认为,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乐观态度,以及刺激商业活动的意愿。

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卢斯认为,中国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再次设定为5%左右,表明中国对自身经济发展有足够的信心。

海外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无论从经济发展的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看,都有强有力的支撑。近期,中国在工业经济、外贸外资、消费投资等方面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举措,让国际社会对今年的中国经济表现充满期待。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白睿明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发展的驱动力量和全球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稳定器”,将继续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政府制定的经济和产业政策一贯稳健并具有延续性。”土耳其土中文化协会会长伊凡·卡斯勒认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继续设定为5%左右,显示出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正轨上稳步前行。

在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看来,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体现了政府的务实平衡。林斯说,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能够培育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繁荣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和受益。

“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具有这样的增长潜力。”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深石明宏表示,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之一,爱普生十分看重在中国的发展,始终视中国市场为其全球业务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主导积聚“进”的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在报道日前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几乎所有展馆都有中国品牌的身影。”中国企业带来的透明笔记本、AI电脑和手机、智能汽车等“黑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让世界再次看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背后,是中国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

2023年12月1日,在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小鹏汽车展台,参观者观看一台智能飞行器。新华社记者蔡湘鑫摄

2023年12月1日,在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小鹏汽车展台,参观者观看一台智能飞行器。新华社记者蔡湘鑫摄

“中国将科技发展作为新增长点,向质量更高、产品附加值更高的发展模式转型。”智利大学学者伦佐·布罗托认为,事实证明,中国在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相信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将惠及更多国家。

在印度尼西亚根塔拉研究所战略传播与研究总监陈姝伶看来,中国在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方面发展迅速,印尼期待与中国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

新时代以来,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2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说,中国在5G、6G通信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还在测试时速超过1000公里的“高速飞车”。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在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的在华员工中,从事研发工作的员工占四分之一。这家企业绝大多数在华销售收入源自本土团队设计制造的产品。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中国市场的规模、韧性和创新活力等优势,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托”。

开放共赢谋划“好”的未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多国人士表示,中国完善吸引外资的政策,拓展了制度型开放,期待与中国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去年以来,世界银行、德国宝马集团、法国达能集团等众多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负责人密集来华交流考察、洽商投资,为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促使其心动和行动的正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意与行动。

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2023年,麦当劳在中国的业务稳健复苏、持续向好,计划在未来4年新开1万家店,其中超三成落在中国。“政府的务实、高效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让我们倍感振奋,”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说,“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政策助力下,麦当劳中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为稳发展、稳消费和稳就业贡献力量。”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表示,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外国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将进一步促进各方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

“中国近年来一直通过互利合作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阿根廷工程和技术支持公司总裁费尔南多·法佐拉里指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全球实现更好、更平衡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而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对组合,正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在中国这片热土上高效配置,融合共生。

“从市场规模、消费能力和创新能力来看,几乎没有其他地区能够代替中国市场。”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认为,对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消费市场,也是创新基地,“跨国企业应继续在中国投资”。

墨西哥泛美大学教授胡安·卡洛斯·贝克表示,跨国企业寻求扎根中国并不让人感到惊讶,因为中国有这样大的市场,这样充满活力的经济。任何想要真正成为全球参与者的企业都应该认真考虑中国。

海外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不仅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更能够以中国大市场机遇,不断与世界共享更多发展成果。(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于荣)

(责编:崔越、崔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