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并揭示其融化奥秘

发布时间:2024-09-03 11:31:08 来源: sp20240903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魏梦佳)冰的表面结构如何,何时开始融化、如何融化?这些问题困扰科学界已久。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简称轻元素平台)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看到”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并揭示其在零下153摄氏度即开始融化的奥秘。该成果22日晚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冰表面是多种自然现象和大气反应发生的重要媒介,对冰的形成、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分解及雷云带电现象等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因缺乏原子尺度实验工具,科学界对冰表面结构的基本问题一直未有明确解答。轻元素平台特聘研究员田野介绍,团队利用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开发出可分辨氢原子和化学键的成像技术,实现冰表面水分子氢键网络的精确识别和氢原子分布的精准定位。探测发现,冰表面结构同时存在六角密堆积和立方密堆积两种排列方式,且拼接堆砌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

研究还揭示了冰表面预融化机制。冰表面常在低于零摄氏度下开始融化,该现象被称为冰的预融化。轻元素平台负责人江颖教授介绍,受研究工具所限,科学界一直无法获得准确原子尺度信息,围绕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争论因此持续了170多年。国际研究普遍认为,冰表面发生预融化的温度在零下70摄氏度以上。

“我们通过变温实验,首次在原子尺度上‘看到’冰表面预融化的过程,发现其在零下153摄氏度时就开始融化。”江颖说,这对理解冰面的润滑现象、云的形成及冰川的消融过程等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轻元素平台理事长王恩哥表示,这项工作刷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传统认知,为冰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原子尺度视角。

《自然》对该研究进行专题报道。多位审稿人评论称,团队对冰表面进行原子级成像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所获得的分辨率在冰表面成像中“前所未有”,这些发现可能对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在成都成立 - 共建“一带一路”让他们梦想成真

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在成都成立

发布时间:2024-09-03 11:31:09 来源: sp20240903

   中新网 成都5月31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为更好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对各地普查工作的专业指导,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5月31日在成都成立。

  专家库整合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省各级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力量。入库专家包含古遗址古墓葬、文物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革命文物)和其他等5大类共183人。

会议现场。四川省文物局供图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已进入第二阶段。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飞表示,希望专家库专家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指导各地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和认定标准,规范普查工作流程;积极主动参与普查各项工作,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指导地方不断提升普查水平;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工作原则,严守职业道德,依法合规行使职责并接受社会监督。

  入库专家代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雷玉华表示,作为参加过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文物工作者,她将努力为第四次文物普查出智出力,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据介绍,目前四川正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21支工作组,落实专门联络人,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一对一、全覆盖的定点指导。

  四川还充分发动基层文保员和乡镇干部,采取“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方式,加强技术骨干和后续技术力量培养,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的普查队伍。全省已全面建立普查专业队伍365支、共计4500余人。

  当日举行的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座谈会在四川21个市(州)四普办设分会场。(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