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菌菇出重庆 出口增长势头猛

发布时间:2024-08-18 18:19:48 来源: sp20240818

   中新社 重庆6月30日电 (张旭)城口县北屏乡地处中国秦巴山区,是重庆最北的乡。今年以来,这里每周都有大量运载食用菌的货车发出,一路向南,发往广东,经海运抵达东南亚、日韩等地。

  重庆食用菌出口正迎来迅猛增长。重庆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重庆的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倍增长,同比增长383.4%。

6月17日,敖长龙在城口查看自己的出口食用菌产品。张旭 摄

  “当年只因城口菌子卖价好,才返乡创业。”城口县嵘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敖长龙近日告诉记者,食用菌海外市场的红火,让他“生意做到新加坡”,这曾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相比敖长龙,同在北屏乡从事食用菌种植、出口的何立坤则更淡定。曾从事食用菌科研的他“弃研从商”,十分看好海外市场。他说,论技术、产业链,中国食用菌产业具备“走出去”的能力。

  何立坤解释,在技术上,无论是生产一线,还是科研院所,相关技术已日臻成熟,而且一些大型企业还在一些菌种上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重庆南川、城口等区县都有这类企业落地。产业链方面,生产菌所需要的菌木来源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中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重庆市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韦静宜说,中国食用菌具有品种丰富、物美价廉等优势。

  从事食用菌出口近20年的资深经销商李久红告诉记者,食用菌的吃法多样,不仅可以炖汤、蒸蛋、与肉类一起红烧,还可以添加到巧克力、饼干、糖果、冰淇淋等食品里。

  “在销售端,鲜菌、干菌和作为食品添加材料的菌结合,保证了市场的稳定、持续。”李久红说,在海外,食用菌不仅进入食品加工厂,也进入了餐馆、超市,供民众购买。

  行业人士称,食用菌出口产业在纵深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韦静宜提到,近年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对食用菌产品进口标准越来越严苛,这就要求企业对照进口国家的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资料图为2024年4月2日,重庆海关关员在监管即将出口的食用菌。(重庆海关供图)

  据两路寸滩海关查检科一级主办刘光耀介绍,为服务企业,近年来,该关立足海关职能,组织专业队伍开展食用菌技术贸易措施专项研究,汇集了食用菌国际标准要求40余项,并将其制作成简报向企业发布,助其规避潜在风险。

  “这些挑战,用长远眼光看,未必是坏事。”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已做好相关准备,让全球食客“共尝其鲜美”。(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和音) - 通讯|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舌尖上的万里穿越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和音)

发布时间:2024-08-18 18:19:50 来源: sp20240818

  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出口增多,是国际分工和市场需求的结果,体现出中国新能源产业依托完善的产供链体系、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国际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得益于企业对研发创新的巨大投入,中国市场充分的竞争也让中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进一步淬炼。

  当今时代,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的产能高低是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出口增多,是国际分工和市场需求的结果,体现出中国新能源产业依托完善的产供链体系、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的比较优势。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源于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0多年居全球首位,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中国体量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丰富多样的用车环境,也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技术研发、迭代升级提供了土壤。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文章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先进技术,并通过其供应链降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和运输成本。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源于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积攒的实力。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以动力电池为例,从液态锂离子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从刀片电池、麒麟电池到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从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以科技创新形成的优质产能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变革,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注入动力。《亚洲周刊》刊文指出,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带给消费者更多满足感,有更大边际效益。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源于充分市场竞争的淬炼。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中国不仅有众多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敞开大门欢迎国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各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普遍认为,要想赢得全球市场,必须展现过硬本领,在中国市场赢得竞争优势,或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去年,德国大众集团将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安徽合肥。不久前,中国车企和西班牙企业宣布将在西班牙设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新产品。充分的市场竞争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带来活力,促进技术迭代、降本增效,从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自然在国际市场上更受欢迎。中国新能源产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因此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渴望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供不应求。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提供的优质产能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全球通胀压力,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样的优质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世界需要更多这样的优质产能。中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向“新”而行、以“质”求变,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各方应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让世界各国受益于绿色产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30日 17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