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沙县小吃第一村”全牛宴的烟火年味

发布时间:2024-08-07 12:11:34 来源: sp20240807

   中新网 三明2月9日电 (雷朝良 许琰)沙县小吃闻名遐迩。2月9日,农历大年三十,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区驱车约40分钟,就来到了沙县小吃第一村夏茂镇俞邦村。一走进村子,便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都在热热闹闹地为春节做着准备,贴春联、大扫除、做年夜饭……伴随着阵阵鞭炮声,村里的年味儿越来越浓。

  夏茂镇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这里地域平坦辽阔,物产丰富。20世纪80年代,俞邦村人率先走出山门,把沙县小吃带到全国各地,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米粿、芋饺、金包银、豆腐丸、米冻……除了各色小吃,俞邦村的全牛宴受到众多游客的追捧。

  牛腱炖清泉、牛髓红菇蕾、牛鞭斗凤凰、牛运万里长……一道道寓意着好兆头的牛系列美食各具特色、芳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从牛角到牛尾,从牛头到牛蹄,从牛肉到牛骨,每个部位均可入菜,并采取烫、炒、焖、蒸、煮等手法进行烹制,品种达60多种。

俞邦村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图为位于俞邦村里的沙县小吃记忆馆。雷朝良摄

  沙县人很早就与牛有一种不解之缘。沙县全牛宴起源于宋代的祭祀。据记载,沙县夏茂镇洪姓始祖洪茂在南宋任沙县尉,便将赣南“游春牛”的祭祀习俗带进了夏茂。

  在物资短缺时代,祭祀之后的牛就演变成当地乡民收天神尾福的食物,后来渐渐地演变成餐桌美食。如今,夏茂镇每逢喜庆节日宴请宾朋,餐桌上必定少不了牛系列,这也成了当地的一项传统。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牛肉干、炖牛腩、炒牛筋,最实惠的则是烫牛百叶、牛肚边,街边小吃最有名的有米浆灌肠、米浆牛血等。

图为沙县全牛宴。许琰摄

  近年来,沙县区文体和旅游局等部门在推广全牛宴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挖掘、丰富菜品内涵,将沙县全牛宴打造成为一个“美食+文化+旅游”的“满汉全席”。

  一方面,当地邀请餐饮名厨、民俗专家、文化名人对牛系列菜品说明进行了优化,注入沙县元素,提升每道菜品的文化内涵,并对选定的食材和制作的菜品进行历史、习俗、传说或故事挖掘、整理、汇编,安排专业团队制作全牛宴各菜品推介视频及图文介绍,让游客体验到吃的不单单是一道菜,更是沙县民风民俗“文化大餐”。

  同时,以春夏秋冬四时为序,结合季节饮食的特点,提炼牛系列各道菜品展示效果,打造独具特色、具有厚重文化感的全牛宴上菜仪式,头菜“牛运正当头”寓意接下来的一年都会牛运当头、开门红,最后一道菜“牛运万里长”与头菜呼应,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道出全牛宴对食客最具“沙县味道”的祝福。

  前不久,福建省文旅厅发布10条春节旅游精品线路,俞邦村“全牛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成功入选“享福宴”烟火年味之旅,这个春节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北京冬奥两周年:冬奥故事在中国延续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首届公共服务论坛举行

北京冬奥两周年:冬奥故事在中国延续

发布时间:2024-08-07 12:11:36 来源: sp20240807

   中新网 北京2月5日电 (郝凌宇 国璇)2月4日是中国立春节气,也恰逢北京冬奥会开幕两周年。在近日重新升级开放的北京奥运博物馆,一场奥运文化作品展正式向公众开放。数百件作品陈列,中国与奥运的交集变得更为可感。

  在开馆仪式上,两届冬奥冠军、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捐赠了摘得北京冬奥首金、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的比赛服。他说,每个展品都见证了一个时代、一段珍贵的回忆,北京奥运博物馆对外开放,能让更多人看到奥运留下的美好瞬间,深入了解奥运遗产。

  两年前的立春节气,一朵雪花的故事拉开了北京冬奥序幕。如今,这场冰雪盛会印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种文化印记,人们也以冬奥为内核书写下了新的故事。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有了新化身——“龙墩墩”,成为民众延续冬奥情缘的现实载体,再度唤起人们的购买热情。在北京奥运博物馆,一名参观者说,“龙墩墩”作为春节礼物,很适合送给喜爱滑雪朋友:“这是我们共同的冬奥记忆,能够再度激起我们的冬奥激情。”

  北京冬奥会之后的第二个冰雪季,冰雪运动热度在中国有增无减。多个平台数据显示,从2023年11月开始,“滑雪”等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明显。不止在新疆、东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江苏、四川、广东等南方省份的室内滑雪场也常常爆满。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军曾表示,北京冬奥会后,北京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赛事活动9000余项次,参与人次达到1000多万,冰雪产业的“冷资源”正在转化为“热经济”。

  这个冬天,中国冰雪旅游火爆,冰城哈尔滨引来数万游客争相“打卡”。作为黑龙江人的武大靖说,后冬奥时代,冰雪旅游的爆发是必然的,他相信随着民众在冰雪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爆发会一直持续下去。

  大众冰雪的普及推广也为冰雪竞技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武大靖等不少冰雪运动员有着共同的感受:北京冬奥会后“冰雪热”远高于前几年,民众参与度和重视度提高,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力量有了明显提升,冰雪竞技水平也明显提高。

  2023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全会上高度赞赏北京冬奥会遗产利用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冬奥遗产可以继续让中国人民受益。2024年,他向中国发来讯息,指出即将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在许多方面可以借鉴取得成功的北京冬奥会。

  在巴赫看来,升级改造后的北京奥运博物馆,是北京奥运遗产鲜活存在的闪亮例证,将以永恒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激励着每一位到访的游客。对中国民众而言,北京奥运博物馆将成为中国与奥运结缘的缩影之一,人们将用行动在中国继续书写冬奥故事。(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