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之乡说丰年(华夏博物之旅)

发布时间:2024-08-14 17:53:24 来源: sp20240814

  河南温县小麦博物馆外景。   河南温县小麦博物馆供图

  学生观看温县小麦博物馆中的小麦植株样品。   河南温县小麦博物馆供图

  6月5日是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正好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的关键时期。

  日前,记者来到河南温县小麦博物馆。可别小看这个县城里的博物馆,它是全国首座以小麦为专题的博物馆,2016年5月开馆,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院士题写馆名。

  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为何落户温县?

  一是温县在全国小麦生产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小麦之乡”。数据显示,温县小麦近几十年来屡破国内高产纪录。

  温县小麦并非主要用于做面条、包饺子,其90%是作为种子的。

  “九五”期间温县利用自己培育的小麦品种“温麦6号”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1996年,温县小麦平均单产518.92公斤,在全国率先实现小麦亩产千斤。

  “十五”至“十三五”期间,温县利用自育的小麦品种开始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其中,2006年河南平安种业“豫麦49—198”亩产突破717.2公斤,创我国三大冬麦区单产纪录。

  2008年,温县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被评为河南省粮食高产创新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15年,温县小麦单产实现了12连增,粮食单产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二是温县的小麦专家多,且多数是本地农民出身,他们的科研成果让温县小麦良种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席位。温县目前拥有小麦育种人才15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0余项,王焕英、王乾琚、吕平安等一大批小麦育种家纷纷培育出自己的小麦新品种。其中,农民育种家吕平安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广大农民育种家争了光。河南省相关部门统计,温麦系列种子从1993年起累计推广面积3.2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过百亿元。

  走进小麦博物馆,其主馆采用开放式仿汉建筑风格,馆内布展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为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麦之乡等部分11个单元,全面展示小麦的历史文化和演变传播、河南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与贡献、温县小麦的建设成果等。

  小麦文化体验园位于馆内东侧,占地5000多平方米,通过雕塑、场景、实物、模型等形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参观者切身体验到小麦文化及农事活动的乐趣。

  展馆中的石转磨,见证了小麦加工技术的一次飞跃。我国在汉代发明石转磨,使小麦由以前的“粒食”转变为“面食”,促进了小麦种植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规模引进面粉生产线并结合我国蒸煮食品的特点进行消化吸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制粉技术。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面粉生产国。

  科技还赋予小麦“七十二变”。除了一日三餐离不了的馒头、面包、面条、饺子、包子等,小麦还能转化为饮料、调味品、保健食品等。例如,麦秆可以制作饲料;麦芽可以酿造啤酒;小麦可以制作淀粉、面筋,生产生物乙醇燃料,制作可降解的生物塑料,还可以用于处理污水、修复受污染土壤等。

  开馆至今,小麦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30多万人次,不仅成为育种工作者研究、交流的场所,也是社会各界交流、传承小麦文化的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8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魏教授”被打假,该反思的还有“学术会议” - 调查:62%的受访香港市民认为2023年过得开心

“魏教授”被打假,该反思的还有“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2024-08-14 17:53:25 来源: sp20240814

  ■ 社论

  惟有祛除虚假浮躁之风,才能避免学术会议成为招摇撞骗者的名利场,回归学术交流的本质与初衷。

  据新京报报道,7月4日,辽宁省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就该局工作人员魏新河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等身份参加学术会议一事发布通报,目前,魏新河已被停止工作,因涉嫌招摇撞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至此,这起“出圈”的闹剧迎来了终局。之前一度混迹于国内众多学术会议的“魏教授”,也就此跌落尘埃。让骗子显露原形,为学术挽回颜面,无疑是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之举。

  这件事自发酵以来,公众在嘲笑、痛恨骗子教授的同时,也每每发出灵魂追问:身为一名地方林草局的职工,居然顶着大学教授的名头,十余次参加学术会议,并被确定在分论坛登台演讲,其所编造的论文不仅入选论文集,还曾在某法治文化论坛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他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魏新河参加的学术活动,不乏“乡村振兴”主题等严肃的学术议题。可见,像“魏教授”这样,靠招摇撞骗、抄袭拼凑论文跻身堂皇的学术殿堂,除了胆大、侥幸之外,也再次暴露了当下一些学术会议的机制性漏洞。

  举办一场学术会议,本意是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提高学术水准。这就要求主办方把各项准备工作做细做实,包括主题确定、论文征集与评审、参会人员资格审核、会务筹备等,看似都是具体事务,却关系到会议的质量与成色。

  一般而言,参会人员的学术见解可能存在不同,学术水平也有差异,这些都情有可原。但如果多个严肃会议都混进了假教授,只能说,时下的学术会议组织实在是太潦草了。

  媒体披露的一个细节,就令人深思:某学术会议一名会务告诉记者,活动不会支付参与者费用,也不需要参与者交费,不会严格审核参与者的身份,只要论文合适就会被允许参加。

  这一方面表明会务组织的粗枝大叶、疏忽大意,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当下学术会议过多、过滥的现状。为办会而办会,为论文而论文,其结果只能是愿来者就能来,大家一起做局,这就给“魏教授”留下了招摇撞骗的机会。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魏教授”现象并不鲜见。比如,有人假冒“北大教授”四处参加会议并讲话,也有人冒充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专家,对外发送名片。形形色色的冒牌货到处混脸熟、搞关系,给学术会议注水,把学术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有人说,魏新河自带干粮参加学术会议,目前看,似乎并没有捞到什么讲课费、咨询费、顾问费等。然而,看问题不能这么看,学术就是学术,容不得半点虚假。名为利之媒,先有了名头,接下来就可能变现;何况,猎名之恶,本身也会劣化学术生态,败坏学术风气。

  学术会议不能办成“水会”,要把会议办好,办出精气神来,还是要杜绝敷衍浮躁之气,立足于学术本身。

  至今,仍有不少人欣赏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那场会议成功的要件之一,就在于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而其会议准备时间,更是长达9个月。

  正因为准备充分,严守学术底线,这一会议才能直面社会改革基本问题,汇聚思想能量,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

  此次“魏教授”被打假,也提醒,是该反思反思当下的学术会议了。

  一戒急功近利,学术自有学术的规律,来不得立竿见影,不妨多一些“沉潜往复,从容含玩”;二戒浮躁盲目,任何会议均应对应着现实或理论上的某个问题,有问题意识,才能有的放矢;三戒敷衍塞责,这就要求严格办会程序,严格审核参会人员的资格,评估论文的质量,真正把会议办出水平来。

  说到底,惟有祛除虚假浮躁之风,才能避免学术会议成为招摇撞骗者的名利场,回归学术交流的本质与初衷,才能真正促进学术进步与知识共享。(新京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