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巡查隐患 防患未然

发布时间:2024-07-25 21:51:36 来源: sp20240725

  “安全”,无小事。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石。每当有生产事故或者火灾事故发生,都会让人痛心不已。而隐患往往早已存在,也许是设备老化,也许是安全制度有漏洞,或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等等。一个个平时看着不起眼的小环节,却可能酿成要命的大事故。2023年11月初,国务院2023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正式启动,20个考核巡查组陆续进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考核巡查。

  海南大学南门夜市的一条小吃街,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每到晚上,各个摊档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夜市人员密集,又要用明火,这些流动商贩使用的瓶装燃气是否安全关系重大。2023年,海南省已经针对这些场所的燃气安全问题进行了隐患排查,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问题阀门、问题软管等情况还是没有整治彻底。不仅炉灶没有熄火保护装置,而且液化石油气上的燃气胶管已经明显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除了胶管、减压阀和泄漏报警器不符合标准,液化气钢瓶上的二维码也有问题。

  近年来,为了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对液化气钢瓶建立电子档案,建立追溯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对钢瓶进行监管,方便用户辨别该气瓶是否合格。

  现场无法正常溯源的液化气钢瓶,并不是商家遗漏或者疏忽导致的个案,专家连续三次抽取液化气钢瓶进行扫码,结果都有问题,最后一次扫码后虽然信息完整,但追溯系统的充装信息与气瓶上的充装合格信息并不相符。充装合格证显示最新一次充装是在2023年,追溯系统则显示为2022年。

  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科科长 李胜华:它是有两家不同的气瓶信息化的企业在给他们做这个充装的记录,一个是二级充装站的A公司,还有全市统一的B公司。我们及时跟两家数据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碰面会,了解到一些瓶数据上传的信息存在一些上传不及时或者跳转出来显示不规范、不完善的情况。

  考核巡查过后,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地已督促存在隐患的商户进行整改,液化石油气钢瓶信息开发公司也已经对系统进行了优化。1月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商家已经将厨房和门店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按最新燃气行业标准开通了管道燃气。

  考核巡查组在检查中发现,除了海南,在全国其他地方,部分燃气经营企业、充装企业安全管理漏洞颇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考核巡查组在上海一个燃气供应站检查发现,按照国家标准,这个燃气站最多可以储存563瓶YSP35.5型的满瓶燃气,燃气站对外公示的数量是560瓶,但现场储存数量高达840瓶,而且仓库还有大量满瓶和空瓶状态的燃气瓶,连阀门的手轮都没有。

  考核巡查组还对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学校、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抽查检查,检查中发现一些像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这样的重点单位在安全管理和应急设施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医院中应设置避难间。具体来说,医院的避难间可以提供庇护所、逃生通道以及应急水源等基本设施,以确保人们在灾难期间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考核巡查组在甘肃对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突击检查时却发现,医院的避难间被挪作他用。避难间里放着办公桌椅,而门口避难间的牌子看起来却很新,上面还粘着透明胶带。保卫处长的回答也有点遮遮掩掩,闪烁其词。考核巡查组调查当天的监控视频发现,就在考核巡查组到来之前,监控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医院的工作人员临时把避难间的牌子挂了上去。从视频中看,避难间的牌子挂不上,情急之下,工作人员只好临时拿透明胶带来固定。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一旁“病人休息室”的牌子和避难间的房间号都是1401。

  此外,在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在山东济南的嘉华购物广场,考核巡查组发现该购物广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顶楼违法建设三层建(构)筑物,设置停车场和电影院,违法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

  考核巡查过后,当地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问题隐患整改各项工作。1月10日,记者来到这家商场看到,电影院已彻底搬离拆除,下一步当地将持续跟进,将嘉华购物广场问题隐患纳入城市建设历史遗留推动解决,确保今年6月底前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监察专员 张刚:像燃气、医院,以及像危化、工贸、建筑施工等这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比较高,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所以这些行业领域是我们这次重点检查的内容。不仅仅查企业,还要延伸调查相关监管部门,全面深入查找企业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方面的责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查处一个重大隐患,警示教育一批企业,也使相关监管部门受到触动。

  在检查中,燃气、建筑、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不少,有些还存在无证上岗、自办假证等弄虚作假问题。

  在四川,考核巡查组接到举报,成都温江区一家主要从事齿轮维修的企业,却伪造了一张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据知情人反映,这家企业主业是跟建筑业毫不相干的齿轮维修。成都的这家齿轮维修企业的经营范围里,虽然有跟建筑相关的建筑劳务分包等业务,但企业从来没有开展过跟建筑业相关的业务。

  在采访中,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跟记者一再表示,这证对他们来说没啥用,既然没啥用,那这证是怎么来的呢?

  成都名辰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 冉学平:员工自作主张在电脑里面P那个图片,可能头脑发热吧,他当时做这个事的时候不清楚、不知道。

  伪造这个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原因,真的像这位企业负责人所说,完全是因为员工头脑发热、自作主张吗?最后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还是向记者说出了实情。原来是在2019年底的时候,该公司的一名员工承诺自己可以为公司招揽矿山特种设备维修的业务,但是企业必须提供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为此这名员工用电脑软件伪造了一张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经查实,该公司存在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假证从事经营的情况,为谈成一笔生意,企业从负责人到工作人员完全没有意识他们的行为已是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违法犯罪行为,反映出企业法律意识缺失、安全意识淡薄。为此,考核巡查组也督促地方追查处置,加强监督管理,压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在这次考核巡查中,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不仅发现了一些安全事故隐患,而且生产安全监督不到位、排查不彻底、治理不深入等问题也不少见。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监察专员 张刚:一些地方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方面有差距,有的企业、有的监管部门,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质量上有差距,也就是说自己检查查不出问题来,考核巡查组一去就发现很多问题。有的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监管执法方面也存在差距,特别是基层监管部门监管执法宽松软虚,日常检查的次数也不少,但是查出的问题不多。

  不管是罐装燃气的一根软管,还是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往往会酿成大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副司长 费文会:我们通过这次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去检视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落实情况,通过明察暗访一些企业单位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去整改落实,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在追责问责上更加严格了。对于一些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工作推进不力,包括整改要求不落实的这些问题,进行严肃查处。从而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近些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有显著进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仍然有一些薄弱环节。据了解,今年将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的三年行动,通过三年行动去推动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采取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的综合措施,去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和问题实现动态清零,让高质量发展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

  编辑丨皮望星 刘涛 宋建春

  摄像丨王守城 张宇山 李秉禅 叶飞

  策划丨余仁山

  剪辑丨赵云龙 张文庆 佟永杰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苏亦瑜】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药材经纪人”搭桥 助农户发“药财” - 北京至老挝首趟跨境旅游专列发车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药材经纪人”搭桥 助农户发“药财”

发布时间:2024-07-25 21:51:37 来源: sp20240725

   中新网 运城11月13日电 题:山西新绛:“药材经纪人”搭桥 助农户发“药财”

  作者 杨佩佩 卫世新 杨建义

  初冬时节,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横桥镇曲村便成了药材集散地,各家各户的院落堆满了药材。85岁的刘凤莲和几名村民坐在村巷里,手脚麻利地将身旁的柴胡扎成一捆,剪去须根,分拣好放到袋子里。

  “年纪大了,平日里也没事,分拣药材还能一边聊天一边挣钱。”刘凤莲说,自己干活慢,一个月挣1000多元,补贴家用。

  刘凤莲分拣的药材是村里的“药材经纪人”郭卫民刚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端”回来的柴胡。当地人所说的“端”药材,就是“药材经纪人”一口价从药农田地里“买断”成熟后的药材,药材的采收、经销,全部由“药材经纪人”负责。

  “药材经纪人”在“买断”药材后,就会雇一批挖药材的村民,带上专用机械,前往药材地去挖药材,然后自己用车辆运输回曲村,时间短的两三天,长的则需要五六天。

  走进郭卫民家里,几十包分拣好的柴胡堆满了整个小院。“秋季药材成熟后,我已销售了100吨黄芩,今年还要销售200吨药材,预计年销售额能达到500万元。”郭卫民说。

85岁的刘凤莲和几名村民坐在村巷里分拣药材。   卫世新 摄

  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红卫介绍,该村像郭卫民这样的“药材经纪人”共有8户,每户的年经销额均有几百万元。他们为了方便“端”药材,还成立药材经销专业合作社,常年在外奔波,每年能“端”5000亩药材。

  曲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其地处偏远,没有主导产业,村民们生活贫困。但曲村有种植药材的传统,近年来,村里把药材规模化种植,组织村民种植柴胡、黄芩、地黄、连翘等,村里的药材种植面积由1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亩,当地不少村民靠药材走上致富路。

  尝到甜头的药农,开始不满足只在村里种植药材,纷纷在做大药材生意上细分赛道,有资金实力的村民当起了“药材经纪人”,有种植药材技术的村民选择承包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如今,曲村的村民们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药材。

  “柴胡去年每亩地能卖3000元,现在卖到了1万元,价格比去年翻了好几番,而且供不应求。”李红卫说,曲村的药农个个都发了“药财”,还有的村民靠种植药材脱贫。

  如今,曲村建了村药材加工厂,药材深加工的烘干机、洗药机、色选机、药用切片机等专用设备已经到位,即将进入安装阶段。

  李红卫介绍,该村争取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0万元,建设药品加工企业,对村里生产的药材和“药材经纪人”带回来的药材进行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药材的综合收益,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