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科学青少年”在沪对话全球顶尖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4-09-07 13:32:05 来源: sp20240907

   中新社 上海11月5日电 题:百位“科学青少年”在沪对话全球顶尖科学家

   中新社 记者 王笈

  11月5日,当16岁的Cerelia在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落座时,心情有些紧张——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与顶尖科学家面对面“对话”。但这样的情绪只停留了片刻,台上科学家们的精彩分享就将她“拉”入了迷人的科学世界。

  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的“Sci-Ter”(科学青少年)在互动问答环节提出了一个有关旋转爆震发动机的问题,难倒了现场所有的科学家们。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与微纳米力学专家郑泉水坦然回应:“你的问题把我难住了,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11月5日,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在上海举办。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供图)

  会后,Cerelia告诉 中新社 记者,这个问题的提出十分“巧合”,她和同学不久前刚好关注到旋转爆震发动机,对它的部分设计十分好奇。“我的思维比较发散,所以平时看的东西较多。今天我对黄荷凤院士的发言印象深刻,她讲了如何在早期胚胎的时候抑制一些慢性病,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

  作为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先导活动,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5日在上海举办,希望通过跨代际的互动,鼓励年轻人尽情“绽放”创新天赋,并通过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百位“Sci-Ter”在会上从容“逐梦”,与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海内外资深科学家及青年科学家们面对面“碰撞”。一些“Sci-Ter”向记者感慨,此次“科学T大会”之行对自己启发很大,“更加明确了对哪个科学领域感兴趣,以后会在相关方面做更多研究;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可以一起交流分享。”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事业中心副总经理陈汶鑫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透露,百位参会“Sci-Ter”的选拔,不仅会考察其完成项目的研究思路、严谨度、独立性等,还会考量其对科学的好奇心、抗挫折能力和未来规划。“天赋不一定是智力上的超群,也可能是求知欲、面对一件事情的执着和勇气。在科研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重复的实验和验证,才能得到突破和真相,如果没有在这条路上坚守下去的勇气,很难去应对一遍又一遍的失败。”

  在陈汶鑫看来,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接力”,才能抵达未来的科学成就。“我们希望‘科学T大会’能够打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可能性,拥有全球化的格局和视野;也知道科学是很艰难的,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们都面临过‘绝望时刻’,要坚持梦想、不轻易放弃。”(完)

【编辑:张子怡】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赓续中华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 “你好,沈阳”中日韩眼健康交流会在沈阳举行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赓续中华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4-09-07 13:32:06 来源: sp2024090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2023年6月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日前,“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开展,112件来自红山、良渚、三星堆等遗址的龙主题文物,向观众讲述着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以及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从青铜之韵到汉唐气象,再到新时代大国风范,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时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在广西北海汉代文化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要增强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在山西运城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他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蓬勃生机活力。

  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构成北京新文化地标。一路向北,燕山脚下,一片大气恢弘的建筑群,彰显中华文化神韵。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传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共同构筑起中华版本保藏传承体系,浩瀚的中华文明基因在这里依托现代科技力量,得以保存、赓续。

  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全景式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追求、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一万余件套中国古代画作建立起精准的数字化档案,让人们领略中国艺术之美,感受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与精神追求;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扎实推进,对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而重大。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华文明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提炼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气韵生动的中国精神,构筑了绵延中华民族历史、纵贯民族复兴进程、赓续民族精神血脉的精神谱系和民族矢志复兴的精神图景。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