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电商产业 福建宁德助力特色产品“走出去”

发布时间:2024-08-12 22:20:20 来源: sp20240812

   中新网 宁德12月5日电 (林榕生)政协第五届宁德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4日召开,围绕福建宁德市“以规划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开展协商议政。

政协第五届宁德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现场。 林榕生 摄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发展电商产业特别是跨境电商,对宁德产品走出去、宁德人民富起来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据“商务万象”监测数据,2020-2022年,福建宁德全市年均网络销售额276亿元,占同期年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7%,年均增长1.3%。电商产品主要涉及按摩保健器具、水产品、茶叶、食用菌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

屏南县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内,工作人员在直播。 林榕生 摄

  “电子商务产业链长、生态圈广、带动力强,既是创业高地,也是就业蓄水池。”宁德市政协主席兰斯琦表示,要深入调查研究,做好专题协商的“后半篇文章”,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建议,促进电商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要形成服务合力,认真落实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结合“四下基层”“委员三进”等活动,引导群众把握“互联网+”机遇,共同推进宁德电商高质量发展。

  宁德市副市长郑忠辉表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商务局要牵头针对《中国(宁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做好近三年工作方案规划,包括用地、人才扶持、资金补助、公共配套以及供应链金融等衍生的业务;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着力推进创建工作见实效、出成果、上台阶。

宁德福安电商产业园内,工作人员在直播带货。 林榕生 摄

  为大力发展电商新型业态,加快补齐快递物流短板,宁德市政协调研组今年7月以来,深入中心城区和福安、福鼎、霞浦、屏南等县市实地调研走访电商和快递物流园区及企业、项目共50多个,召开调研座谈会12场,并赴泉州、厦门、深圳等市学习考察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做法和经验。

  宁德市政协副主席王代忠表示,电商的兴起促进了传统特色产业的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电商产业、企业、园区生态等都在发生演变和质变。随着按摩器、水产品、茶叶、食用菌等产业电商化不断趋向成熟,带动产业链不断整合和完善,形成了具有闽东特色的电商产业带。

  据悉,宁德全市现有电商产业园15个,在建3个,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电商企业1.2万家,在各大电商平台注册网络零售店铺约5.5万家,电商直接从业人员约7.5万人,涌现出全唐健康科技、盛耳食品、三都港海洋食品、霞浦海津食品、古田菇里巴巴等约40家年网络零售额3000万元至2亿元的骨干电商企业。

京东霞浦智慧物流产业园区中通物流分拣中心内,员工正在打包快递。  中新网 记者 吕巧琴 摄

  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宁德市电商产业发展仍存在着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快递物流发展滞后等问题。宁德市人大常委、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周小玫建议,坚持上下联动、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竞争力较强的跨境电商企业。

  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快递物流,已经成为服务畅通经济增长“主动脉”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宁德市政协常委、耀泰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耀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用地审批、土地出让等方面予以保障,并享受工业用地政策;对入驻园区的电商、快递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

宁德一物流产业园区实现机器人自动分拣,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中新网 记者 吕巧琴 摄

  2022年11月,宁德市获批全国第七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市政协相关调研报告建议,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具有宁德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电商产业园区,补齐快递物流短板;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打造宁德本土电商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

【编辑:邵婉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孺子书房何以解锁“书香”南昌? - 香港艾滋病病毒感染呈报个案连续8年回落

孺子书房何以解锁“书香”南昌?

发布时间:2024-08-12 22:20:21 来源: sp20240812

   中新网 南昌4月23日电 题:孺子书房何以解锁“书香”南昌?

  作者 卢梦梦

  千百年前,唐朝诗人王勃途经豫章,即席作序,挥毫写就“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千古名句。其中,“徐孺下陈蕃之榻”指的便是东汉名士徐孺子的典故。

  千百年后,今日豫章城内,有100家城市书房亦取名于此。作为南昌市十大民生实事人大票决项目,到2023年底,南昌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建成百座孺子书房并投入运营,构筑起城市新的文化风景。

  眼下,孺子书房运营得如何?在唱响“书香洪城”文化品牌道路上,南昌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对了什么?

图为航拍南昌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刘力鑫摄

  一馆一特色打造“悦”读新空间

  入夜,当璀璨的一江两岸灯光秀将城市点亮,流光溢彩的赣江之畔,红谷滩区“南昌之星”摩天轮旁的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内早已座无虚席。

  作为南昌市第一家试行24小时开放的孺子书房分馆,这间毗邻万象城、红谷滩大剧场等城市文化商业新地标的书屋为两层集装箱式结构,以其时尚新潮的设计完美嵌入城市商圈,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位。

  “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搭配书法、绘画、绿植等元素,让人感觉很舒适。而且书房建在商场旁,闹中取静,很特别。”来自湖南的游客薛蕊感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不做营业场所,而是建公共书房,南昌真是大气!”

  打造孺子书房,推进全民“悦”读,南昌不仅大气,更为用心。

  走进以“洪都航空+徐孺子”为主题的孺子书房·洪都航空文化园分馆,恍若开启一场“洪都梦境”。从科技感满满的外立面,到现场展示的飞机模型、“徐孺下陈蕃之榻”等典故的场景设置,读者置身其中,既有徜徉书海的愉悦,更多了一份守望“洪都记忆”的感慨。

  一隅书房,也可气象万千。在南昌,每一间孺子书房,都浸润着城市独特的底蕴和建设者精妙的巧思。

图为读者在南昌孺子书房内阅读。刘思伟摄

  以马拉松运动为主题的广北分馆、以工业历史遗存展示为主题的1962文创园分馆、利用旧城改造“见缝插绿”建成的经纬分馆……从繁华商圈到工业园区、从市井小巷到葱郁公园,南昌充分考虑各分馆所在区域文化、受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坚持“一馆一特色”,打造出风格各异的阅读空间,彰显着城市独特的爱“阅”魅力。

  “阅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作为“全国城市书房联盟”10个发起城市之一,南昌把百家孺子书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末梢,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搭建起具有豫章特色的“文化地图”。

  为了让书房融入市民生活,南昌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实施“一店一策”,通过“书房+IP”的方式,在孺子书房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培训展陈、科普教育等惠民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年年有大戏”,有效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涵养城市书香气质。

  截至今年3月底,南昌孺子书房共开展亲子阅读、好书推荐、读书沙龙等活动共计217个主题518场,线下引流超10万人次。

图为南昌孺子书房内的智能借阅设备。刘力鑫摄

  在南昌各处落地生根的孺子书房不仅生发出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更以其包容性有效带动了社会教育的开展。为提供更丰富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长期以来,南昌孺子书房还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今年50岁的杨福卿是孺子书房尚谷垄分馆开放运营以来,在书房做志愿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一年来,读者们几乎每天都能在书房看到他的身影。“我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只要闲下来,就会过来帮忙。”杨福卿说。

  高校学子、中小学生、退休老人……如今,越来越多和杨福卿一样的志愿者出现在街角巷陌的孺子书房中,成为书香洪城里一抹亮丽风景。

  推动全民阅读唱响“书香洪城”文化品牌

  打造城市书房,正是涵养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为唱响“书香洪城”文化品牌,让更多人通过孺子书房读懂城市,南昌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探索。

  组织有保障。南昌制定出台了《南昌市孺子书房建设实施方案》和《孺子书房建设与服务规范》,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和应急预案,每天统计书房接待服务读者人次,每周对书房运营情况进行调度管理,保障书房的正常开放和服务。

图为南昌孺子书房西湖区分馆内的图书。刘力鑫摄

  运营有方法。南昌创新采取“公建公管、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的全民共建模式,有效盘活现有社会文化资源,实现阅读资源全域连接。在全市孺子书房各分馆开设读者微信服务群,及时发布信息并征集读者意见与反馈。

  书房有特色。围绕“公共阅读、自助借还、自习自修”三大功能,孺子书房针对少儿、成人、“夜读人”等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类目的书籍专区,并探索试行24小时运营开放。此外,孺子书房还在江西省率先建成“一键借阅”公共阅读平台,打通与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壁垒”,图书进出与借阅实现全智能化。

  截至今年3月,南昌市孺子书房已累计接待服务读者220万人次,图书借阅量达21万册次。

  南昌市民许艺林是孺子书房樟树林分馆的常客,“去年我在书房读了6本文学书籍。这里环境好离家近,空闲时总想来转一转,每次都有收获。”许艺林说。

  如今,随着全民阅读服务网越织越密,融入城市肌理的百座孺子书房不仅传承着千年豫章的古老文脉,更成为南昌名副其实的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市民和许艺林一样,在家门口通过阅读找到一方心灵港湾,于书香中抵达“诗和远方”。(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