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打碟师缘何出圈

发布时间:2024-08-18 20:02:05 来源: sp20240818

原标题:杭州亚运会打碟师缘何出圈

“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不久前,在杭州亚运会收官之际,场馆里一首《再见》将气氛推至高潮,观众纷纷打开手机闪光灯,开启了现场大合唱。

回看杭州亚运会,许多名场面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蹦床比赛现场响起《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在女篮中国队与中国台北队赛前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在乒乓球男子双打半决赛前唱响《少年中国说》;在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国乒乓男团夺冠时点播《我是如此相信》……现场DJ通过精心筹备的曲目库,将杭州亚运会的赛事特点与现场音乐巧妙结合,为这场运动会增了光添了彩。

本届杭州亚运会进程中,现场DJ频频“出圈”,引发热议。网友评论道“播音员把亚运会开成演唱会了”“现场DJ有点东西”“亚运赛场的音控师太懂观众了”“亚运会没有一首BGM是白放的”,杭州亚运会DJ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会整活的DJ”。在一场大型运动会中,DJ成为“显眼包”,这在以前并不常见,本次“出圈”让更多人关注到了DJ这一重要角色。

DJ即“Disc Jockey”,中文译为“唱片骑士”,因为主要通过打碟完成工作,所以也叫“打碟师”。DJ最早主要负责编排音乐和选曲,多是幕后工作。后来,逐渐参与一些音乐的演唱、制作和演唱会的主持。随着霹雳舞、说唱等艺术形式的流行,DJ的“搓碟”开始席卷世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DJ很少会出现在舞台的“C位”,这也导致了在很多场合,不少人只关注舞台主角,而忽视了DJ的存在。

事实上,无论是线下的音乐会、演唱会,还是线上的音乐综艺、大型晚会,DJ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音乐会现场有DJ,气氛会被“拉满”;乐队中有DJ,音乐会更有灵性和活力。DJ们未必会站在聚光灯下,但是他们常常能通过打碟,用音乐和节奏点燃现场。

除了音乐、舞蹈类活动现场,在各类运动会现场,DJ同样至关重要。运动会现场的气氛是决定观赛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观众到现场观赛,期待在比赛中感受到激情与热情,感受到充实与快乐,气氛的营造正是通过DJ的选曲与适时的播放完成的。DJ在不同赛场,通过播放适当的曲目激发观众的热情,引导观众参与其中,沉浸式感受现场氛围,进而深切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好的DJ通过音乐和节奏的力量,既能让运动员和观众热血沸腾,也能在比赛过于紧张时舒缓现场情绪。

杭州亚运会上,作为“配角”的DJ频频“出圈”,从小众走向大众看似偶然,实际上既符合杭州亚运会的定位,也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

杭州亚运会DJ“出圈”后,亚组委回应道“年轻人更懂年轻人”。“潮起亚细亚”是这场体育盛会开幕式的总主题。潮是钱塘江潮涌,是体育跃动,是浙江精神,更是时代脉搏;是国潮,亦是新潮。在本届亚组委体育展示团队里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在综合考虑城市、场馆、项目、时间节点等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展示,带给观众别样的视听享受。正如媒体评论所说的:过去我们只是看比赛,现在更像是看一场大秀,有灯光和DJ的配合,体育已经不仅仅是比赛本身,而是一场令人享受的演出。对于亚组委而言,将音乐、灯光与体育播报结合在一起,做起“体育+”的文章,目的就是为现场及大小屏前的观众服务。

文艺创作与展示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DJ收获好评,其最根本的逻辑在于乐曲的选择立足人民、扎根人民,在艺术作品与广大人民的审美旨趣间寻得共鸣之处,进而实现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大家都看到了现场的热闹与欢乐,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年轻的DJ们经历了几个月的选歌,构建了歌曲数量达到近五万首的庞大曲库。更具挑战的是,比赛现场播放什么歌,需要随机应变,从数万首歌曲中挑选最符合现场情绪的一首歌,带动现场互动。

杭州亚运会DJ的“出圈”源于创新,更因为用心。作为本届亚运会的主题,“心心相融,爱达未来”凝聚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情感,也表达了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现场DJ将这一主题贯穿始终。一方面,通过大众耳熟能详的音乐无限拉近场内外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心理距离:《我的中国心》《歌唱祖国》等让人心潮澎湃,爱国之情、自豪之心被点燃、被激发;《夜空中最亮的星》《龙拳》等歌曲与赛场内的团结、拼搏等主题相呼应,为赛场上的运动健儿注入激情与力量。另一方面,现场DJ还以国际视野,用音乐表达体育精神,比如神似科比的约旦球员引发观众对球星科比的集体缅怀,在约旦男篮比赛中场休息期间,现场播放起《See You Again》,镜头在现场球迷带来的科比球衣上长时间定格,表达对已故球星科比的致敬与怀念,使无数观众热泪盈眶。DJ恰如其分地唤起各国观众内心的集体情感与集体共鸣,真正让各国人民因为体育而“心心相融”。

我们还应该看到,杭州亚运会DJ的“出圈”实际上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次成功推广与展示。现场播放的音乐,在音乐的中国性和当代性中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千年等一回》《奢香夫人》等流行歌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旨趣,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始终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紧握时代脉搏,在文化传承的进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佳作,并通过亚运会这一平台,向世界讲好中国音乐故事,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作者:张阔,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责编:王连香、杨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国际锐评丨为什么世界喜爱中国车? - 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北京

国际锐评丨为什么世界喜爱中国车?

发布时间:2024-08-18 20:02:06 来源: sp20240818

  这几天,一艘驶离山东烟台港的大型运输船吸引了全球目光。这是中国首艘由国内船厂建造、专门用于国产汽车出口的汽车运输船。它将在深圳装满7000辆汽车后前往欧洲,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美联社评价说,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激增,这为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开辟了新路线。

  目前,中国汽车已经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连续第15年居全球第一。引人关注的是,汽车出口达4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20.3万辆,占总量的四分之一。

  日本媒体报道说,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路透社等外媒认为,这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为什么世界喜爱中国车?有关专家对《国际锐评》分析说,这首先与近年来中国汽车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得到全球消费者认可有关。特别是中国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创新抓住新能源汽车赛道机遇,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拉动了汽车出口。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去年10月访华时,专程试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体验“原地掉头”黑科技后,纽森当场竖起大拇指,称“这超乎了我的想象,我们得想办法把这款车引进美国”。日本记者武田和明发现,如今的中国汽车和他在上世纪90年代看到的完全不同, “它的外观时尚,加速效果也很好,还配备了周到的安全驾驶系统”。

  除了产品物美价廉,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和加速全球化布局,也是中国车企的制胜“法宝”。中国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重点企业,全球有效专利量已超过10万件,并且呈逐年快速增长势头。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罗昊告诉《国际锐评》,公司拥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总投入超千亿元。如今,公司新能源车销往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成为泰国、巴西等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此外,完备的产业链、供业链体系提升了中国汽车的竞争力。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国际锐评》分析说,受当前世界经济衰退以及俄乌冲突等影响,海外汽车制造商供应能力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中国汽车产业链完备,生产能力在新冠疫情后快速恢复,从而带动了出口。《纽约时报》等指出,成为最大汽车出口国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也为中国产品质量提供了认证。

  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出海”,给全球带来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也帮助了当地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向《国际锐评》提到,2017年公司通过竞争入股马来西亚汽车品牌宝腾,仅用两年时间,就让这家有着40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扭亏为盈,重新焕发生机。2023年,宝腾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创下2012年以来最好成绩,并连续五年稳居马来西亚市场销量第二位。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世界,为各国绿色转型贡献了力量。《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绿色贸易额达到11610.9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经济体。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有分析认为,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产业地位、改善出口贸易结构,带动世界经济和绿色转型。

  根据瑞银集团最新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向海外销售500万辆汽车,其中大部分需求来自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这将巩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地位,也会为各国创造更多利好和机遇。正如新加坡经济学家陈兴利所说,“抛开意识形态偏见去看待中国的成功故事,将给每个人都带来宝贵经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