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静候八方宾客

发布时间:2024-08-02 13:25:03 来源: sp20240802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外景。杨毅 摄

   中新网 大连6月22日电(记者 杨毅)仲夏时节,黄渤海之滨,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大连。

  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辽宁大连举行。这是时隔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重回大连,第8次在大连举办。从白雪皑皑的瑞士小镇,到面朝大海的滨海之城,夏季达沃斯来到有着“浪漫之都”之称的大连,将向世界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新图景。

  22日,距离开幕仅剩3天时间,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会场已经焕然一新,盛开的鲜花、干净整洁的街道和焕然一新的主题广告牌。大连,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和全新的姿态,静候八方宾客。

  走进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穿着各式制服的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一片忙碌,相关单位正在进行会场布置和检查,力争以最佳状态服务保障活动顺利举行。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协调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兆宝说:“目前,场馆内部搭建工作已经完成,各项筹备基本就绪。”

  步入大厅中央,一个直径约9米的“未来魔方”塑造裸眼3D的视觉效果,充满律动和科技感。大厅右侧,一棵用双手托起的“大树”为会场带来了满满的艺术气息,这部名叫《共生之门》雕塑作品,寓意环保、和谐共生,呼吁人们关注可持续发展。

雕塑作品《共生之门》亮相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杨毅 摄

  走进新领军者村,以白色和原木色为主色调的空间里,它的内核却是“绿色”。“沙发和座椅都是循环利用的,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们也会收回,再次利用。”王兆宝说,在会议期间的任何时间,新领军者们都在此进行沟通交流。

  作为经济发展“风向标”,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在前瞻空间,嘉宾们将在此讨论中国的未来趋势、人工智能、产业新前沿等热点话题,前瞻空间里还设有多个互动空间,配备多媒体设备,一些小规模的会议将在这里举办。

  节能降碳是本届论坛的热点议题,主会场布置也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特点。王兆宝介绍说,大连市主会场采取“绿证”交易的方式实现100%“绿电”供应;自然通风系统通过电动百叶窗和天窗,形成空气对流换热,实现节能降温;空调系统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通过海水进行制冷换热,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电力。

  值得一提的是,场馆中的大连元素十分丰富,一楼大厅中特别设置了大连展示区,大连中山广场、东港商务区、大连港等众多展现大连经贸、文化发展的宣传视频、电子海报、画册在此展出。此外,在一楼大厅的右侧走廊,还将重点展示大连贝雕文化,届时来自大连的贝雕艺术家们将现场展示贝雕技艺,并作为礼物赠送给到访嘉宾。

  除了主会场的搭建布置,大连各相关单位也在全力以赴,精心细致地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口岸是展示大连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中外贵宾来大连的第一落点。在大连机场、火车站,当地口岸单位全面提升设施水平,美化场站环境,设置专用通道,为中外贵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设置专用通道服务为中外贵宾。孙鹭 摄

  大连周水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宋潇说:“我们完成了12个边检智能验证台的升级改造,开通4条达沃斯专用边检查验通道,并部署上线‘入境登记卡自助填报终端’,各国来宾可以提前扫描二维码填写入境卡片,抵达大连后使用该设备扫描打印,即可办理边检手续。”

  为做好境内外来宾的支付保障工作,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启用周水子国际机场、大连国际邮轮码头、大连站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海陆空”港全打通。全市2325台现金自助机具可受理外卡支取人民币现金,741个银行网点、24家外币代兑点、3家外币兑换特许网点、6台外币自助兑换机可受理外币兑换人民币现金,全面保障境内外来宾用现需要。

  此外,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安全保卫、城市管理、交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筹备工作也已经到位,随时整装待发。

  拥抱达沃斯,静候八方宾客。夏季达沃斯再次来到大连,带着对新时代的展望,有理由期待,今年的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会更精彩。(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呈显著增加趋势 - 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 业界专家学者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呈显著增加趋势

发布时间:2024-08-02 13:25:04 来源: sp20240802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黄垚)中国气象局4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1961年以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加趋势,且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1世纪初以来明显偏多。

在中国气象局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介绍,全球变暖持续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且影响范围更大。

“长序列气候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显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强度更强、持续时间延长,如2022年7月至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干旱、2023年6月中下旬至7月华北地区的高温热浪,对农业生产、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均造成显著影响。”袁佳双说。

与此同时,伴随气温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也有所增强。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发生破纪录的特大暴雨,如“21·7”河南极端暴雨过程、“23·7”华北极端暴雨过程等。从极端事件的长期变化看,我国年暖昼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6.7天,年累计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站日数每10年增加4.1%。

袁佳双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将呈增多趋势,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大于总降水量,变率增大,降水更趋于极端化。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