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冷热不均” 冷门职位能不能降门槛

发布时间:2024-08-26 21:31:07 来源: sp20240826

  10月24日18时,2024年国考报名结束。截至当日17时30分,报名人数已达291万,创历史新高。尽管今年未现“万人争一岗”现象,但3572:1的最大竞争比仍然颇显夸张。与之对应的,则是部分岗位“零报名”。据披露,今年国考有137个岗位“无人问津”。仅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截至10月23日9时,仍有714个职位报名人数不达面试开考比例。

  热门职位迎来数千人竞聘上岗,冷门职位则达不到开考门槛,甚至干脆没人参与,国考报名这种“冷热不均”的情形,已经持续多年。不少人对此深感忧虑,认为这意味着巨大的浪费,也有人指导考生不要盲目跟风,谨慎选择岗位。

  因报名不均衡导致人员浪费,自然不是最理想的结果。不过,既然是数百万应考者自主选择职位报名,个人条件不同、心态各异,最终的报名结果出现局部的“扎堆”或“放空”,并不令人意外。只要是报考者的选择,就应该受到尊重。否则的话,直接“统一分配”,岂不省时省事?

  不过,“冷热不均”持续出现,也提醒有关各方重视此类畸轻畸重的情形,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优化招考方式。热门岗位为什么“热”?之前已有不少专家指出,这与这些岗位报考条件相对宽松有关,如专业要求较宽泛,学历要求不高,也不要求有基层工作年限等。

  以今年最热门的“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来说,招考专业包含9大类专业,尽管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但对政治面貌、基层工作年限、服务基层项目等均无限制。去年最热的“青海省税务局曲麻莱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三)”,除了学历要求为大专以上外,专业要求也很宽泛,数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均能报考,其余条件都不限制。此外,青海国税局其余3个仅要求大专以上的职位,报考人数均超过千人。

  冷门岗位又为什么“冷”?综合历年情形看,除了部分岗位专业技能要求高,且须有基层工作年限外,很多基层一线的专项岗位,如“基层民警”“境外边防”“警长”等,往往问津者少。

  可见,报考人数的多少,与报考条件的“硬杠杠”不无关系。把冷门岗位的门槛适当降一降,比如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冷热之势就可能发生变化。而那些不被看好的基层一线岗位,不妨专门设置面向基层人员的定向招录计划。这两年,免费师范生、公费农科生等等定向招录,社会效果就很好。

  还应看到,报名“冷热不均”,也是不同岗位未来发展“苦乐不均”的一种映射。尽管这些年职务晋升越来越强调基层经历,但不可否认,基层干部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依然有待提升,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等,也需要更好改善。为长远考虑,改善基层环境,提高基层待遇,创造更公平的发展机会也十分重要。

  国考参与者日众,如何更好兼顾岗位专业需求与人才能力意愿、科学合理引导考生流向,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配置均衡,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判、优化政策。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机会,或许能让选拔机制更公平也更高效。

  龙之朱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27日03版) 【编辑:刘星辰】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幕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幕

发布时间:2024-08-26 21:31:09 来源: sp20240826

   中新网 上海4月29日电 (记者 许婧)“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29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共展出各类展品452件,力求全维度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

4月29日,“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   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中山大学图书馆珍藏的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也首次在党的诞生地展出,将为观众呈现一次“源与流”的命运交汇,生动印证“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中山大学图书馆珍藏的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首次在党的诞生地展出。    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本次展览以历史分期为序,共分为五大板块,力求通过大量丰富的图文、实物、多媒体、创意展项等,精彩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引领观众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展览充分运用立体化展陈手段,为五个部分设定了不同的展示基调。天井中象征双手捧护真理造型的拱形阵列,两侧融合多层剪影,表现马克思主义诞生前,人类经历的狩猎、农耕、工业等重要文明阶段。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展现飞跃意向的造型装置,通过星光吊顶,营造幽远宁静的展示空间,把观众聚焦点引向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感悟马克思珍贵文献的永恒力量。

展览充分运用立体化展陈手段,为五个部分设定了不同的展示基调。让观众一步一景、一景一感,感受伟大飞跃的历史变革瞬间。   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一楼还以半景方式设计了“彩色开国大典”的场景打卡点,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感受“开国大典”激动人心的时刻。二楼展厅巧用结构隔断,复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家庭的生活场景,让观众抚今追昔,使“民生小事”与“时代大事”彼此交融。

  展览还巧用建筑之间的连廊区域,借用光影打造“十四个坚持”文字阵列。尾厅则采用大量的灯箱、LED屏、立柱屏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绚丽多彩的美图实景,表现在城市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让观众置身美好生活。展览尾厅创意设计巨大时针造型的艺术装置,摆放马克思、恩格斯雕塑,并特意设计了马克思的大型封面海报,观众可在此与马克思、恩格斯合影,在穿梭的时空中,感受200年前马克思为人类幸福生活的理想与今日生活的巨大变化,为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中山大学联合主办,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德国)上海代表处、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支持。展览也是“光荣之城,乐享红色‘申’活”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