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土陶村”的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4-08-29 11:05:52 来源: sp20240829

  走进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恰克日库依村土陶制作师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家的院子里,记者仿佛置身一座土陶博物馆,造型古朴的陶罐、图案精美的陶盘、颇具特色的陶制饰品……

  在他的影响下,当地学习做土陶的人日渐增多,“土陶村”名号不胫而走,一件土陶成为当地的文化“金名片”。

  形状花纹来源于生活

  英吉沙县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文化交融逐渐孕育出了其独特的土陶艺术,以其复杂的造型、独特的着色和精湛的烧制工艺而著称。

  恰克日库依村因悠久的土陶烧制史被誉为“土陶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地。走进村中,采用泥土与稻草混合建造的新房沉稳古朴,墙上点缀着各式陶器样式的独特装饰,为村子增添了浓郁的风情。

  “我从7岁开始学习做土陶,快60年了。这门手艺是爷爷和父亲教给我的,土陶的形状、花纹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说,作为日常用具,土陶在当地民众家中极为常见。英吉沙土陶经过历代工匠打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体现了典型的维吾尔族传统特色,色彩丰富,造型精美,古朴中透着灵气。而英吉沙土陶不仅实用,还具有收藏价值,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2006年5月,土陶村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保留传统,推陈出新

  “英吉沙土陶的制作没有模版,我会随心创造花纹,把它们刻出来。”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手握一只陶壶说,为将制陶手艺传承下去,他教会了全家人制作土陶。其中,技艺最精湛的是他的小儿子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

  已经成为第8代土陶手工艺传承人的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亲眼见证了“土陶村”如何打响了名号。“‘土陶村’烧制土陶虽然经验丰富,但因规模小,效益较低,没有形成相关产业,这项非遗蒙尘村中,未能成为村民的‘金饭碗’。”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认为传统的土陶制品器形不够美观,做工比较粗糙,坚硬度不足,长途运输容易损坏。

  为提高品质,村里专门请来了山东和江西景德镇的制陶师傅,和村里的土陶匠人们交流经验,还选送青年匠人外出学习。

  “我想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不断对陶器的花纹、款式等进行创新。”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研究推出了一系列富含文化内涵的土陶产品。这些产品兼具观赏价值与实用性,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的完美结合。“旅游旺季一天大概有4000名左右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推出的新型产品也挺受欢迎,2023年我们家收入达到了80万元以上。”

  抱团吃上“旅游饭”

  “土陶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热依拉说,近几年,通过持续开发文旅项目,“土陶村”迎来了发展契机。

  山东游客杨晓雪饶有兴趣地使用电动陶轮制作了一件陶器,“我第一次来英吉沙,这里的土陶很有特色,也有很多优秀的匠人,‘土陶村’不愧是非遗村。我买了两件陶器,打算带回家收藏。”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依马木·艾力制作土陶已有20多年,他说,吃上“土陶饭”和“旅游饭”后,村子跟之前大不相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传承这门技艺。近年来,英吉沙县全力保护非遗技艺,以文旅结合助力村民就业增收。“土陶村”以非遗土陶为“媒”,不仅形成英吉沙土陶制作、展示、销售、体验等多环节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还带动了多个旅游项目, “土陶村”跻身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17岁的木海麦提·阿卜杜萨塔尔是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土陶烧制技艺专业的学生,也是依马木·艾力的徒弟,现在已经能独立制作花瓶,“土陶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工艺品,希望我能掌握技术,未来成为师傅的继承者。”

  “一开始村子里只有我们一家在做土陶生意,后来慢慢‘抱团’发展,大家的收入都有了提高。”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说。热依拉告诉记者,村里的土陶制作目前主要集中在村集体创办的土陶合作社和阿卜杜热合曼家的个人合作社,仅两个合作社每年平均销售5000件土陶制品,户均20万元。 【编辑:何颖】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课间怎能“圈养”? - (新春走基层)“生肖龙”走俏年货市场 新春国潮消费“圈粉”Z世代

课间怎能“圈养”?

发布时间:2024-08-29 11:05:53 来源: sp20240829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是《童年》中的歌词。可现在等来了下课,却可能等不来游戏而只能被“圈养”在教室里。最近,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越发严重: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但是学生表示也很无奈,“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如今这一现象仍层出不穷。我们有必要追问,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把宝贵的玩耍时间还给孩子们到底有多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赵亮

  谁动了孩子的“课间十分钟”

  “课间不自由”由来已久。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不少小学都在推行所谓“文明休息”,即课间十分钟只准喝水、上厕所,不准在楼道停留,不许到操场玩耍。如此种种传递出的信号大致是,“别出教室”“别乱溜达”……

  对此,教育部2021年9月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但目前来看,“课间圈养”问题仍相当普遍。

  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就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而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比例达到77.2%。

  “把课间还给孩子”的呼声一直不绝,为何改观不大?综观各媒体报道,不难发现,校方似乎一肚子苦衷:这样做是怕孩子玩耍期间发生磕碰,家长会有怨言;也有老师坦言,一个班三四十人,一个学校上千人,任由学生“撒欢”,哪儿管得过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刀切”是比较稳妥保险的做法。

  记者有在济南做小学教师的亲戚,说起当下小学老师任务之重、压力之大,苦水颇多。他表示,由于在课间教育引导学生存在显而易见的困难和麻烦,因而这种对于课间休息的特别干预,颇受一些教师欢迎。

  当然,除了怕孩子课间打闹要担责,还有部分教师习惯于拖堂、提前上课等,甚至不少学校丢不下“唯分数论”的理念,试图通过压榨孩子的课间来提高全班乃至全校的学习成绩。不然,就不会出现报道中提到的“课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的荒唐一幕;更不会出现连大声说话都不被允许、有专门老师负责巡查谁在课间奔跑的奇葩规定。

  “圈养”养不出健康下一代

  课间10分钟是学校为学生安排的休闲、娱乐时间,让学生休息、放松,恢复体力,缓解上课疲劳,锻炼身体,增强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不只是方便学生上厕所。换句话说,课间10分钟等于劳逸结合,说说笑笑、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本应是“标配”。而且,活泼好动本就是孩子的天性,“课间圈养”直接限制了学生好动的天性,有悖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一味“圈养”学生,身体得不到舒展,生活乐趣得不到放飞,培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不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

  课间把孩子们圈养在教室里,看上去是安全了,但事实上,孩子们不仅损失了课堂效率,也牺牲了身心健康,可谓得不偿失。近年来,“小胖墩”和“小眼镜”越来越多,据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和《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在节目中痛心疾首地拷问:“请问连课间十分钟都很难走出教室的孩子,能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怎么样支撑篮球、足球、排球冲出亚洲?”

  鉴于此,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就明确规定,“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课间圈养”现象如何破

  虽然如今给孩子减负从制度上到社会共识都越来越明确,甚至在防范近视率、中小学体质健康考评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很难说整个社会的教育压力和教育焦虑真正得到了缓解。要知道,在学生得不到松弛的另一面,其实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神经并没有获得放松。

  与此对应的便只能是,一些看起来的本该恪守的常识和教育规律,却迟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让错误的观念变本加厉地风行。因此,要真正把该有的休息时间还给孩子,仅仅是谴责那些怕承担责任的学校、过度维权的家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课间圈养”现象问题根源是学校责权边界的模糊,“学校目前不是有限责任主体,成了无限责任的承担者”。要解决这一问题,使老师们能够安心引导学生享受热闹的“课间十分钟”,仍需要厘清“校园安全”问题的“责任边界”。

  一方面,要加大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做好源头治理。只有在他们心中牢牢植入安全理念,在课间玩耍时才不至于做出危险动作与行为,进而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则要出台对学校责任划分与承担的明确规定,甚至要出台相关的免责政策,打消学校放开课间活动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帮助校方承担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作为家长,不能一边要求学校让学生多进行课间户外活动,一边又对学校的安全责任无限上纲上线、吹毛求疵,要正确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也需明白校园安全风险不可能百分百杜绝。只要不是学校主观过失导致的安全事故,家长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与容错率,即便维权也应理性,而非动不动就“闹大了再说”。家长的过分关注,会让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时缩手缩脚,而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

  要让课间10分钟重现活力,需要学校展现责任担当,同样也需要家长多些宽容和支持,如此一来,孩子们的童年才会更加丰富多彩,“课间圈养”现象才能越来越少。(山东商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