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旅游消费 添彩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9-19 13:58:45 来源: sp20240919

近期,旅游业迎来重磅利好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提升行业综合能力和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30条措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各地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对于正在加速复苏的文旅业来说,这套政策组合拳不仅为旅游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有效提振了信心,注入了新活力。

释放旅游消费更大潜力意义重大。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今天,旅游已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已发展成为广受百姓青睐的朝阳产业和幸福产业,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其中旅游消费等服务消费明显提升,而且增速较快,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回稳向好,需要进一步推动旅游消费复苏向好,从而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释放旅游消费更大潜力有基础,有条件。今年以来,我国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回暖超出预期。从供给侧看,新体验、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文旅产品与服务更好满足了游客需求。各地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消费的政策,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让广大游客放心出行、舒心出游,为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提供了更好保障。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彰显了我国经济强大的内需动力,也折射出旅游消费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

释放旅游消费更大潜力重在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当前,大众旅游出行和消费偏好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正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转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美食去旅游、跟着演出去旅游……这些以前相对小众的出游方式,如今已然成为旅游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因此,只有更加敏锐地捕捉行业发展新趋势,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才能吸引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推动文旅行业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释放旅游消费更大潜力,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落实。各地要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根本目的,将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当前工作重要位置,抢抓机遇,担当实干,强化改革创新,引导旅游业市场主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文旅产品新供给,推出更多符合游客口味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让旅游业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为人民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责编:王连香、陈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华时评丨“改变中国”的美国执念当休矣 - 特写:罗大佑,穿过雨水的光阴的故事

新华时评丨“改变中国”的美国执念当休矣

发布时间:2024-09-19 13:58:47 来源: sp20240919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题:“改变中国”的美国执念当休矣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最近,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活动时坦言,“美国意识到,几十年来为塑造或改变中国所作出的努力,无论是明里还是暗里,都没有取得成功。”

  这是美国官方公开承认过去几十年对华实施“改造”战略,并以失败告终。让美国这些人失望的是,中国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家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024年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启商业首航(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在事实面前,美国必须调整对华认知,放下“塑造或改变”中国的执念,找到与中国平等相处之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走的是不同的路。这种不同不是今天才有的,今后还会继续存在。中美相处很重要一条就是承认这种不同,尊重这种不同,而不是强求一律,试图去改变甚至颠覆对方的制度。

  在国际政治中,美国始终有种幻觉: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山巅之城”,有权统治世界,也有教导其他国家遵从其制定的所谓“规则秩序”的义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提出:“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不仅会同意进口更多产品,更同意进口我们最珍视的价值……”美国一些战略家坚定地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下一个就轮到中国。然而人们看到的却是:中国在随后20年的时间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实际上,美国与其追问“为什么改变中国失败?”不如多想想“为什么会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中国?”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美国之所以屡屡读不懂、看不透、判不准中国,关键在于无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他在《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理解中国——西方错估中国已数十年了》的文章指出:“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现代化进程必然导致西方化。但是,影响现代化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和技术,还有历史和文化,而中国的历史文化迥异于任何西方国家。”雅克表示,美国等西方国家总是希望能够大体按照自己的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来评价中国,却不愿投入精力去理解尊重其国家文化、历史和传统所蕴含的智慧和特殊性,“这无疑是错误的”。

  在山东省巨野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工作人员在直显芯片生产设备前值守(2023年11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归根到底,“文明优越论”混合冷战思维,使美国高估自己的同时,又低估了中国人民主导自身命运、谋求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

  “美国总是高估自己决定中国发展道路的能力”,美国学者库尔特·坎贝尔和伊莱·拉特纳在合著的文章《思虑中国》中写道。正如幻想“经济开放会让中国西化”注定失败一样,妄图通过遏制打压同样无法改变中国的发展轨迹,中国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是而且只会是基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的自主选择。

  作为对全球和平发展具有系统影响力的大国,中美以何种方式共存攸关人类前途命运,而阻碍中国的自主发展就像欧洲中世纪著名的克努特国王试图阻止海水涨潮一样。《金融时报》在一篇题为《面对美国打压,中国是正确的》评论中说,美国需要一种战略来面对“永远存在的中国”,而“押注中国屈服并不是战略”。

(责编:贾文婷、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