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担当、新使命、新贡献——香港全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发布时间:2024-09-21 22:08:16 来源: sp20240921

  新华社香港7月29日电 题:新担当、新使命、新贡献——香港全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新华社记者陆芸、奚天麒

  连续创业者潘武宾从海外留学归国后创立了两家生物医药公司,先后在美国上市。在详细考察多地的营商环境后,他决定将下一个创业目的地设在香港。

  “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畅通的融资渠道和整合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的便利条件,加上特区政府对创新创业特别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相信企业会有很大的成长机会。”潘武宾说。他通过特区政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来港,打算今年下半年在港注册新公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香港各界人士表示,中央的支持为香港“抢人才”政策注入了新动能,香港定能发挥优势,把握机遇,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人才沃土”迎新机

  像潘武宾一样,许多“海归”近年来选择归国就业创业,香港成为首选。“香港国际化程度高,税收低,文化包容性强,是很多高端人才归国选择的第一站。”香港华创联主席马启元说。该联盟去年在港成立,旨在为全球华侨华人创业者搭建合作平台,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和企业回国,特别是到香港落户。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3年世界人才报告》中,香港的人才竞争力水平在亚洲地区高居第二。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香港是与世界接轨的经济体,能孕育全球人才茁壮成长。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多方面制度优势,包括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简单低税制、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市场,同时香港也是亚洲区内最宜居城市之一。这些都是吸引人才来港寻求工作机会和美好生活的因素。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屠海鸣表示,香港吸引人才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从“天时”看,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为全球人才赴港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地利”看,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亚太乃至全球的重要交通枢纽。从“人和”看,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建设人才高地,这将赋予香港更优厚的条件。

  “筑巢引凤”广纳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源动力。”今年5月举行的“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上,李家超明确提出本届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

  2022年7月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出台了一揽子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人才引进计划。根据特区政府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各项已优化的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超过32万宗申请,已批出近20万宗,当中超过13万名人才已到港。

  “抢人才”成效显著,“留人才”多措并举。特区政府于去年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为各类人才“迁港”“知港”“留港”提供全方位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

  人才办总监刘镇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办公室已联系超过50家合作伙伴提供网上支援配对服务,在求职、住房、教育、银行及保险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建议和服务,协助他们尽快适应及融入香港生活。此外,今年还将举办数十场研讨会和工作坊,内容涵盖生活百科及广东话学习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才的过程中,香港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更加注重与大湾区其他城市联动。今年5月,大湾区“9+2”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开展海外招才引智活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会继续完善区内人才引进、培养、流动等方面的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大湾区人才高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久久为功谋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不仅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也关乎香港的未来。香港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下降的挑战,更需主动求变,锐意改革,完善引才机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勇担国家赋予香港的新使命。

  屠海鸣表示,中央对香港的新定位突出“两高”:国际高端人才和集聚高地。这不是一般人才,也不是普通的聚集地,可见中央对香港寄予厚望。香港特区政府“抢人才”计划成效显著,但人才来源地较为单一,香港还需以改革思维,打开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闸门”。

  刘镇汉表示,香港需要建立更多元、更庞大的人才库,既满足香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需,也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今年下半年,人才办会优先前往目标市场,包括拥有合资格大学的内地主要城市以及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国家。

  香港全社会正在形成支持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跨国企业、科研机构、香港各大高校作为吸纳人才的主力军,正发挥各自优势,为香港引才留才。香港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表示,高校是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学校积极前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招揽优秀学生,并通过 “岭大60全球学者招募”计划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

  “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国际化的独特优势,发挥新的担当,起到新的作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是时代赋予香港的重任,也将是香港发展的绝佳契机。”他说。

(责编:崔译戈、刘叶婷)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新人物 | 刘忻:十多年后归来,我更强大了 - 元首外交·心相近|“发自内心的挚爱”

中新人物 | 刘忻:十多年后归来,我更强大了

发布时间:2024-09-21 22:08:17 来源: sp20240921

   中新网 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任思雨)一把吉他,一个口罩,带着同样的装备,刘忻再次“杀”回了长沙赛区,唱的还是当年的歌,身上的酷劲儿,也和13年前参加《快乐女声》时如出一辙。

  “我的白月光回来了”,很多网友说。

  从偶像进化成摇滚音乐人,在30岁的末尾,刘忻再次回到了起飞的地方,原因依然跟梦想和音乐有关,“还是我想做的那件事情,但我觉得它变得更简单了。”

  不过此刻,刘忻还在重新学习做一个“选手”,努力适应着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节奏。每天泡在练舞房的她给自己和队员们买了泡脚桶缓解压力,畅想着可以让大家好好放松,结果一次都没用上,因为每天练完回宿舍已是深夜,累到接盆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海报设计:徐洋

  Girl from 东北

  参加节目之前,刘忻反反复复筛选初舞台的音乐,最后决定把《家在东北》《I'm the girl from 东北》和新专辑里《Red Light》重新编到一起。

  她知道,《I'm the girl from 东北》是很多老歌迷认识她的起点。但在这里,她想再做一次自我介绍,带着13年后的新面貌,给那些没有找到过她的新观众听。

  刘忻《Girl from 东北(乘风版)》舞台。来源:受访者供图

  2011年,《快乐女声》长沙赛区50强初见面,刘忻即兴创作了《I'm the girl from 东北》作为自我介绍,再后来,她又把这首歌唱到了全国总决赛6进5的舞台。在那场血雨腥风不断的比赛中,一轮又一轮PK下来,刘忻的人气总是保持在断层第一。

  而在不久前,这个北漂多年时常受挫的失意歌手,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彻底放弃音乐梦。

  上大学时,已经拥有不少原创歌曲的刘忻来北京闯荡,自信满满的她什么规划都没做,结果发现,这里遍地都是和她一样的人。

  之后,她在各种娱乐综艺间辗转,四处投递原创作品,在焦虑中等待和寻找舞台。中间也有过高光时刻——2007年,刘忻在“舞动音画”选拔赛中拿到冠军,前往韩国接受艺术培训。

  但大半年后归来,发过一首新歌和一支MV后,她再次悄悄隐回茫茫人海中。

  2008年,刘忻推出首支单曲《颜色》。来源:视频截图

  环顾四周,一同北漂的女孩大都已经转行或步入家庭,只有刘忻还在断断续续地寻找通告,整天穿着厚重的玩偶服扮演吉祥物,那时她觉得,像有一盆冷水,一年一年地浇在她头上。

  父母总安慰说,不行就回来开饭店,还有爸爸妈妈。但是,刘忻一直想要在他们面前争口气。最痛苦时,她对着没接通的电话反复练习“妈,我可能要回家了”,但最终还是强忍了下来。

  就在这时,“快女”开始海选了。她觉得,这是留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

  原本目标只是闯到长沙赛区前三十的刘忻,开始感受到周围越来越灼热的目光,平生头一次,有那么多人在她唱歌时给她鼓励,她发布的一条微博,单是转发数就已经高达700多万。同时,她也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大的舆论洗礼。比赛变成战役,背负着无数人的期待,她必须要勇往直前。

  最终,刘忻以季军出道,成为万众瞩目的超人气偶像。她写的歌被郑重地录进圆形唱片,发行的EP成为2012年公司唱片销量冠军。在当时出版的自传里,她描述自己就像一个突然拥有了华丽水晶鞋的“灰姑娘”,魔法师就是她的粉丝们。

  2011年,刘忻在《快乐女声》获得季军。来源:视频截图

  遗忘俱乐部

  但没有人告诉这个灰姑娘,怎样一夜之间变成一个能满足所有人期待的完美艺人。

  在爱和鼓励中走出城堡,刘忻开始面对大众的严苛审视。那几年,她不断地参加综艺、唱OST、出演影视剧,朝各个方向努力,却越来越生出一种不真实感——她看不到“自己”了。

  安静下来时,她开始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中学时组建三人摇滚乐队的回忆涌上心头,那种什么都不想、只专注音乐和作品的感受让她着迷。

  有那么几年,刘忻似乎淡出了公众视野,“泯然众人”“被遗忘的快女”成为一些文章给她的定语。实际上,她以个人名义发了3首摇滚单曲,和几位老友组建的遗忘俱乐部乐队,正在低调地成长。

  再度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她的标签变成了摇滚乐队主唱。那时,她进入另一档乐队综艺的录制,同时收到了《乘风破浪》的邀约。

  她很遗憾错过了“浪姐”,里面有好几位她的好朋友,她很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留下难忘的回忆,但在那个当下,乐队是她必须先要完成的心愿。

  刘忻在遗忘俱乐部巡演现场。来源:受访者供图

  遗忘俱乐部的名字来源于一部捷克老电影,它是一处隐秘的栖身之所,也是自己和世界的连接,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地选择遗忘什么和记住什么,乐队的Logo也是一个通向内心的锁孔,“做你生命的主宰”,这是刘忻想表达的。

  有一次,她翻看歌迷的考古时惊讶地发现,当年在长沙比赛,自己有个耳钉就是锁孔的形状,脖子上戴的项链也是一把吉他。“可能注定了你会走这条路,它只是一个时间早晚问题。”

  在摇滚乐里长大,在摇滚乐里重新找到自己的刘忻,开始释放自己的满满能量。乐队发了两张专辑,全部由她作词作曲,他们去到好几个城市巡演,把热情传递给台下的新老歌迷。

  是时候了,她想给大家看看,一个状态很好的自己。

  刘忻在遗忘俱乐部巡演现场。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乘风2024》的初舞台上,刘忻带来了一首乐队的歌《Red Light》,在她的解读中,人的一生会来到很多路口,经历很多次红灯的等待,但那也意味着,绿灯马上就会到来,新的开始就会到来。

  《I'm the girl from 东北》和《Red Light》,分别代表着13年前和13年后的自己,刘忻把她们同时放在舞台上,想让大家看看,一个女孩可以会有多大的成长和变化。

  下个路口见

  来参加节目时,杨天真问刘忻,对自己的人生有很清晰的规划吗?她斩钉截铁地答:没有。最终想要冲到第几名?总共要上多少个热搜?势必拿下多少个商业代言?她全都没考虑过。

  成团她是希望的,因为这样可以演完所有的舞台。一个稍远一点的答案是,她想至少要成为一位摇滚奶奶,希望热爱的音乐既可以是爱好也可以是终身事业。

  对当惯了经纪人的杨天真来说,这个答案不够量化。但在这个阶段,刘忻先不想去想那么多,就像当年组乐队一样,如果想做,那就去做。

  刘忻在遗忘俱乐部巡演现场。来源:受访者供图

  这种随性一直延续到舞台上。第一次公演前,刘忻主动选择了一首甜美可爱的歌曲,一旁的何洁直呼她疯了,她笑着说:但不觉得那样很好玩吗?

  到了自由组队阶段,其他队长都在反复斟酌人选搭配,刘忻的想法是,只要有人来,那就一起玩。于是,范湉湉来了、王琳也来了、赵奕欢、苗苗都来了。几个和甜美反差极大的姐姐,快快乐乐地组起了一个“7天速成可爱班”。

  和姐姐们在一起时,刘忻自认是一个“辅助型”队长,她不想在舞台上突出自己,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她只是尽量多把自己的舞台经验传递给大家。而姐姐们的热情也给了刘忻很大的正面回馈,大家全都对她“无条件信任”。

  刘忻、王琳、范湉湉、赵奕欢、苗苗《有你在》舞台。来源:《乘风2024》剧照

  一公分别时,一位姐姐告诉她:“我现在斗志满满,我现在要在别的队伍里不停地成长,等到最后的时候,我要回到我的队长身边去。” 听到这句话,刘忻又落泪了,节目刚播几期,她被镜头记录下的流泪次数已经多到数不清。

  这是“浪姐”带给她的,不同于在乐队之中的感受。这不是一个分工明确的舞台,大家各司其职,将后背交给彼此成就一场伟大的表演。这更像一种专属于女性间的关怀,那么多女人带着各自的人生相遇,这些人生里有光辉也有泥泞,大家彼此观看和交换,带着成长与感激四散,然后,带着遥远的惦记在下个路口见面。

  对现在的刘忻而言,想做的音乐、想有的乐队都有了,接下来就是去大胆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情。

  她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接住,并且享受人生中那些未知和意外。

  在十年前出版的自传结尾,刘忻希望许多年以后,“芯片”们都能过得快乐。

  十年后,刘忻找到了新的自己,遗忘俱乐部里也多了很多新的身影。现在她已经充好电,就像俱乐部门口亮起的霓虹灯那样,向一切可能性发出召唤:我准备好了,欢迎光临。(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