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主要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锐财经)

发布时间:2024-09-23 20:21:46 来源: sp20240923

  山东省烟台市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推进“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和延链,以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图为位于烟台市的现代迪万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内,工人在流水线上生产挖掘机。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近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时介绍,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纲要实施进展情况良好

  纲要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方面提出了20项主要指标。郑栅洁介绍,纲要实施进展情况良好。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

  具体看,4项指标提前实现,分别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5项指标快于预期,分别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

  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分别是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郑栅洁表示,两年多来,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城镇两年半累计新增就业3153万人。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分别提高9.1%、14.3%。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

  此外,截至目前,纲要围绕重点领域战略任务提出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96项进展符合预期,6项基本符合预期,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战略任务落实。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是“十四五”时期的“关键词”之一。郑栅洁表示,两年多来,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

  制造业竞争优势持续增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7.8%,占全球比重稳定在3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占GDP比重超过1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等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到665万台,比2020年增长近3倍。

  高端产业和重大装备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投产,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实现量产,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全球占比分别达到90.3%和84.8%。

  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整体布局。5G网络建设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8月累计建成基站313.8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

  产业发展背后,是科技力量的持续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初显。”郑栅洁说。

  77个已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运35个,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科技成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其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过77%,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万亿元,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技术吸纳。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更加健全,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稳居全球第一。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纲要强调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两年多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强大国内市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效应不断显现。”郑栅洁说。

  例如,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增长。消费经受住疫情冲击并呈恢复性增长,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8%。

  但郑栅洁同时指出,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特别是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偏低。必须加快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有效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收入增长预期,从根本上提振居民消费。

  郑栅洁表示,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主要举措之一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确保经济加速恢复和保持稳定增长。

  据介绍,相关部门将根据纲要主要指标进展情况分类施策,对进度提前完成、快于预期、基本符合预期的16项指标,继续巩固扩大既有成效,防止回落或反弹。对滞后于进度的4项指标,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尽最大努力推动完成规划目标。

(责编:袁勃、赵欣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 国侨办代表团在巴西走访慰侨

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4-09-23 20:21:47 来源: sp20240923

原标题: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尤 政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在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

  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开展了广泛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系列事关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日益显现: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整体呈现“均值高、方差小”的特征,创新型人才较为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顶尖人才培养的自主性有待提高;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待加强;关键领域卓越工程师供需两侧存在矛盾。

  经过调研,我们充分认识到,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努力打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时代感、使命感、紧迫感,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华科大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举措。

  一是把稳制度建设之舵,推动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转型升级。华科大将进一步结合学科特色、学业要求、学生特征,制定卓越工程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卓越医生、卓越新闻人才、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华科大将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平台等的建设,加大力度培养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此外,华科大还将专项整治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聚焦拔尖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是紧扣国家需求之魂,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华科大将继续瞄准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按照“保人才、保基地、保质量、保专项”的原则,优化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体系,改革计划管理办法。华科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于今年揭牌成立,该学院依托学校工科优势,通过校企课题对接,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鼓励学生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科研、产出真成果。华科大还设置了专门管理团队和专项经费,大力推进综合素养提升类课程、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及学科交叉创新团队的建设,致力于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联合培养新范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三是拉满实验平台建设之弦,推进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化建设。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有组织程度越来越高,高水平的公共研究平台在培养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集中力量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成为培养基础人才的重要条件。为此,华科大研究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大楼的管理机构及职责,理顺实验教学平台立项建设、运行管理及安全管理机制体制。此外,华科大还将创建高等研究院,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及学校公共实验平台在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华科大将继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华科大品牌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将华科大打造成新时代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走在前列。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