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共赴四叶草 全球共享新机遇——信心满满的进博会展商

发布时间:2024-08-18 19:25:17 来源: sp20240818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松竹 邢羽菲 许思骞 王司琦 刘桐羽 李颖 李璐):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参会的各界人士对中国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表示中国市场不断开放将为全球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世界共赴四叶草 全球共享新机遇——信心满满的进博会展商_fororder_abe6139aa47a462f8bac6e33894ebb6c

进博会展馆

  开放合作的平台 互利共赢的舞台

  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有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新老朋友”齐聚进博会,共享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

  波兰贸易投资局驻华办事处业务发展经理宋曼姝表示,波兰贸易投资局和波兰企业参加进博会的最大期待就是希望能够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寻找合作伙伴,将优质波兰产品介绍给中国消费者。

世界共赴四叶草 全球共享新机遇——信心满满的进博会展商_fororder_4fc6fb134f7d4065ac210189bd6e5b15

波兰国家馆

  达上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首次参与进博会,公司代表李霆琮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来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进博会这样的开放平台可以为各国企业搭起合作的桥梁,以便日后将更多优质产品带给消费者,推动发展共赢。

  进博会的“老朋友”则看中了进博会的平台溢出效应。葡萄牙茉汰公司本次携带家庭管道疏通、清洁、护理新品第六次参展进博会,品牌首席产品研发官告诉记者,“进博认证”对企业品牌塑造有重要作用。

  潜力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

  伴随中国经济不断高质量发展,新的消费热点不断释放。中国市场的广阔空间与巨大潜力使得不少进博会参展商决定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深耕中国市场。

  今年是芬兰第三次在进博会设立国家馆。芬兰商会执行董事吴兰表示,芬兰在华企业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潜力,也能感受到中国为改善营商环境所做的努力。对于许多芬兰公司来说,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消费市场。

世界共赴四叶草 全球共享新机遇——信心满满的进博会展商_fororder_12e700768ad9476c8382a8f5a3a25f3d

吴兰接受专访

  乌克兰展台上,本土糖果与巧克力等消费品引来关注。展台负责人尤利娅表示,乌克兰企业不断扩大与中国市场的合作规模,坚持每年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最新研发的产品,努力挖掘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在商业机遇。

世界共赴四叶草 全球共享新机遇——信心满满的进博会展商_fororder_12375b8a451c4c5aa3cf5fb49c329e86

乌克兰展台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市场对巴西展商极具吸引力。来自巴西的拉斐尔·泽菲里诺今年九月底就已经抵达上海开始筹备企业的“进博首展”。他表示,他所在的企业在华营业额逐年攀升,这得益于中国良好的市场活力。他们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希望本次参展可以与更多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进博时间”见证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数据显示,前五届进博会共展示超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五年来,进博会这一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丹麦前驻华外交官曹伯义(斯滕·博耶尔·托格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体量巨大,进博会可以帮助海外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号。

世界共赴四叶草 全球共享新机遇——信心满满的进博会展商_fororder_e93fd50442a34af5a0a327a0a7cc3786

  曹伯义接受采访

  来自希腊的希华集团今年以双展位亮相。作为希腊的一张国家名片,希华集团的产业覆盖了旅游、农贸产品等希腊的支柱产业。创始人甘德密表示,今年进博会以更大规模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中国经济的体量庞大,并且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编辑:朱延静】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考古泰斗严文明辞世 “重瓣花朵”理论揭示中华文明绵延密码 - 南航广州至伦敦盖特威克航线正式开航

考古泰斗严文明辞世 “重瓣花朵”理论揭示中华文明绵延密码

发布时间:2024-08-18 19:25:19 来源: sp20240818

   中新网 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应妮)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4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奠定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体系

  1932年湖南华容县,家人怀着无限希冀为新生婴儿取名“文明”。这个源自《舜典》中“浚哲文明”的名字,成为严文明的一生注脚。

  从对仰韶文化的卓越研究入手,严文明对中国范围的新石器时代做了综合深入考察,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和谱系框架。他在分析研究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谱系归纳为早期、中期、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四个发展阶段,上溯旧石器时代传统、下承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对奠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体系做出了贡献,影响至今。

  他还以哲学家的思辨和诗人的眼光洞悉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提出了“重瓣花朵”论断。

  1986年严文明在国际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将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三重结构组成的花朵,每部分之间都紧紧相连、不能分离,具有文化上高度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揭示了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他表示,“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与中国环境是有关系的,这是一个大的地理单元。它很明显有几个区——北面的草原沙漠,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长江流域的水田农业,华南地区有贝丘遗址,不同环境有不同的文化,中心就是中原地区。后面我对于中国史前文化的研究,基本就按照这样的格局和思路”。

  基于此,严文明用八个字总结中国文明的特点:“多元一体、持续发展。”因为多元,各有特点,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同时又是一体,既不会散,又有主体,就能够持续发展。“一直到现在,中国还是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国的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下来就没有中断,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是这样的。文化自信是有一个深厚来源的,它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古人写的神话故事,它是通过考古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的。”

  首个获颁终身成就奖的中国考古学家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并留校任教后,严文明培养了一届届考古学子,堪称桃李满天下。他曾多次表示,中国“是可以产生考古学大师的地方”。他希冀并欢迎年轻的力量加入到考古学研究的事业中来,鼓励他们敢于吃苦,讲求方法,广博涉猎,严谨负责,在考古的道路上找到乐趣、享受其中。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回忆,“有一次严先生见到我就说:听说你在做公众考古,这很好,考古的人做展览总比不懂考古的人能做得更好。这给了我很大鼓励”。

  世界文化遗产良渚遗址的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回忆,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后,严先生不顾75岁高龄,赴遗址发掘现场考察指导,并亲临新闻发布会,对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向媒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还提笔写下“良渚古城,文明圣地”的题词。

  2023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严文明教授。作为世界考古论坛颁发的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专门表彰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学术造诣深厚、对考古学领域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学者。这是论坛首次授予中国考古学家该奖项。颁奖词说,“这不仅是对严文明先生在推进考古学科发展上的杰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他不懈地向公众宣传考古学对于当代社会及人类共同未来重要性的肯定。”

  严文明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但亲笔写来感言:“感谢给我崇高的荣誉,我不过勤于耕作,不问收获罢了。”

  在面对纪录片《何以中国》的镜头时,91岁的老先生说:“虽然我是搞考古和历史的,但是我想说明,我们中国人认识了自己的历史,应该对将来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