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励德的中国情缘

发布时间:2024-07-20 20:56:39 来源: sp20240720

  卜励德,英文名字是尼古拉斯·普拉特。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破冰之旅”举世瞩目。作为美国国务院的中国问题专家,36岁的卜励德成为美国代表团中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当晚,他欣喜地对尼克松总统说,自己为这次中国之行准备了10年。尼克松总统回答道:“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这些‘中国男孩’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当时,美国有一批像卜励德这样学习汉语、研究中国的年轻学者,“中国男孩”的称号由此而来。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纪念招待会上,乐团以一曲《星空》向卜励德致敬:1973年,作为当时美国驻华联络处的首批工作人员之一,卜励德协商、安排了费城交响乐团的首次访华演出。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卜励德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之间开展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

  卜励德从小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在回忆录《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中写道,他的姑婆热爱中国建筑和艺术品,曾将一座中国祠堂在美国原样重建。年幼时,卜励德常常坐在祠堂门廊上,听姑婆讲“她的旅行故事和她知道的民间传说”与“中国习俗”,这些都在卜励德心里“埋下了兴趣的种子,并且在日后生根发芽”。

  后来,卜励德先后进入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习,毕业后考入美国国务院。当时,美国与新中国几乎没有外交往来。卜励德选择学习汉语,更显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他曾说:“我认为学习中文是兴趣、付出和机遇的完美结合。”

  在加入尼克松总统访华代表团之前,卜励德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的研究报告。得知有机会赴华访问,他内心非常激动,在等待消息时,“整个周末,我总在咬指甲,又要装作若无其事”。对于这次即将载入史册的旅程,卜励德写道:“我的同事们,这群训练有素、向来不喜形于色的职业外交官们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当飞机降落在中国境内,“这也许不至于让我激动到亲吻脚下的土地,但我确实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感官刺激,一切都令人兴奋。”代表团的记者们也兴奋异常,有的“看起来像是愉快而又好奇的熊猫”,有的喃喃自语:“历史,我在这里。”

  返回美国之后,卜励德成了“名人”,受邀前往不同学校给师生们做演讲,“向他们展示报道这历史性一周的人民日报”。后来,卜励德还经历了中美关系的诸多重大时刻,体会着“从初来乍到时的激动,到与中国人打交道过程中的小心探索,到最后清醒理智地认识到这一过程多么令人激动、多么艰难、多么美妙”。

  1973年,卜励德赴华参与美国驻华联络处的筹建工作,后来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政治部主任,推动中美各层级交流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在卜励德看来,美中关系中真正的英雄是“两国的普通老百姓”,正是他们在贸易、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作出的具体贡献,塑造了美中关系的发展。

  在中国工作期间,卜励德参与了诸多中美人文交流项目,曾经推动美国游泳队、美国男女篮球队、费城交响乐团等在1973年先后访华,在两国人文交流史上留下脍炙人口的友好故事。

  费城交响乐团与中国的精彩故事从那时开篇。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开启了中美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时任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说,自从我们踏上中国的土地,便一直感受到中国人民对我们的热情和友谊。我们也通过音乐带来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感情。卜励德回忆说,在当时背景下,双方交流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日程安排要进行细致磋商,确定演出曲目有点像“条款谈判”。然而音乐无国界,音乐家们总有独特的沟通语言,中美艺术家很快热络起来,在台上相互欣赏、配合默契,台下交换礼物、结下友谊。

  1992年至2004年,卜励德担任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其间,他20多次到访中国,深入中国社会,从事教学活动,到各地旅行,广泛结交各界人士,这些都让他不断深入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卜励德深刻认识到,“正是点滴交流将国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卜励德喜欢北京,为美妙的北京方言所倾倒。“以前就听说北京方言很好听,但当我发现连街上顽童的说话声都那么动听时,我仍然很惊讶”“胡同给北京城带来无限乐趣……初来这座城市的美国人觉得胡同特别神秘有趣”。

  上海是中美“上海公报”的诞生地,卜励德对上海也很有感情,每次来这里都要选择1972年美国代表团入住的锦江饭店。上海的飞速发展令他印象深刻,他感慨,上海经济发展和快速变化的景观“就像一个巨大的布景棚”。

  亲历中美关系几十年间的风风雨雨,卜励德依然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信心源于他对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6日 1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必将更加牢固(钟声) - 浙江侨务工作观察:凝心聚力搭建“侨商之家”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必将更加牢固(钟声)

发布时间:2024-07-20 20:56:41 来源: sp20240720

  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必将更加牢固,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预、争取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必将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

  

  1月24日,中国同瑙鲁签署两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至此,世界上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有183个。中国同瑙鲁复交再次证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已为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所确认,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瑙鲁作为主权国家,独立自主选择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这是符合瑙鲁本国利益和人民意愿的正确选择,也是符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

  中国同瑙鲁复交充分说明,“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包括瑙鲁在内,2016年以来已有11个国家同中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同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近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中国台湾地区举行选举后以各种形式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支持中国统一大业。这些正义之声、和平之声,体现了国际社会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广泛共识。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不是!台湾岛内谁想搞“台独”,就是分裂中国国土,必将受到历史和法律的严惩。国际上谁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反对。

  中国同瑙鲁复交后合作前景广阔,有利于瑙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利于太平洋岛国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中国的太平洋岛国政策秉持“四个充分尊重”,即充分尊重岛国主权和独立,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岛国意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充分尊重岛国民族文化传统,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充分尊重岛国联合自强,支持岛国落实《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安全、包容、繁荣的蓝色太平洋作出贡献。在“四个充分尊重”的指引下,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给双方人民带来巨大福祉。近年来,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先后选择同中国建交、复交,为开展对华合作扫除了政治障碍。中所、中基各领域、各层级交流蓬勃开展,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互利合作取得许多早期收获。中国同瑙鲁恢复外交关系后,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将为瑙鲁发展开启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国终将实现完全统一,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我们坚信,未来会有更多国际社会成员认清历史大势,选择同中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必将更加牢固,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预、争取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必将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5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