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背后的“水力量” 看灌区新建改造如何“水到渠成”

发布时间:2024-07-10 10:53:08 来源: sp20240710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推进新建和现代化改造1197处大中型灌区,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国债资金支持1197处灌区新建和改造项目

  水利部表示,今年,将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完成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科学布局灌区现代化建设,利用国债资金支持1197处灌区实施新建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其中新建灌区175处,灌区现代化改造1022处。统筹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

  目前,水利部正督促指导地方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完善一处开工一处,确保全部按时开工,年底基本完成年度主要建设任务。

  灌区工程加紧施工 提升改建项目加快推进

  这两天,江西梅江灌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目前整体工程完成了总投资的39%,今年4月汛期到来之前,已完工的项目将为7.2万亩早稻、1.3万亩脐橙和3000亩设施蔬菜提供稳定的灌溉用水。

  今年,江西全省将推进25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建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0万多亩,改善灌溉面积200多万亩,新增粮食产能5亿斤。

  江西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二级调研员 黄林春:通过推动传统灌区逐步转变为农田灌溉自动化、灌溉方式高效化、用水计量精准化、管理智能化的现代化灌区,到2025年底,全省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由现在的75%提高到85%左右。

  在湖南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韶山灌区,这个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老灌区,目前提升改建项目也正加快推进。

  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局长 杨锋:今年3月底前将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确保100万亩农田的春耕灌溉用水。

  今年,湖南将实施32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深入推进25处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开展清淤扫障、抗旱能力提升、标准化管理等六大专项行动,提升全省粮食生产能力。

  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副局长 贺万峰:在年底前,预计可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52万亩,新增粮食产能4.9亿公斤,灌区保灌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打通堵点梗阻 畅通灌区输水渠系

  浏阳是湖南粮食生产大县。近两年,由于来水较少,当地农村不少小水库和山塘淤积多蓄水少,导致灌溉水源不足。在普迹镇一处山塘,挖掘机正在清理两米多厚的淤积物,今年春灌前就可以恢复正常的蓄水容量。

  湖南省浏阳市普迹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办副主任魏巧彬:我们从去年3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治了81口山塘。通过整治,从原来的5000亩的灌溉面积提升到8000亩,增加了将近3000亩,山塘整个蓄水能力提高了。

  可在过去,当地小水库和山塘的清淤治理却一直推进缓慢。

  湖南省浏阳市普迹镇副镇长 凌向荣:过去水利部门是主要负责这个主干渠,农业农村部门主要是负责这个田间的这个小渠道。我们历年来都是以镇村和老百姓自发来解决中梗阻的问题,总是还有一些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凌向荣说,过去由于农村劳动力短缺,财力有限等原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不到位,不少输水渠道常年失修,经常出现用水不足等问题。

  为全面解决湖南全省大中小型灌区渠道及建筑物淤堵、侵占等影响通水灌溉的问题,湖南统筹整合2亿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模式,从去年2月开始,开展为期三年的灌区清淤扫障行动。由水利部门牵头,打通田间渠道和干支渠之间的衔接,疏通淤堵。

  湖南省浏阳市水利局副局长 雷文浩:通过一年的工作,山塘清淤提高了蓄水能力238立方米,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3.48万亩。第一年中梗阻渠道打通53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26万亩。

  湖南灌区清淤扫障行动,不仅要提升小水源蓄水能力,同时,针对当地山地丘陵多、灌溉难的特点,还要保证经济作物用水上得了山。眼下,当地正加快推进,力争通过三年行动,基本疏通全省灌区所有淤堵渠道。

  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副局长 贺万峰:到2025年,预计可以完成万余处小型灌区建设改造,新增蓄水能力超1.5亿立方米,有效提升全省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的灌溉保障能力,基本实现“蓄得住水、灌得到田、上得了山”的目标。

  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小水管引水润田

  这几天,江西九江德安不少农田里正在铺设小水管。农民桂行光告诉记者,他家的农田离干渠较远,过去水流到地头得三四天,一路下来跑冒滴漏的损失不少。如今水管全都埋在地下,密闭性好还不浪费。

  江西省德安县林泉乡清塘村农户 桂行光:一年可能有个七八次灌溉,每次损水的量可能都在30立方米左右。一年用水和雇人放水10来万块钱,现在铺设管道以后,节约了4万到5万块钱。

  小水管联通大农田,通过地下的供水管网,灌溉用水可以越沟穿田延伸到最远的地块。不仅供水不畅、途中渗漏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管护维修成本也降低不少,更重要的是,灌溉能力大大提高。

  小水管联通大农田推进的同时,庐山南部乡镇正在用大水管把邻近小灌片联通起来,解决部分区域水源不足的问题。过去,当地9个灌片水源独立,部分灌片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特别是2022年夏天的特大旱情,那些依靠山塘水库取水的小灌区出现了整体性干涸。

  江西省庐山市河湖水库管护中心主任 占匡庐:通过管道的铺设,把9个灌片之间互相水系连通,4.5万亩的农田得到有力的灌溉保障。

  过去独立的9个小灌片,如今串成一个灌区,覆盖4个乡镇,15个行政村,灌区内的水库山塘实现了统一调度合理配置水源。在庐山,目前,当地已用大水管联通了62个小灌片。

  江西省庐山市水利局党组书记 张旭:我们整合62个小灌片为两个中型灌区,通过沟通水系,优化水资源配置,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农业灌溉用水,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提升到了0.72。

  去年,江西启动推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攻坚行动,计划筹集资金15亿元,推广小水管联通大农田、大水管联通小灌片等做法,用三年时间全面解决260多万亩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攻坚行动,目前,全省已有30%的农田实现了集中供水,集中分水管理。

  江西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二级调研员 黄林春:到去年年底,全省新增灌溉面积100余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2.99亿立方米,新增粮食产能2.46亿公斤。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润泽】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绿满山林 茶香万家(美丽中国·小镇看生态①) - 江苏睢宁社区盘活闲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百姓致富

绿满山林 茶香万家(美丽中国·小镇看生态①)

发布时间:2024-07-10 10:53:09 来源: sp20240710

  建饶镇茶山公园。   邱煊铎摄(人民视觉)

  建饶镇的茶农在采茶(摄于2023年4月)。   曾大庆摄(人民视觉)

  建饶镇的护林员在山中巡护。   游文义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千姿百态的小镇、星罗棋布的乡村里,有万木葱茏的森林,有花果满枝的山坡,有清澈鉴人的流水……本版今起推出“美丽中国·小镇看生态”系列报道,从小镇里的生态保护故事,看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听美丽中国建设道路上的铿锵足音。

 

  虽已进入腊月,走进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仍是满眼绿色。

  建饶镇位于饶平县北部山区,平均海拔450多米,这里山岭环抱,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5.31%,森林蓄积量达13.8万立方米。广东省林业局公布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名单,建饶镇成功入选。

  荒山复绿,保护森林资源

  腊月是建饶镇车岭村青梅开花的时节。1000余亩青梅正在绽放,置身梅林,香气扑鼻,慕名前来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这片青梅是20多年前村民们一起种下的,一直由村民自发管护,花开得特别漂亮。”建饶镇林业工作站负责人邱威隆说。

  “建饶保留了较为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但以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有过‘欠账’。”邱威隆说,由于地处山区,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建房取材、砍柴烧火都是就近伐林,形成了一部分荒山。

  近年来,建饶镇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尤其是开展森林城镇创建工作以来,当地对森林资源保护更加重视。“我们通过森林抚育、改造低效林等措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饶平县林业局副局长郭文明说。

  “荒山渐渐复绿,一度消失的鸟叫虫鸣声,又回来了。”29岁的秀溪村护林员吕学勇说。吕学勇巡护的林地面积大约有9000亩。他每天骑摩托车巡护一次,担任护林员4年来几乎从未间断。“现在镇里所有村子都有护林员,每天开展巡护,在林业部门的手机程序里可以实时查看护林员的巡护状态和路线。”郭文明说。

  “现在,村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提高了。”郭文明说,这几年,镇政府联合县林业局等各部门组织多场义务植树活动,许多村民积极参与,种植各类苗木1.7万多株。

  扮靓乡村,优化人居环境

  屋前小河流水潺潺,小鱼在河水中游弋,远处满山翠绿……今年76岁的杨梅坪村村民张木茎对眼前的生活环境很满意。“现在我每天都要去河边散步,换成是以前,门窗都不想开。”张木茎说,“以前村里河道窄,两旁还有许多养殖场,河道被各种垃圾堵塞,环境很差。如今河道拓宽,两岸还有绿化带和休闲设施,家门口就像个小公园。”

  山美林美,离不开水美。为了提升全镇整体环境质量,建饶镇实施水流域碧道工程,推动全镇水流域改造。“2019年以来,镇政府投资2300多万元,对全镇各乡村的河流进行整治。流域内乡村均开展河道清理,因地制宜清淤疏浚、修建堤堰、铺设步道、搭建亭台。”建饶镇党委书记刘誉说。

  据介绍,该项工程涵盖全镇13个村的6条溪道,治理总长度16.7公里,是省级中小河流治理精品示范工程。水流域碧道工程的实施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了水岸,提升了河道景观,河道两岸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建饶镇还投资约10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镇中心村已经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其他有条件的村庄也在逐步接入,收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刘誉说。

  “垃圾收运、村道硬化、路灯安装等措施扮靓了乡村。硬件设施好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刘誉说,现在,镇里还会举办小型生态文化活动,以趣味竞赛、答题活动等形式,结合本地特色文化、乡间民俗,向村民们普及生态保护知识。

  以茶兴镇,发展特色旅游

  “建饶镇地处山区,适宜种植茶叶。”郭文明说,“良好的生态是建饶镇天然的优势,好生态加上茶叶特色产业,让村民的生活既美丽又富足。”

  在建饶镇茶山公园,登山道路、茶山驿站、茶山亭等设施一应俱全。“现在各村农户靠茶增收、靠茶致富,发展茶产业成了我们主要的发力方向。”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曾晓说,建饶镇茶山公园的建设,优化了村庄布局,提升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还给居民提供了游憩场所。

  据了解,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已入驻建饶镇两年半,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推动成立镇茶产业协会,建设茶产业孵化基地。镇政府还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对全镇各村的茶园机耕路进行了翻修建设。

  “不仅如此,我们还专门组织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提高村民的茶叶种植技术,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驻镇工作队队员、麻寮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玉浩说,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帮扶外,工作队还常态化组织开展消费帮扶、生态制茶培训、电商直播培训,为建饶茶叶提供展销平台。

  茶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受益,目前,建饶镇人均种茶1.52亩,每亩年产值超1万元,尤其是近两年,生态茶的品牌打响后,建饶茶叶更受市场欢迎。为更好发挥生态茶园优势,当地还结合民俗,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形成“民俗+生态”的旅游线路,以茶兴镇,实现茶旅融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1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