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演出市场迎来“开门红” 新场景成为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8-25 19:27:15 来源: sp20240825

  央视网消息:2024年开年以来,全国多地演出市场迎来“开门红”,观演需求不断增加,多样化的演艺形式为演艺市场的蓬勃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演艺市场不断复苏,场次、观众、票房均达到历史新高。2024年元旦假期,北京153个剧场共计举办营业性演出268台807场,吸引观众超21.6万人次,票房收入约5353.8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442.8%。

  湖南长沙在橘子洲推出沉浸式青春剧场《恰同学少年》,游客走进剧场即是“演员”,在观剧和演剧中零距离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

  除了舞台剧目演出,各地积极推动多业态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推出的《无上龙门》沉浸式体验馆几乎场场爆满,这部裸眼多维影片以洛阳历史文化长河为主线,让观众置身千年龙门,体验中华文明的魅力。在广东,深圳大鹏新区将舞麒麟等具有大湾区特色的非遗文化活动和海胆粽等非遗美食搬到市中心,通过沉浸式展演等活动让市民游客近距离参与体验传统非遗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修订发布并将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演艺业、沉浸体验、数字文化产品开发等位列鼓励类目录。随着演艺市场新型业态加速发展和传统业态提质升级,将促进各地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演艺市场经济空间广阔。

  “跨城追剧” 年轻人的文化新生活

  近来,活跃在商场、写字楼、文创园区等空间的沉浸式小剧场正散发大引力,广受年轻人的喜爱,有不少人还专程利用周末“跨城追剧”。我们来看记者在上海的采访。

  这里是周六下午四点的汉口路,已经有许多观众在大厦一层开始等待晚上的演出,并与喜欢的演员、主创们交流观剧感受,讨论演出效果。他们中有上海本地观众,也有长三角周边甚至距离更远的戏剧爱好者。

  这栋位于上海淮海路附近的亚洲大厦有19个演艺新空间,演出涵盖音乐剧、话剧、喜剧、舞剧等小型驻场演出,散布在大厦的11个楼层,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有2688个座位。虽然19个剧场平均下来的面积不大,单个空间的座位数有限,但相比传统大剧场而言,这里的观剧体验更贴近演员角色,而丰富的演员组合、更新率颇高的原创戏剧,让很多年轻人喜欢在闲暇时间到这个“垂直的戏剧街区”观剧打卡。

  沉浸式的舞台、精简的角色、与生活贴近的剧情设计,很容易拉近观众与角色的距离,并产生共鸣。演出结束后与主创团队的双向的互动,也加深了年轻观众对演出的兴趣和认可。

  以演育才 一出好戏的多重孵化

  小剧场带给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的同时,对剧本创作、导演调度、演员表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频次的演出中,剧目如何保持活力?继续来看记者的报道。

  上海对演艺新空间驻场演出剧目的内容、表演、演出、场次有严格的考核体系,要求一台剧目的年演出量必须达到80场,观众人数和票房都要达到一定标准。正是有这些标准和门槛,使得演艺新空间的水准必须在“高位”运行。贴近观众的舞台、高频率的演出、修修改改的打磨过程,在丰富剧作者、年轻导演以及演员经验、提升水平的同时,也慢慢累积和汇集着人气和口碑。

  在演艺新空间的小剧场,一部剧目会根据多个阵容组合排期售票,给予演员更多的表演平台,也会对角色有差异化的诠释,创造出的不同观演效果增强了剧目的吸引力。演艺新空间邀请全国院团的知名演员加入,也会带动年轻演员学习、提升。

  如今,从演艺新空间里孵化的优秀本土原创戏剧,不仅吸引来自各地的观众到上海小剧场打卡,同时也已走向海外,成为中国青年戏剧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张新名片。

  “演艺+体验” 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

  目前,像这样有活力的小剧场正在各地蓬勃发展,“演艺+体验”的新场景成为激活文化消费的新动能。

  据初步统计,2023年上海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45030场,观众约2477.9万人次,票房收入约32.2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5.6%、43.9%和61.5%。其中,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共计118个项目194场,项目数和总场次超过2019年60%以上。

  如此众多的文化演艺项目,不仅孵化了编剧、导演、表演形成相关产业,引领青年导演和演员从上海走向全国,也带动了演出本身的灯光、舞美、制作形成相对完整的演艺生态链。观剧人数也从过去的不到2000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2470万人,观剧的观众中30%~40%来自于长三角非上海地区。(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春见闻)广西姑娘陪妈妈越南省亲 - 上海:医院携手研究机构探索构建 “数据驱动的政产学研医资产业”生态圈

(新春见闻)广西姑娘陪妈妈越南省亲

发布时间:2024-08-25 19:27:15 来源: sp20240825

   中新社 南宁2月5日电 题:广西姑娘陪妈妈越南省亲

   中新社 记者 蒋雪林

  2月3日,广西南宁东站开往东兴市站的D8347次列车上,来自广西桂平市社坡镇里中村的江洁榕和母亲范氏利站在过道上。她们只买到了这趟列车的站票。

  母女二人乘坐动车是要前往越南省亲。从东兴市站下车后,她们还要乘坐出租车前往东兴口岸,过境后乘坐汽车前往越南海防市。

2月3日,范氏利(右)和女儿江洁榕(左)乘坐列车赴越南省亲。 中新社 记者  蒋雪林 摄

  江洁榕告诉记者,她妈妈是越南人,嫁到中国已30年,由于很少出门,只会说客家话。妈妈已经十多年没回越南了。“这次春节前回越南省亲,是因为前不久我有个舅舅刚过世。妈妈太想念越南的亲人了。”

  江洁榕称,她从1月24日开始在网上抢票,但没想到,不久前开通的南宁东至东兴市站的动车会这么火爆,她只抢到了站票。

  女儿在网上抢到火车票后,范氏利就开始作回越南省亲的打算。“我妈妈2月1日晚开始就很兴奋,久久不能入睡,她太想家了。3日,妈妈5点钟就起床准备早饭。8点钟就出了门,经历多次转车,终于坐上了南宁东开往东兴市站的动车。”

  在列车上,范氏利碰到了阮秋贤等两位越南籍旅客,阮秋贤和丈夫从江西九江回越南过年。好久没有说越南语的范氏利,用越南语和阮秋贤聊开了,脸上洋溢着轻松和愉快。范氏利在了解到阮秋贤每年都回越南过年的情况后,向女儿表达了常回故乡看看的愿望。

列车靠站时,范氏利(右一)和越南籍旅客阮秋贤(左一)聊天。   中新社 记者  蒋雪林 摄

  江洁榕对不能常陪母亲回越南省亲有些内疚。“我哥哥太忙了,我姐姐、我和弟弟还在读书,抽不出时间来陪她回去。”江洁榕说。

  14时30分从南宁东站出发的D8347次列车,经过73分钟的行驶到达东兴市站。范氏利早早守候在车门旁,车门一开,她第一个下车,快步走向出站口。

  16时43分,范氏利母女顺利入境越南芒街市,坐上了娘家派来接她们的小轿车。20时,辗转十几个小时的范氏利终于回到娘家。

  “到了我外婆家,我用妈妈教的不标准的越南语和亲戚打招呼,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江洁榕4日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说。

  江洁榕说,哥哥在重庆工作,姐姐即将从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她也即将从桂林理工大学毕业,弟弟即将高考。“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挺艰苦,但我们兄弟姐妹都很争气,爸爸妈妈是幸福的。”

  江洁榕告诉记者,当年她妈妈是跟朋友来中国游玩时和她爸爸相识的。“我爸爸的善良吸引了她。虽然一开始语言不通,交流全通过手势比划,但他们相互读懂了对方。”

  防城港至东兴铁路于2023年12月27日开通后,成为越南在桂人员回国省亲的便捷通道。

  广西铁路部门5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春运以来,往返于南宁市和东兴市之间的越南籍旅客共389人次。目前往返于南宁市和东兴市之间共开行4对动车,列车均满员运营。(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