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用科普作品讲述山河之美(绿水青山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4-07-29 17:38:13 来源: sp20240729

  “让游客寄情山水的同时,能知其所以然”

  

  “乐山市美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有形态万千的石林景观;在相距不远的宜宾市屏山县,能看到丹霞绝壁环形耸立……”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副所长李忠东(见图,受访者供图)从事地质研究多年,把对地质工作的爱延伸到科普中。20多年来,他发表了近150篇科普文章,出版8部科普著作,获评“2023年度科普人物”,被自然资源部授予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称号。

  地质锤、放大镜和罗盘是标配,翻山越岭是日常,人们了解地质工作者,往往是从“脚力”开始的。

  年轻时的李忠东有点“文艺范儿”。由于热爱读书写作,2000年,29岁的他被调入从事旅游地学研究的部门,与旅游科普结缘。

  “这是一门从山水中诞生的学科。”李忠东介绍,旅游建立在地质背景基础上,研究者一方面通过调查发掘有价值的景观、推动景区开发;另一方面则是探明景观的来龙去脉、人文背景,为科学导游打下基础,“让游客寄情山水的同时,能知其所以然。”

  李忠东参与的第一个旅游地学项目,就是如今知名的稻城亚丁景区。“雪山高寒,还常有暴雨侵袭,条件极为艰苦。”他与同事徒步走遍了亚丁,将不为人知的景观一一记录,完成了旅游资源分布图及全面调查报告,为稻城亚丁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

  稻城亚丁之行,也激发了李忠东的科普兴趣。旅途中,他看到第一缕晨光打在央迈勇雪峰上,雪峰暗明交替,如梦似幻。“想把绝美的风景分享给更多人。”李忠东说,他整理沿途见闻、照片,配上专业解读,在网络上发布游记,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后来,应出版社邀约,李忠东出版了旅游图书,还成为一些旅游杂志的特约作者。再后来,他创办科普公众号,走进学校讲座,“科普是工作,更成了爱好。”李忠东说。

  与普通游客相比,旅游地学专家看到的风景有何不同?

  “提到峨眉山,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云海与日出。”李忠东更愿意从峨眉山的形状讲起,“它像一张桌子悬浮在空中,是由于2.5亿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在山顶形成了厚厚的火山岩层,名为峨眉山玄武岩。这一命名的由来,又要引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的科考经历。”知识、故事娓娓道来,令人不禁有了重返峨眉、一探究竟的冲动。

  在艰涩深奥的地质学中,李忠东努力寻找科研与科普的衔接点。“不能简单认为科普就是把论文、报告摆到读者面前。”李忠东认为,专业的知识、贴近生活的选题、平易近人的表达,三者结合才是成功的科普。

  翻阅李忠东的文章,不知不觉便沉浸其中。解释通俗,图文并茂,写风景笔法细腻,字里行间又流露着对自然的热爱与赞叹。他像一位耐心的导游,拉着读者走进山水画境中。

  深入浅出的科普作品,背后是扎实的准备工作。大量查阅资料,对选题胸有成竹方才下笔。李忠东介绍,从构思、准备到成稿,有时候一篇科普文章要花足足两个月时间。2019年以来,李忠东带领团队完成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都市水文化遗产普查等课题。

  游大山大河开阔心胸,涉险峰深沟磨砺意志,李忠东坚信,自然中蕴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我想把科普一直做下去,把这力量传递给社会大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9日 14 版)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开展跨学科研究 助力新文科建设 - (投资中国)帝斯曼-芬美意首席执行官:共探“中国风”重新定义中国消费新方向

开展跨学科研究 助力新文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4-07-29 17:38:14 来源: sp20240729

原标题:开展跨学科研究 助力新文科建设

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学科交叉是这场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驱动下,跨学科研究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撑力量,对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而言,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也自不待言。《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指明新文科建设首要目标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文科专业内部的深度融合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以交叉融合赋能文科的自我更新和革命。新文科基于社会新需求,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呈现出“文科融合发展、中国特色文科、文科国际化及文科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变革提出了新要求。

促进文科融合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发展形成2000多个交叉学科门类,我国也正式开设了500多个交叉学科,但其中涉及社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还比较少。前期调研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文科跨学科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规模较小且研究领域分布集中,研究学科跨度较小且以文科内部交叉为主,研究范式相对单一亟待转型。

新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产生的重大复杂社会科学问题,需要文科融合发展,来解决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变革与重塑等重要问题。推动文科融合发展,可聚焦以下方面:在顶层设计上,突出高校文科跨学科研究的决策服务职能,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效能及决策贡献能力;在学科结构变革上,可以以文科跨学科研究带动交叉学科门类的建设;在科研资源整合上,建设数据驱动的跨学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人工智能与数字育人协同发展;在科研产出上,以多元评价和绩效改革推动跨学科质量评估,强化跨学科科研产出效能和知识转化;在科研机制上,跨机构、跨领域协同推进高校科研体制变革,优化跨学科团队建设及跨学科领军人才培养。

建设中国特色新文科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的时代命题,也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文科的艰巨使命。探索中国特色的文科发展道路,要强化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中国化,改变传统文科基本理论来自西方以及“言必称希腊”的学术依赖性。归根结底,要立足中国经验,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国社会科学体系文化传承,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文科,要面对重大复杂跨学科难题,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的问题出发而非从学科自身出发,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的创新。重点聚焦在:一是统筹区域跨学科研究战略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例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基地等;二是整合高校人文社科跨学科资源,建立区域协同发展的产学研跨学科平台,以及跨院系跨机构学科资源共享平台,如人文社科高精尖创新中心等;三是加强本土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建设;四是挖掘新兴社会科学交叉研究领域,创设前沿社会科学交叉学科门类。

推进文科国际化

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大变革的时代,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追踪国际重大前沿领域跨学科研究趋势,走在全球新兴交叉学科与颠覆性创新的前列,探索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文科国际化要求高校着力培养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尤其是文史哲融会贯通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一是瞄准国际前沿社会科学交叉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注人类发展重大社会难题、全球性社会科学复杂难题、危及国计民生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难题,聚焦未来变革性社会研究领域和基础科学领域,例如人类价值、数字人文、智能教育等;二是推进前沿交叉学科战略布局,围绕科技与人文发展前沿领域,布局前沿交叉基础性社会科学研究,拓展由文科内部交叉到文科与理科交叉的发展路线;三是加强理论体系与知识技能的颠覆性创新与原始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理论源头供给,突破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局限,探索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四是创建新兴哲学社会科学交叉门类,以交叉学科为新学科生长点,不断催生新兴社会交叉学科、前沿科技领域和新产业形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产学研跨学科研究平台,提升跨学科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效能。

助推文科协同育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方针指导下,以高校为引擎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科研体制变革,实现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高校:一是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范式转型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支撑引领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跨学科人才,通过校企共建和多方参与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链;二是深入推进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转型,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研治理等机制的革新,尤其是加快产教融合的招生考试制度、教学评价体系、课程建设体系、实习就业等体制机制的革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校企联合教学及研究平台的搭建,推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三是创新高校产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联合育人的双向对接与配套支持,健全行业协同指导、行业人才供需协调及精准对接、社会第三方人才评价等,通过建立产教协同育人试点、组织实施产教融合人才项目、搭建产教协同合作平台等方式深入推进文科协同育人。

(作者:张惠,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