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课程体系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

发布时间:2024-08-22 17:05:16 来源: sp20240822

原标题:博士生课程体系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

   博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博士生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在校研究生已达到365.4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55.61万人,体量已达到2012年的两倍。随着博士生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为更好促进其融入国家科技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发展大局,有效提升博士生群体在学术创新与知识生产中的竞争优势,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打造特色优质的课程体系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程教学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博士生课程体系旨在拓宽并深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与研究动态,一般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补修课等类型,部分任课教师会将个人研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博士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以及提前适应学术职业相关岗位工作提供指导帮助。对于需要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博士生而言,内容适切、优质丰富的课程体系能更好满足他们知识创新和学术探索的实际需要。

   国内外高校普遍通过考试和认证来保证博士生教育的标准化水平,例如课程考核、博士生资格考试等。与此同时,部分一流高校会根据其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学科结构形成各具特色、机制灵活的课程体系,如调整课时的数量和形式要求,加强实践研究训练以及个性化辅导,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特长,尽早确定选题方向;鼓励或要求所有博士生根据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学习跨学科辅修课程,以帮助其掌握特定的理论框架和科学研究方法等。

  博士生课程体系亟待变革创新

   经历40多年发展,我国博士生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日趋完善、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然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以及博士生群体类型多样化和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与科研活动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单一学科的授课内容、研究方法与教学模式,已无法更好地帮助博士生群体应对日益复杂的知识生产和科研创新需求,也难以为各领域普遍面临的跨学科复杂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同时,随着博士生总体规模和培养类型的持续增加,对于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模式的个性化、特色化要求越来越高,能否处理好博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以及职业发展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博士生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

   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对课程质量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具体表现为课程体系与科研实际的结合度、科研方向的匹配度较低,课程内容未能及时跟进学术前沿,跨学科性不足,以及教学安排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科研需求等问题。同时,课程质量问题会导致博士生越发不重视课程学习,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课与科研存在冲突,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博士生课程体系,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构建特色鲜明的博士生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单位需要根据培养定位、学科专业特征及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构建特色鲜明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从制度设计、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满足博士生个性化的创新研究需求。

   第一,博士生课程体系的制度设计要重视学科差异,尊重不同学科人才的培养规律。博士生课程的学习需求可能因学科或学生群体而异,要提高课程修习政策弹性,通过适切精准的个性化教育实现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在开课人数、选修课比例以及跨院系选课的学分认定等方面增强制度灵活性,对于已经修过培养方案中相似或相同课程、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提供免修或课程替代方案,对于复合型知识要求较高、研究问题较为复杂的学科专业,可适当增加多学科研究方法课的比例,而对于科研实验活动较多的理工科相关专业,教学时间和课程结构应根据实践需要作出调整。

   第二,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授课内容要尊重科技创新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规律,为博士生提供涉及多学科研究范畴、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由单一学科为主转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革命性变化,博士生课程体系应及时吸纳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既要涵盖新兴科技进程下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视野与理论方法,又要立足本土实践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课程内容能适应博士生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与个性化研究专长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强博士生学术精神、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协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兼具“精深性”“前沿性”与“实践性”等特征的跨学科课程知识体系。

   第三,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其参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人才培养单位应进一步提升博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写作的密切度,鼓励教师将个人学术经验融入课程教学,在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下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博士生的专业方向、研究兴趣、论文选题和研究基础,从课程选修组合、文献推荐、知识结构等方面,给予博士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程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和创新活动之中,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博士生的科研学习需求,提升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总体效能。

   (作者:薛新龙、任龙,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解答时代之问 描绘未来愿景(专题深思) - 锻造克敌制胜的大洋利剑(快评)

解答时代之问 描绘未来愿景(专题深思)

发布时间:2024-08-22 17:05:18 来源: sp20240822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大党领袖的深厚天下情怀和强烈使命担当,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指明了正确路径,为人类迈向光明未来注入信心和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全人类福祉,既有现实思考,又有未来前瞻;既描绘了美好愿景,又提供了实践路径和行动方案;既关乎人类的前途,也攸关每一个体的命运,是中国为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贡献的一份弥足珍贵又切实可行的综合性解决方案。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10年来,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被视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应对21世纪各种全球性挑战的中国主张,被先后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彰显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出发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对确立国际关系新思路、开创国际交往新格局、共建美好世界新愿景具有深远意义。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为各领域国际合作注入强劲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共同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稳步推进,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历程与丰硕成果,充分说明这一理念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符合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时代需要,呼应世界人民追求和平、正义、进步的心声。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要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基础上,全面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第一,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各国要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坚持行动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第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生活在免于匮乏与恐惧、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的环境中,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弘扬联合国宪章精神,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守护全球安全的共识与决心,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挑战,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第三,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文明因固步自封而丧失生机,因交流互鉴而充满活力。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只有在不同文明包容互存、交流互鉴中寻求智慧、凝聚力量,方能推动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应主动消除隔阂偏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2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