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助餐,推得开还要办得好

发布时间:2024-08-11 18:49:27 来源: sp20240811

  超2.8亿——民政部10月13日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亿人,较上年增加1268万人。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助餐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相关政策举措加快出台。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明确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当前,老年助餐服务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难题?怎样进一步推进?

  助餐点增加、模式更多样

  11时,北京市朝阳区水碓子社区“团结湖福寿苑老年餐桌”人气旺了起来。作为这家养老助餐点的常客,社区居民李明远早早赶来,点上几个爱吃的菜,跟熟识的老伙计聚在一桌,边吃边唠家常。

  “退休后,我几乎天天来这里吃饭,不仅吃得好,时间久了跟大家也熟络了起来,一起聊聊,心里畅快。”李明远说,“现在子女都在外工作,家里只有自己和老伴儿,懒得开伙做饭。这个助餐点离家近,饭菜可口,方便又实惠。”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解决居家老年人用餐难题,全国各地持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根据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不久前发布的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概况数据,去年北京市发展建设养老助餐点153家,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1489家养老助餐点。

  在安徽省合肥市,今年启用了多家老年助餐点。“开业以来很受欢迎,前来就餐的老年人不断增加。”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学林轩社区老年助餐点工作站站长骆巧生说,助餐点全周营业,每天向居民提供中晚餐,每顿菜品6种左右,包括12元、15元、18元3种不同套餐。

  据介绍,今年以来,合肥市加快实施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行动,新增超200个老年食堂(助餐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1000余个。

  老年助餐点的数量在增加,服务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福利中心推出“中央厨房”老年助餐模式,为周边小区提供集中配送助餐服务。该中央厨房负责人张风义介绍,自从采用中央厨房按需订餐、统一制餐、配送分餐、服务就餐的模式后,助餐效率明显提升,日均最大供餐能力超过3000份。

  无锡市还推出智慧助餐服务,老年人刷脸即可完成选餐、结算,还能定期拿到个人营养分析饮食报告;常州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公建公助+社区食堂”“餐饮企业+社区食堂”等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聚焦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江苏省今年提出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截至8月底已完成改造提升423个,投入运营360个。

  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经过多年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在越来越多地方推开,赢得老年人认同,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助餐点布局尚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需求。走访中发现,一些地方老年助餐服务存在供给端与需求端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有些助餐点因为选址不够合理,日常客流量很少;另一方面,有的老人由于周边没有靠近的助餐点,不得不步行较长时间或乘车赶往离家几公里的老年助餐点就餐。

  “我平常去的社区食堂餐食挺好,但就是离家太远,走过去将近半个小时,不太方便。”家住湖北襄阳的王东来说,“这几年身边有助餐需求的老人越来越多,每次在食堂也会碰到不少像我一样从其他社区来吃饭的,有些人吃了几次后嫌远干脆不来了。希望助餐点离家近些,让我们能在家门口吃上老年餐桌的饭。”

  ——部分助餐食堂饭菜种类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咱们老年人吃饭比较关注菜品咸淡和用油,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不能接受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但对于这样的需求,并不是每个助餐点都能满足。”今年69岁的张庆生在多个老年助餐点有过就餐经历,他说,“还有些老年助餐点宣传做得漂亮,但实际提供的菜品种类很少,菜谱单一、更换频率也低,跟广告上宣传的差别很大。”

  济南大学教授朱孔来分析,有些老年助餐点固守“吃补贴”的观念,创新菜品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直接拉低了饭菜质量。“养老助餐点要实现优质服务,需要在配餐、加工、送餐、处理应急事件等各个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有些助餐点工作人员并未经过专业化培训,甚至在健康证、厨师证等相应资质上都有欠缺,很难保证服务质量。”朱孔来说。

  ——一些助餐点运营压力大,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曾对40家老年餐桌机构开展典型调研,结果显示,在老年餐桌运营存在的主要困难中,选择“餐费价格很难与成本同步,亏损缺口加大”的机构占比达到55%。业内人士认为,与社会化餐饮相比,“微利惠民”是老年助餐服务的主要特征,这意味着老年助餐点的菜品价格往往较低,再加上工作人员不足、客流不稳定等因素,餐费收入低和制餐、送餐成本高的问题成为助餐点持续经营的突出阻力。

  “目前老年助餐点虽然遍地开花,但供需矛盾依旧突出,能够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并可持续发展的助餐点相对较少。”朱孔来说,此外,有些老年助餐点还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规范化服务不够、服务对象不精准等情况,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避免搞攀比和“一阵风”

  为了更好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各地相继出台政策举措,加大支持力度。

  在辽宁营口,民政等部门明确以分类补助推动社区助老食堂建设、运营。营口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从三方面给予补助:一是一次性建设补助,经验收合格的由各级政府新建或改扩建的社区助老食堂,给予不超过1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二是运营补助,日均助餐人数41人以上的,给予每年4万元运营补贴。三是老年人助餐补助。

  安徽合肥就老年助餐点布局及餐品种类作出部署。合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缪美表示:“我们将引导规模化、连锁化的餐饮企业加入老年助餐服务行列,使菜品种类更丰富,老人可选性更强。同时,合肥还将调整优化老年食堂选址和面积,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保障后期运营实效。”

  运营机构也在积极尝试。“送餐上门是不少老人的现实需求,但过去由于送餐工作由我们自己承担、人手又少,每天的送餐数量和范围都比较有限。”朝阳区水碓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王月说,“今年,我们跟外卖平台达成合作,由外卖小哥为老人送餐,既提升了效率,也扩大了覆盖范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广这一配送模式,帮助更多老年人在家享受优质助餐服务。”

  送餐负担减轻了,经营收入怎样提升?拓展客户群体、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是关键。“在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菜品创新、环境改造吸引更多客源,目前30%的客源为60岁以上老年人,70%的客源是青年人。”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复兴里社区健康食堂成了各年龄段居民追捧的“网红店”,食堂负责人胡一凡表示,“把开在社区里变成‘长’在社区中,真正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才能持久健康运营。”

  专家认为,老年助餐服务具有公益属性,其发展需要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经营者增强市场化竞争意识和长期运营规划。在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过程中,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习惯不同,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避免搞攀比和“一阵风”式推进,从而真正让老年助餐服务推得开也办得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26日第04版) 【编辑:刘星辰】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清水入户 幸福到家(新视点) - 法国、荷兰、塞浦路斯签证(武汉)受理中心新址启用

清水入户 幸福到家(新视点)

发布时间:2024-08-11 18:49:28 来源: sp20240811

  “村里铺设了新管网,家里安装了智能水表,还集中安装了水泵和配套设备,解决了俺村多年的‘吃水难、用水难、缴费难’问题,大家伙心里可畅快了。”对于村里去年开展的农村供水管网和计量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乔家庄村村民张凤联逐一细数。

  乔家庄村位于太行山深处,吃水用水一直是难题。“过去村里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雨季储水、旱季使用。后来,县水利局给村里打了水井,村民的吃水用水问题才慢慢改善。”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乔海利说。

  可时间长了,老水井也日渐干涸。2023年8月,元氏县水利局请专家反复勘探,在村庄附近找到了稳定水源,新打下一口深度达350米的水井。同年8月底,元氏县将推动农村饮水管网改造提升、解决农村用水难题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启动了农村供水管网和计量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乔家庄村成为县里首批试点乡村之一,率先开工建设。

  一个月后,乔家庄村农村供水管网和计量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实现了管道直接入户。张凤联说:“水管直接入户,24小时都有自来水,太方便了!”

  清水入户,幸福到家。在元氏县,不只乔家庄村,越来越多的村庄受益于农村供水管网和计量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过上了更便利的生活。

  “以前一到冬天就跑水,一跑水村里就得挖开地面,查找跑水点。每次检修,至少得有几天吃不上水。”前些年村里停水的场景,东张乡西富一村的村民张亚宁记得清楚。

  西富一村处在县域供水管网末端,因为管网老化、年久失修,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的问题。

  “吃水难,收水费更难。”西富一村水管员闫贵方说,管网老化和跑冒滴漏的问题让收水费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有一次,村里水管漏水没能及时发现,导致全村水损1000多立方米,产生的1500多元水费需要分摊到各家各户。“这跑水又不是我们的问题,凭啥让我们付这笔糊涂账?”村民抱怨,闫贵方也难办,只能一户一户做工作,挨家挨户上门收。“算水费这工作也不简单。”闫贵方说,西富一村共850户,每次收水费时,都需要打开水表井,一个个地去查水表、算水费,费时又费力。

  “现在好了,有了智能水表,大家的用水情况一目了然。”闫贵方说。

  元氏县水利局党组成员程小建介绍,元氏县通过改造提升村内供水主管、村内供水支管、接户管,新建一体化加压泵站并配备智能水表,实现“一用户、一条管、一块表”。“智能水表可以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将居民的用水情况直接传送到电脑上,账单一目了然,收费智能便利。”此外,一旦出现跑冒滴漏等用水异常现象,智能水表还可以及时提示,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维修。

  去年10月,西富一村的管网改造和智能水表安装工程完成后,闫贵方的工作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大伙在手机上就能把水费交了,谁家用多少水、该交多少钱一清二楚,大家都从‘催着交’变成了现在的‘主动交’。”闫贵方说。

  “目前,全县80多个村庄正在进行管网改造提升,21万村民因此受益。今年底工程完工后,将有效解决元氏县15个乡镇35.8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元氏县农村供水管网和计量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技术负责人赵彩云表示,元氏县将持续打造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护体系,推进供水管网改造,让供水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惠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9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