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首日中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0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4-08-20 18:29:21 来源: sp20240820

   中新社 北京4月4日电 (记者 刘文文)4月4日是清明假期第一天。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当日全国铁路迎来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75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073列。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清明假期,人员流动加速,“春游热”持续升温,旅客出行需求旺盛,铁路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从铁路12306预售车票情况看,4月4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深圳、郑州、武汉、南京、西安等城市出发客流较多,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深圳、武汉、杭州、南京、郑州、西安等城市到达客流较多,北京至天津、广州至深圳至香港、上海至苏州、上海至杭州、重庆至成都、上海至南京、乐山至成都、广州至珠海等区间客流较大。

  上述负责人称,各地铁路部门充分挖掘运输潜力,在客流集中的线路和区段加大运力投放,为旅客祭祖、探亲、旅游、踏青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

  其中,沈阳局集团公司加开大连、丹东、锦州等方向多趟“踏青列车”,方便旅客前往辽南、辽东地区旅游观光。太原局集团公司增开太原往返大同、临汾、运城、介休等方向28列短途旅客列车,方便旅客前往洪洞大槐树、介休绵山、云冈石窟等景区游玩。上海局集团公司在北京、广州、福州、南昌、长沙、汉口、郑州等热门方向以及长三角热门旅游城市间增开旅客列车208列、重联动车组列车307列。(完) 【编辑:苏亦瑜】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帝国第一陪葬墓”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取得重大考古收获 - 海内外青年创意人才齐聚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启文化遗产创客大赛

“帝国第一陪葬墓”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取得重大考古收获

发布时间:2024-08-20 18:29:22 来源: sp20240820

  记者1月26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从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外城西侧展开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发现9座大、中型墓葬,整齐有序,东西一字排列。从2013年开始,对其中的1号墓进行了持续发掘。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取得重大考古收获。

  1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两侧有三座车马陪葬坑。墓内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陶器器形有茧形壶、缶、罐、豆、盆等。青铜器有鼎、豆、钫、壶、盘、甑、灯以及编钟、琴轸等。玉器有玉圭、玉璧及小玉鼎等。兵器有铁剑、铁甲、带廓铜弩机、铜戈等。小型明器有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百戏俑、马俑、骑马俑、猎犬、银盒等。另有金带钩及数量较多的铜半两。

  在北墓道清理出一辆四轮独辀木车,木车遗迹保存完整。木车总长约7.2米,上带有完整方形彩绘车盖,东西宽2.6米,南北长4.2米,红色鲜艳,保存完好,已清理出铜质盖弓帽19个,均套于盖弓上,盖弓遗迹保存较好;车盖下压有方形木架,当为车舆。上有曲尺形、圆柱形铜构件。车舆两侧共有4个车轮,附有大型铜质车軎。车衡与车辕十字相交,衡上有两个车轭,均保存完整。

  陪葬坑埋藏5组车马,其中一组为羊车,包括独辀木车4辆,双辕木车1辆。羊车为六羊,并列一排,骨骼保存完整。身上装饰有类似于驾马的铜节约、带扣、铜环等青铜马具,显示出处于驾车状态——当为羊车。羊骨身后车辆被破坏。

  考古人员初步认为,1号墓为一座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的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此墓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显著,与秦始皇帝陵整体规划设计紧密相关,时代为战国晚期到秦统一;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它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 极大地丰富了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同时,多种形式、多种形制和多种用途的车辆,集中出土于一墓,极其罕见,对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及陪葬用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墓道中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它与棺柩下葬密切相关,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属于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陪葬坑中出土的5组车马(含羊车),形式形制不同,用途迥异,集中反映了男性墓主生前出行的盛况,展现了秦帝国时期陪葬车马形制与组合的新变化、新形式,是中国车制变革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丰富了车马陪葬坑的内涵,对认识墓主的身份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号墓的发掘,是近年来秦始皇帝陵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它反映了处于变革时代的秦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上的变革、礼仪上的变革以及技术上的变革,是研究战国晚期乃至于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丧葬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的一个绝佳的范本。

  (总台记者 雷恺)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