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别样团圆”的炽热情怀

发布时间:2024-08-12 13:52:38 来源: sp20240812

人间幸福事,最美是团圆。团圆,是最沉醉的年味,是最动人的交响,是最深情的磁场,是中华儿女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守望。

春节假期,现实中一幕幕幸福恣意荡漾的合家欢,让人温暖;网络上一张张笑脸溢出屏幕的全家福,给人力量。

然而在军营,这样一些“别样团圆”,令人眼窝发潮,让人无比踏实:

“你回不了家,那我俩就来看你吧。”去年腊月底,军嫂王妍茹带着女儿,冒着大雪在春运大潮中向着军营“逆向奔驰”;前不久泪别军营时,王妍茹在朋友圈这样“秀恩爱”——只要能团圆,片刻也值得!

2月9日晚,他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站哨,她在风高浪急的海上执勤。他叫何伟强,某边防团上尉。她叫高丽娜,南部战区海军某旅军士。当晚,当高丽娜把他们夫妻异地同时段的工作照修成团圆照发在朋友圈后,一名好友留言:“佳节假团圆,奉献高无价”。

春节前,某旅四连官兵把荣誉室里已牺牲战友的照片放大打印后贴在饭堂,跟大家一起吃团圆饭。一名来部队采访的记者看到这一幕后,对着镜头唱起《如愿》:“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

一位作家说:“军人过年不想家咋可能呢。但大家能够笑着接受不能回家的事实,是因为大家心里还有更大的愿望。”军人“更大的愿望”是什么?感受军人“别样团圆”的炽热情怀,以及情怀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必将激发出建功军营更磅礴的强大动力。

军人“更大的愿望”,是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军人心里最重的家,是国家。”军人团圆的距离坐标,从来由祖国标定。“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正因为如此,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官兵们甘愿“年年马上见春风”;为了“万家团圆万家暖”,将士们情愿“心在一起就是年”;为了“一派歌声喜欲狂”,战友们宁愿“多是横戈马上行”。在军人心里,守望团圆,也是幸福过年。

军人“更大的愿望”,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第80集团军某旅一名连长说:“我的军装口袋里虽然装着一张全家福,但脑子里却时刻装着56个民族、14亿多人的大全家福。让祖国大家庭永远幸福安康,是新时代军人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有一种情怀叫血脉相连,有一种信念叫人民至上。我无法团圆,是为了你的团圆,这就是一代代军人送给人民群众最好的新年礼物——一家不圆万家圆。

军人“更大的愿望”,是父母妻儿健康快乐。“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也是军人在过年时最期盼的归处。军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妻儿老小,也懂儿女情长,也想回家团圆。但军人深知,过年时,军人心中有小家,但更应有大家;会有家人的呼唤,但更有祖国的召唤。更何况,团圆不仅是面对面的相聚相守,也是同一轮明月下的“天涯共此时”。成为父母和妻子的骄傲,做孩子的榜样,让心中的亲情迎着春天动情绽放,哪怕遥远,也同样能闻到“别样团圆”的沁人芬芳。

对军营内外的一个个“别样团圆”,党和人民也给予了很多关心、理解和支持:主动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难题、慰问来队家属、书法家来到驻军给官兵写春联……春节期间,一波又一波“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热潮,既饱含着人民军队人民爱的似海深情,也激发出人民军队爱人民的磅礴力量。

春节,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崭新的起点。在“冰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的春色里,让我们做壮美山河的守卫者、人民安康的守护者、亲人幸福的守望者,锚定目标、接续奋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迎接神州大地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作者单位:32103部队)

(责编:王子锋、梁秋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两会大家谈丨戏曲DNA觉醒,离不开年轻人 - 跨年迎新,河南多地吹响“古风集结令”

两会大家谈丨戏曲DNA觉醒,离不开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4-08-12 13:52:39 来源: sp20240812

   中新网 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张曦)“一开口我的戏曲DNA就觉醒了!”

  京剧、豫剧、昆剧、潮剧、川剧、评剧、越剧……在总台春晚戏曲节目《百花争艳》的舞台上,老中青三代戏曲演员,用不同的剧种演绎了百万金戈铁马、千年恋爱传奇。

  戏曲这个流传千年的艺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纳和喜爱。

  陈丽君、李云霄的越剧《梁祝》桥段在春晚走红。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春节期间,氛围感十足的潮汕英歌舞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3月初,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在香港引发热潮,一票难求;

  河南豫剧到山东济宁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为了有最佳观看位置,很多观众甚至自带干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那么,如何让更多人爱上戏曲?

  全本55出《牡丹亭》之集粹版剧照。 祖忠人 摄

  找准观众需求

  “时代飞速发展,好的演出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孟广禄第25次参加总台春晚,谈起《百花争艳》里同台的年轻演员,他激动表示,看到了戏曲传承发展的勃勃生机。

  孟广禄提到,戏曲作为传统艺术,更是时代的艺术,必须跟上时代,融入时代精神,打开思路,探索创新,这样才能通过“活态传承”焕发新的生命力。

  数据显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2023年演出总场次超过200场,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主演陈丽君、李云霄更是火出圈,吸引不少网友“入坑”越剧。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看来,传统戏曲的情节故事,完全可以滋养当代人特别是年轻观众的精神世界。

  蔡浙飞认为,戏曲创作要以观众的文化需求为风向标,了解市场并找准剧种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对接点、与观众的共鸣点。

  留住优秀人才

  对于陈丽君、李云霄的走红,蔡浙飞说,这是两人十余年如一日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终于被看到。

  虽然说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但不能只靠戏曲演员的坚持和热爱,而忽略背后的付出。

  “有很多年轻的戏曲工作者和我对话,问我演出收入偏少、机会少应该怎么解决,还有必要坚持自己的事业吗?”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今年和全国政协委员、编剧王丽萍联名提交一份建议,聚焦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成长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副主席、上影集团编剧王丽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携手带来提案《让青年文艺工作者更强起来》(图片来源:中国文艺报)

  两人建议,相关部门应更多关心鼓励青年文艺工作者,改善其生活条件,并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长期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规划。此外,适当增加各类奖项中“新人奖”比例,期待一些地方基金会可以增加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扶持资金。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也建议,各地应出台青年演员演出补贴政策,对当地考核优秀、业务突出的青年演员安排专场演出,并对演出进行成本补贴。

  播下热爱种子

  有了好的故事和优秀的演员。戏曲的流传还需要观众的支持。

  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京剧院副院长周利看来,戏曲美育的核心要义是在学生心中播下戏曲的“种子”,让广大青少年真正从戏曲的内涵上领略中华传统精粹、提升文化精神素养。

  “我在高校演出时,好多学生最初说看不懂戏曲,演出结束前却没有人提前离场,不少学生表示,希望优秀戏曲艺术能多进校园。”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在采访中提到,近年来,通过送戏下乡、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以及景区演艺等文旅消费新场景,使戏曲焕发了新生机,培养了一批批年轻观众。

  春晚《百花争艳》视频截图

  春晚《百花争艳》的最后,大家一起演唱:“博大戏曲千年根,日新月异满目春,传承音和韵,接班技与魂,春晓红梅花似锦,百花争艳喜报频。”相信在政策的扶持,剧团的守正创新之下,一颗颗戏曲的种子,将开花结果,成长为参天大树。(完)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