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技赋能正重构教育监测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4-08-01 21:34:55 来源: sp20240801

   中新网 上海12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科技赋能正在重构教育监测评价体系,突出表现在评价目标、评价信息、评价方式、评价决策等多个方面发生明显转向与变革。”安徽师范大学学术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18日在此间表示。

  他长期研究教育测评技术方法,并认为智慧监测与评价未来方向是构建学评融合教育评价新理论,创建新型育人环境;深入应用智能评价技术,实现实时评估与过程性评估;深入应用智能评价技术,实现评价方法更新升级;持续攻克智能化测评核心技术难题。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2023年会暨上海教育督导论坛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2023年会暨上海教育督导论坛上,学大教育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金鑫一直深入思考教育评价问题。他指出,从企业角度看,现行教育评价体系和企业需求不匹配、培养目标与选拔机制不匹配、教育投入方向偏重“硬件”轻视“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是教育强国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他认为,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增强教育评价的多主体参与,增强评价方法技术的科学性,通过大数据技术赋能探索创新评价模型。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年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简称:宏观院)主办。今年论坛聚焦教育督导评价议题,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关心指导。在论坛交流活动期间,宏观院还发布了教育科技人才数据库共建共享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梅兵指出,在人工智能等的深刻影响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面临重大转型发展关键期,以督导评价保障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而迫切。如何通过有力督导和科学评价推动保障教育强国建设,如何监测评估教育强国建设进展与成效,如何推动教育督导评价改革发展,都是重要的学术议题和政策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教授分享了他关于教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新成果,指出规模、结构、公平、质量、治理、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维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陈霜叶教授立足国际视野,指出:“教育强国,不是说教育指标强,教育就强;而是说教育强,才达到了强国的指标。所谓国际话语权,就是要有中国教育强国的故事和逻辑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指出,科技人才评价的核心,应在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要从遵循客观规律、修炼内在素质、凝聚驱动力量、培养极致精神入手。在此过程中,兴趣、责任和好奇心至关重要。适应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分类评价体系,形成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才华的良好生态。

  在论坛上,职业教育是关注话题之一。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表示,创新驱动产业体系建设,没有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撑是做不到的。评价职业教育,首先要看它对产业发展的贡献。鲁昕直言,要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角度认识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增强教育对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支撑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要义。

  培养科技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有必要参考域外有益经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对德国教育有专深研究,他分享了德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督导评价经验,并认为德国教育和实业产业的结合,是通过质量保障体系来确定的。这个质量保障体系起到了督导评价作用。在德国教育传统中,实践性是内在价值追求。在高等教育方面,高校课程的国家认证包含了对职业性的要求,成为确保德国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密切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职业教育方面,“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教育最核心的部分,形塑了行业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产教融合问题。

  在论坛上,教育督导评价需要注重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成为关注话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杨向东教授,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教育督导评价的议题和挑战。他强调,素养不是知识,素养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在这种新的理解下,评估学校办学质量会面临一些新挑战。(完)

【编辑:田博群】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徐建伟:提升可靠性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 (第六届进博会)“六岁”进博逐步成长 让各界受“溢”匪浅

徐建伟:提升可靠性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4-08-01 21:34:57 来源: sp20240801

  制造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核心支撑。世界制造强国都拥有一批为行业发展树标杆、为国际市场定标准、为企业竞争立口碑的高精尖产品,这些高精尖产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卓越的可靠性。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门类齐全,有强大的生产效率和配套协作能力。与此同时,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多而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产品质量性能上仍有提升空间。进一步增强价值创造、品牌建设、标准引领等核心竞争力,需要持续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提升可靠性为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蓄势赋能。

  可靠性是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产品可靠性的内涵进一步拓展,逐步从单纯的功能性能优异向包括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多维度的“全周期可靠性”“大视角可靠性”转变。新发展阶段,我国制造业加速向高质量迈进,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提升可靠性作为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攻方向。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向高端化品质化需求,以质量性能提升为基础,增强高端优质产品供给能力。由于发展起步晚、积累不足,传统制造业尚存在粗放发展、重复建设问题,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同质化竞争态势,部分企业基于盲目扩张的发展路径和价格竞争策略,不惜降低产品性能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产业粗放发展导致企业技术水平和效益水平较低,质量差、性能低的产品进入市场还会扰乱竞争生态,不利于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优势产品脱颖而出。提升企业产品可靠性,能够形成一批技术先进、质量过硬、品牌特色鲜明的优质产品,为企业拓展高端市场、增强竞争能级、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注入强劲动力,从而有效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产业链循环畅通,以质量性能追赶超越为核心,加快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拥有重大技术装备、核心零部件、关键核心产品是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的关键。目前,一些自主创新产品质量可靠性较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成为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卡脖子”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高端轴承、先进半导体材料、高性能芯片等领域表现明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有助于增强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外部风险冲击,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向全球高水平竞争,以一流的产品质量性能为支撑,塑造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面临一些变化,新的竞争优势必然要建立在优异的产品质量基础之上。我国许多制造产品出口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大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话语权不强、议价能力较低,究其原因还是产品可靠性、创新性、稳定性不足,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不够。提升产品可靠性有助于建立质量、品牌、标准等非价格竞争优势,获得更高市场认可度、美誉度,更好塑造制造业品牌和国际形象,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势和能级。

  提升可靠性水平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需要全链条协同、跨领域融合,加快形成以高可靠性为重点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是通过强化基础突破短板制约。基础产品是制造业产品可靠性的基石,可靠性必须建立在性能优异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重大技术装备等基础之上。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卡脖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技术产业化、生产批量化、产业规模化水平,提升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强化整零协同、供需衔接,推动基础产品在推广应用中迭代技术、改进产品、提升性能,解决基础产品“没得用”“不敢用”“不好用”问题。

  二是通过改进工艺升级技术路径。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为提升产品可靠性赋予了巨大能量。要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生产活动和企业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加强质量性能信息采集、分析和利用,提高产品研发设计、质量控制、监控运维、售后服务水平,保证工艺稳定,实现质量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发挥链主企业、领军企业“智改数转”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技术工艺升级,强化全产业链全供应链质量性能协同提升。

  三是通过完善标准优化产业生态。充分发挥标准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提升产品可靠性的良好生态。鼓励企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加强可靠性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与重点行业应用标准,提高标准适用性、先进性和有效性。聚焦机械、电子、汽车、材料、零部件等重点行业,以提升可靠性为重点,对标国际标准和规则,结合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标准制定修订。强化标准宣贯和实施,加快标准推广应用,为可靠性突出的产品创市场、增优势。

  四是通过夯实配套支撑构筑系统保障。提升可靠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才、计量、公共服务等配套支撑。加强高技能人才、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让精品制造的理念扎根扎实。构建完善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加强计量、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一体化建设,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计量测试、标准研制机构,提升产品可靠性测试验证能力。培育发展专业化水平高、技术实力强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徐建伟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经济日报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