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教育装备升级,安全技术底座成可靠保障

发布时间:2024-09-02 20:36:48 来源: sp20240902

   中新网 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伴随着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赋能教育装备升级也在发生。以“数字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下称“教装展”)近日开启,本届教装展吸引了1300多家参展企业,共展出2.1万件展品。

  上述展品涵盖教育领域各个应用场景,将全面展示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领域的新装备、新方案、新理念、新技术。

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近日开启。主办方供图

  据统计,参加本届展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61家,拥有专利324569件,各类软件著作权71845件。参展各企业将展示教育场景下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向斌介绍,通过将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丰富教学场景和教学手段,助力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创新性变革,在实现助学、助教、助研、助管,推动学生、教师、家长精准减负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上展现了极大的优势。

  教装展现场,人们可以在AI心理小屋与大模型倾诉心声;在VR移动课堂通过AR沙盘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在虚拟仿真实验室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一种教育“黑科技”亮相,吸睛十足。

  科技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出现的众多“新元素”在展示会上一一呈现。理化生虚拟仿真实验室、AI课堂诊断与教研方案、全场景AI智慧操场、AI心理筛查室、书香校园建设方案、森林氧吧教室、学情分析辅助精准教学……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丰富了教学场景和教学手段。

  浪潮计算机更是模拟了真实的电子教室,让参观者在现场“重返”课堂。课堂上,老师在教师机上一个简单操作便可将视频、课件等内容实时广播至学生机上,学生机上可清晰看到教学内容,同时可将各种教学资源如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传输到学生计算机上,方便学生学习,学生在学生机上可进行课件点播、屏幕共享等。

  除进行屏幕广播、屏幕监控、远程遥控、文件传输等课堂教学活动,还可以进行抢答竞赛、在线测试扥课堂评测活动,实现了教学内容数字化、交互化,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

  在教师办公应用场景中,浪潮计算机还原了现代化的教师办公环境,聚焦教师办公需求,针对创新技术电脑“不好用、不适用”的行业痛点问题,部署了装有WPS、PDF、电子签章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台式机产品,参观者可现场体验创新技术电脑的流畅办公体验。

  “电脑使用起来非常流畅,改变了我对创新技术电脑不好用的传统印象。”一位参观者在现场体验后表示。

  教育强国战略正加速推进,数字化成为引领教育行业转型的关键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是数字中国的建设需要、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浪潮计算机副总经理周秋昊对 中新网 记者表示,教育数字化重塑教育产业,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的根基。

  “当前,教育数字化底座对国外软硬件依赖较重,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大量的学生数据被收集和处理。师生的个人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数据安全、技术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周秋昊认为,构建安全可信的技术底座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保障。(完)

【编辑:黄钰涵】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我国成功绘制水稻育种“数字地图” - 浙江嘉兴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4人死亡

我国成功绘制水稻育种“数字地图”

发布时间:2024-09-02 20:36:49 来源: sp20240902

新华社深圳10月17日电(记者陈宇轩、毛思倩)记者17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了解到,科研人员成功绘制了基于一万余份水稻样本的群体变异图谱,这意味着水稻育种从此有了万份级样本的“数字地图”,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基因的自然变异尤其是稀有变异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基因组的自然变异是基因改良和现代育种的重要遗传基础。因此,要提升水稻育种水平,就必须在大规模的水稻群体中鉴定出自然变异,并进一步挖掘其中的稀有变异及其潜在应用。

研究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商连光表示,科研人员以水稻超级泛基因组为依据,对10548份水稻样本进行了自然变异分类,构建了水稻超大规模的群体基因组变异数据集,这就像一张水稻研究的“数字地图”,为育种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借助“数字地图”的帮助,科研人员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方面纠正了部分水稻籼粳分类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广泛分析了重要功能基因在不同亚群中的群体频率,鉴定了其中的优异自然变异。

以此为基础,科研人员还建立了面向全球用户的在线数据库平台,为水稻研究提供了单倍型整合分析、变异图谱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等科研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水稻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河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核酸研究》。

(责编:卫嘉、白宇)